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
“问题解决”中的语文老师
在“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的课堂教 学全程中,语文老师是 设计师,策划人; 组织者; 激发、鼓励者(啦啦队); 提供帮助的优秀向导(该告诉的则告诉,该点 拨的须点拨):知识、方法、路径等; 参与者,学习伙伴(平等对话和交流)
感谢倾听! 欢迎交流! 期盼合作!
当前阅读教学面临的尴尬
有些课堂也有花样,有所谓的讨论和交流,但流
于一般的知识层面;有所谓的多媒体,精致的画面和
配乐,但不少跟阅读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无关;
面对课标下的新教材,在部分教师喜出望外的同
时,为数不少的教师感到一筹莫展,甚至不知如何走
进课堂;
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普遍不高;
对不少高中的“民调”—大多开放性问题。
“问题解决”中的“解决”
“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老师是主 导:组织、策划、指引、激发等);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活动”——独 思(品味、感悟、领会等),合作、探究(交 流、研讨、争论等);
“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充分发 展的过程(也是教师思维发展的过程,教学相 长、共生)。
阅读课堂、“问题解决” 与教师功能
镇江市教研室 严华银
当前阅读教学面临的尴尬
枯燥无味的照本宣科,缺乏激情和 新见的 借题发挥,一意孤行地一讲到底 的现象还随处可见;
语文课堂教学的程式相比多少年前, 变化不大,包括一些青年教师的课堂中, “三步四式”“七法八股”的名堂不少;
课堂中学生主动不够,反应不烈, 思维也少有“活动”,课堂没有什么生 气、张力和活力;
学科和老师中,语文学科和语文老师所占比例相对较
小。
高效阅读课堂的要素
基于目标的“问题”; 基于“问题”生成和“问题解决”
的“活动”; 学习主体(乃至教学者)思维的充分
发展。
“问题解决”中的“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 (预设)——大多封闭性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情境随机临时 设计(半动态生成)——较多半开放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