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专利导航视角下供给侧改革模式分析

专利导航视角下供给侧改革模式分析


理论意义
梳理专利导航与供给侧改革之间的 关系,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 容和模式选择
研究意义
现实意义
做到更优化要素资源配置,解决经 济新常态下我国改革发展中出现的 结构失衡问题
1
绪 论 国外现状
INTRODUCTION
(1)美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滞涨 问题,一方面美国政府运用就供给学派理论提出要减少政府干预手段,减 少赋税的同时缩紧政府的各项开支和货币供给。另一方面鼓励产业专利研
文献分析法就是首先确定研究课题,然后再根 据课题收集并阅读许多相关的资料与文章,然 后选取与课题相关的内容和资料对其加以整理 和概括。本文搜集了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 论、历史实践的大量文献和资料,并对此进行 了整理和分析,加上自己的认识的思考,形成 了专利导航视角下供给侧改革模式分析的研究。
研究方法
2015年11月习总书记在财经领导
专利导航
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对专利的各方面价值进行 分析和利用,将专利与新型产业技术、新型 产品、新型结构以及新型制度等相结合,以 此实现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的提 升,发挥专利的价值实现对产业运行效益的 有效支撑,推动产业发展与专利创新的协同 运用。主要任务是围绕专利创新和产业发展 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升级转型工作机制,以满
发和科技创新,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通过这些措施使美国经济回归复苏并且保持长期增长。 (2)德国:德国将政府财政尽可能投资到实体经济产业,增加对制造业 以及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和扶持,提高产业内自主创新能力和盈利能力, 同时通过降低企业税收,调整产业结构等方式使德国经济能够较快复苏。
发明(Invention)
国内
受理量 数量 构成 6058575 30.6% 授权量 1464115 13.2% 有效量 1158203 21.0% 受理量 1637788 85.5%
国外
授权量 851296 77.0% 有效量 614000 81.0%
从第一个表可以看出2012年以来,专利发明连续几年保持较高增长率,在数量和增长率远超同年国外专利受理数量。
政府不应过度干预经济。
3数据分析现状
2012 535313 2013 704936
DEVELOPMENT STATUS 发明(Invention)
国内 2014 801135 2015 968251 2016 1204981 2102 117464 2013 120200 国外 2014 127042 2015 133613 2016 133522
(3)日本:日本却实行了七十年代在美国已经被否决了的凯恩斯扩张性
政策,从而导致国内经济依旧持续低迷,随后日本政府做出了调整,实行 紧缩行货币政策,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升级,鼓励制造业等实体经 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使经济得到复苏。 (4)英国:英国政府通过减少赋税、废除物价管制等一系列措施促使国 企的公有制转变为私有化,同时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减少政府对市 场的过度干预以此遏制通胀问题的加剧,另一方面尝试调整经济结构、产 业结构等,鼓励技术创新,以此恢复经济。
社会应当认识到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所
带来的巨大优势和巨大效益,鼓励专利 的研发和探索,制定清晰的专利推行工
方向与对

