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

·病理与临床·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乳腺癌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且无论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分子生物学特征还是治疗上都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对患者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治疗。

当今国际病理学专家提倡根据cDNA 组织芯片基因表型将乳腺癌分为五种亚型:腔A 型(LuminalA )、腔B 型(Lumina B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 breast-like )、HER-2过表达型(HER-2overexpressing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它们具有独立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1,2]。

BLBC 是具有不良临床预后的一种乳腺癌的独立亚型,我们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筛选出177例BLBC ,探讨其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线索。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本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病理诊断为浸润性乳腺癌手术标本1101例。

乳腺BLBC 的诊断标准为:ER 、PR 、HER2阴性,EGFR 和/或CK5/6阳性。

根据此标准,我们在1101例乳腺浸润性癌中筛选出BLBC 177例。

组织经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 染色。

1.2观察指标组织学分级、肿瘤的结构特征及细胞特征、生长方式、核分裂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

1.3免疫组化及结果判定采用SP 法,一抗为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包括CK5/6、EGFR ,抗体及SP 试剂盒均购自福建迈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

CK5/6、EGFR 呈胞膜和(或)浆染色,按阳性细胞百分数分为4级:-,+,2+,3+。

1.4FISH 方法及结果判定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EGFR 基因检测试剂盒购自广州安必平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具体操作步骤按照说明书。

桔红色为EGFR ,绿色为CEP7,两种比值均大于2∶1,提示EGFR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病理形态特征、免疫表型与分子病理检测的相关性瞿伟南昌市第三医院病理科,江西南昌330009[摘要]目的观察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asal-like breast carcinoma ,BLBC )的病理形态特征,探讨基底细胞样乳腺癌的免疫表型特点并与之分子检测的相关性。

方法对177例BLBC 进行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EGFR 、CK5/6检测,再从中挑选10例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ISH )检测。

结果BLBC 是一组组织形态上呈巢片状排列、无腺管形成、大多为推进性边缘、地图样坏死、核分裂象活跃的、组织学几乎均为Ⅲ级、免疫表型ER 、PR 及C-erbB-2阴性、EGFR 和/或CK5/6阳性的乳腺癌;有EGFR 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 <0.05)。

结论BLBC 是近年来比较热点的一种新的乳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形态特点、免疫组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点,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深度认识。

[关键词]乳腺癌;基底细胞样;免疫表型;分子病理[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2)36-0112-03Correlation of pathologic morphology ,immunophenotype and molecule de -tection of basal like breast cancerQU WeiDepartment of Pathology ,the Third Hospital of Nanchang City ,Nanchang 330009,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pathologic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basal like breast cancer carcinoma (BLBC ),and to discuss the correlation of immune phenotype and molecular detection of BLBC.Methods All of 177cases of BLBC were observed underwent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EGFR ,CK5/6,Then 10cases were selected to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Results The morphology of BLBC was nest schistose arrangement ,no glandular tube formation ,Mostly the advancing edge ,map necrosis ,mitotic activity ,histology of almost all Ⅲ,and the immune phenotypes of blbc was ER ,PR and C-erbB-2negative ,EGFR and/or CK5/6positive ;EGFR gene amplification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er lymph node metastasis (P <0.05).Conclusion BLBC is a popular new subtype of breast carcinoma in recent years ,with unique histologic features ,immunohistochem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character -istics ,and it has gaine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cognition.[Key words]Breast cancer ;Basal like ;Immunological phenotype ;Molecular pathology112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病理与临床·CHINA MODERN DOCTOR 中国现代医生基因有扩增。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表示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临床资料1101例浸润性乳腺癌均为女性,其中筛选出BLBC 177例(16.1%),年龄24~88岁,平均49.3岁,其中76例(42.9%)有淋巴结转移。

2.2病理形态特征BLBC 呈实性巢片状排列,无腺管形成,大多为推进性边缘,地图样坏死,周围有较少纤维结缔组织分隔,多数肿瘤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肿瘤细胞通常呈合体状,境界不清,胞浆不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粗,核仁易见,核分裂象活跃、组织学几乎均为Ⅲ级。

图1EGFR 阳性表达,IHC ×200图2EGFR 扩增,FISH ×10002.3EGFR 、CK5/6的表达分析177例BLBC 中,EGFR 阳性表达135例,见图1;CK5/6阳性表达136例;EGFR 、CK5/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3%(135/177)、76.8%(136/177)。

2.4EGFR 扩增情况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177例BLBC 中76例有区域淋巴结的转移,区域淋巴结转移率为42.9%;177例BLBC 中挑选10例行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GFR 扩增情况,发现4例(40%)有EGFR 基因扩增,见图2;有EGFR 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P <0.05),见表1。

2.5EGFR 表达与其扩增情况的相关性分析从177例BLBC 中挑选10例进行EGFR 的FISH 检测,其中9例(90%)有EGFR 蛋白过表达,4例(40%)有EGFR 基因扩增,4例EGFR 基因扩增的均存在EGFR 蛋白的过表达,1例无EGFR 蛋白过表达的无EGFR 基因的扩增。

EGFR 基因扩增情况与EGFR 蛋白表达情况无相关性(P >0.05),见表1。

表1EGFR 扩增情况与淋巴结转移情况的相关性3讨论近年来根据基因表型将乳腺癌分为五种亚型:腔A 型(Luminal A )、腔B 型(Lumina B )、正常乳腺样型(normalbreast-like )、HER-2过表达型(HER-2overexpressing )、基底细胞样型(basal-like )[3]。

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是浸润性乳腺癌的一种亚型,大约15%的浸润性导管癌是BLBC ,而大多数BLBC 是浸润性导管癌,少数为典型或不典型髓样癌、化生性癌、腺样囊性癌、鳞状细胞癌或黏液表皮样癌。

本研究从1101例浸润性导管癌中筛选出177例BLBC ,BLBC 所占的比例为16%,与上述比例相近。

而乳腺癌中大约有15%~20%是BLBC ,BLBC 患者的平均年龄似乎比其他类型乳腺癌患者要更年轻。

一项大样本研究发现绝经期前的妇女有着较高的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 )发病率[4]。

与BLBC 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月经初潮年龄小、未哺乳或哺乳少、使用药物抑制乳汁分泌、高体重指数等。

BRCA1突变、MYBL2基因G/G 都增加了BLBC 的患病风险[5]。

一些研究发现BLBC 肿块的直径比其他类型乳腺癌更大,而有的研究表明两者并没有不同。

另外,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腋窝淋巴结转移率的高低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BLBC 肿块大小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6]。

本研究发现有EGFR 基因扩增的患者其淋巴结转移率更高,由于样本量小,需增加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BLBC 中ER 、PR 、HER-2的mRNA 表达水平低,而增殖基因表达水平高,且具有基底细胞的基因表型,例如EGFR 与BLBC 预后不良有关[7]。

乳腺癌干细胞表达多种BLBC 基因,相应地,BLBC 也表达多种乳腺癌干细胞基因。

然而,这并不能说明BLBC 的起源。

BLBC 可能起源于一个不表达ER 的干细胞或祖细胞,BRCA1乳腺癌起源于一个ER 阴性的腺腔上皮祖细胞,ER 阴性祖细胞向ER 阳性祖细胞的转变需要BRCA1的参与,这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BLBC )BRCA1功能的缺失相一致[8]。

淋巴结转移有无EGFR 蛋白表达有无10371091314006510.620.080.031.00nEGFR 扩增EGFR 无扩增r 值P 值113·病理与临床·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EGFR 基因突变在乳腺癌中比较少见,而一些乳腺癌患者可以发现EGFR 基因扩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