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
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源于自然界的11种动物和一个民族图腾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组成,用于记年,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目录:
1.十二生肖对应的时辰
2.子(鼠)
3.丑(牛)
4.寅(虎)
5.卯(兔)
6.辰(龙)
7.巳(蛇)
8.午(马)
9.未(羊)
10.申(猴)
11.酉(鸡)
12.戌(狗)
13.亥(猪)
1.十二生肖对应的时辰:
子(鼠)(午夜23时至1时):在一日中,子时一天的最后时刻,也是新一天的开始。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鼠。

丑(牛)(凌晨1时至3时):丑时指的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寅(虎)(凌晨3时至5时):在一日中,天方大白之时,正是老虎开始活动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老虎。

卯(兔)(清晨5时至7时):卯时是太阳已东升,开始放万丈光芒的时候。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兔。

辰(龙)(清晨7时至9时):辰时太阳光热增强时刻,据说是群龙行西的时刻,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龙。

巳(蛇)(上午9时至11时):巳时太阳光热更强了,在十二生肖中属于蛇。

午(马)(上午11时至下午13时):在一日中,阳光最为猛烈。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马。

未(羊)(下午13时至15时):在一日中,未时是暑气将消之时。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羊。

申(猴)(下午15时至17时):在一日中,申时的暑气已快过去了。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猴。

酉(鸡)(下午17时至晚上19时):在一日中,酉时是夜晚将要来临的时刻。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鸡。

戌(狗)(晚上19时至21时):在一日中,戌时正是黑夜扩散,华灯初上时分。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狗。

亥(猪)(晚上21时至午夜23时):在一日中,亥时是一日将尽,要迈向明日之前时分。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猪。

2.子(鼠):ㄕㄨˇ会意。

字从臼,从弋(变形),从丶。

“臼”意为“承受打击”。

“弋”指“溜来溜去”。

“丶”音义同“主”,意为“进驻”、“入住”,用为“钻洞”之意。

3.丑(牛):牛(学名:Bovini),即是牛族,为牛亚科下的一个族,是人类的家畜之一,牛族的成员都是大到极大的草食性动物,其中包括对人类非常重要的家牛、黄牛、水牛和牦牛。

最大的野生牛族成员是非洲水牛和美洲野牛。

这一族一般统称为牛。

4.寅(虎):虎,又称老虎,是当今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亚洲陆地上最强的食肉动物之一。

最大的虎种体重可以达到350公斤以上。

老虎对环境要求很高,各老虎亚种均在所属食物链中处于最顶端,在自然界中没有天敌。

虎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亚洲分布很广,从北方寒冷的西伯利亚地区,到南亚的热带丛林,及高山峡谷等地,都能见到其优雅威武的身影。

5.卯(兔):短尾,长耳,头部略像鼠,上嘴唇中间裂开,尾短而向上翘,后腿比前腿稍长,善于跳跃,跑得很快,并且可爱机灵。

6.辰(龙):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的形象,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

7.巳(蛇):蛇是无足的爬行动物的总称,属于爬行纲有鳞目蛇亚目的总称。

正如所有爬行类一样,蛇类全身布满鳞片。

8.午(马):单蹄食草大型哺乳动物,英文名称:[Horse]。

史前即为人类所驯化,用作驮畜、挽畜和乘骑。

9.未(羊):羊又称为绵羊或白羊,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

是人类的家畜之一。

有毛的四腿反刍动物,是羊毛的主要来源。

10.申(猴):猴是一个俗称。

灵长目中很多动物我们都称之为猴。

灵长目是哺乳纲的1目。

动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大脑发达;眼眶朝向前方,眶间距窄;手和脚的趾(指)分开,大拇指灵活,多数能与其他趾(指)对握。

11.酉(鸡):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

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

12.戌(狗):狗,亦称“犬”,系由早期人类从灰狼驯化而来,驯养时间在4万年前至1.5万年前,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通常被称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

13.亥(猪):猪(Pig),杂食类哺乳动物。

身体肥壮,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适应力强,繁殖快,有黑、白、酱红或黑白花等色。

-------周乐2013.6.6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