作思路,完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 规和鼓励政策,建立健全完整有能力的 专利价值评估体系,与国家完善的产业 发展环境进一步的推动专利密集型产业 的发展,为专利创新和科技进步排除掉 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保证制度先行。
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事物的发展都是要遵循一定的发展规律,所以在 分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问题上首先应该对形成改 革的理论发展历程和理论实践历程进行回顾和分 析,总结专利发展创新下供给侧改革的发展影响, 在这种遵循事实规律的前提下再去进行改革的路 径研究。
2
理论框架
RESEARCH FRAMWORK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小组会议上首次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这一举措。供给侧改革,顾名思义就是 从供给端入手,提高各要素产业生产效 率扩大有效供给,做到要素资源最优化 配置从而优化经济结构,使经济整体数 量与质量大幅度提升,满足消费需求使 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关
理论
供给学派
供给侧改革可以追溯到供给经济学的产生和 供给理论的出现,认为制定稳定经济政策应 当从人口迁移、资本积累、劳动力与劳动力 迁移、城镇化和城市工业化等角度,并且伴
高促进经济的发展;
刘亮等许多经济学家的观点则是供给侧改革首要解决的是国有企业的 垄断问题,长久的遏制集体企业和私有企业的发展,导致民营企业融 资困难,国企占有着较大的资源却不具备其对应的生产效率,适当的 解决国企垄断能优化企业竞争环境,提升产业竞争力和生产效率。
1
绪 论
INTRODUCTION
文献分析法
说明中国近几年十分注重专利的研发和创新,但表二中国在科技发明专利的授权使用上是远不如国外的,中国的科技
专利发明与产业发展结合率较低,专利研发出来后可能研发人不重视专利的价值发挥或很难与产业或实体经济相适应, 导致专利授权量占比较低。另外,国外十分重视对专利的维持与保护,保证专利的价值最大化的发挥,而中国在对专 利的保护与状态维持这一方面做的工作或重视程度远不如国外。
6
结论与展望
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
通过一系列数据、理论和国内外历史经验分析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在产业升级中起到重 要作用,体现了专利导航与供给侧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关系,改革的进一步推行需要专利导航的判 断和选择,产业升级需要专利发展,改革的推行需要产业发展和转型,专利导航的实施不仅发掘着改革的 问题,也为改革解决着问题,为供给侧改革起着基础性作用和决定性作用。 供给侧改革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这次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 不小的考验,也对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个不小的考验。随着互联网等更加高科技产业的发展,我们必须 认识到,专利的密集形态和专利质量的提升与价值的实现对各个产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对此, 我们不仅要从专利创新这个源头下手,也要注重专利与产业的适应结合,专利研发的正确方向,专利制度 的完善,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的配合供给侧改革,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为改革模 式的道路指明一个方向,为改革的前行注入新动力。
产业创新应以专利为本
在当下科学技术依旧是第一生产力,国家如此推行研发创新的时代下,专利创新不应当依旧追求量的方面,更应当
追求质的提升。明确专利布局方向,以提升产业发展力和产品竞争力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适当大胆追求创新程度
较高的领域进行专利研发,在不断的探索中进步。并且合理利用资源与要素,最大化的发挥专利的价值,保持专利 的长期有效性
4
改革中问 题分析
DEVELOPMENT Sபைடு நூலகம்ATUS
5
方向与对策
OBSTACLES ANALYSIS 专利发展应以制度为本
随着现代社会科技不断的进步,政府和
产业发展应以创新为本
通过了解产业内涵,寻找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技术
与核心要点,积极参与产业的技术科技创新。并且
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提高专利布局意识, 密切关注产业技术与产业发展的趋势与创新方向, 新模式。转变产业的发展方向,从长期的低研发、 高生产的销量经营模式转变为高研发、适当生产的 研发经营模式,提高产业产品竞争力,保证专利、 产业与市场三者之间形成结构化前瞻性组合,发挥 专利与产业协同作用的功能。
DEVELOPMENT STATUS
6
结论与展望
CONCLUSION AND EXPECTATION
1
绪 论
INTRODUCTION
金融危机爆发以及危机结束后的后续影响对 各大产业实体经济的冲击
研究背景
资源要素消耗过多,投资效益低下,部分消 费难以满足,严重的产能过剩等新经济问题
供给学派理论的提出和深入研究,以及中央 会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向的确定
绪 论
INTRODUCTION
国内研究现状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中习总书记提出了“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意在调整经济结构,将宏观调控的重心向供给侧结
构调整转移。很多经济学家认为,这次的供给侧改革是通过淘汰落后 产能,解放被占用的生产力来提高生产效率,从供给方或生产方下手, 提高产品产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新一步发展。 李稻葵与潘建成先生观点认为改革应该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供给效率
感谢批评和指导!
和有效利用率、增加政府或企业投资以及解决企业高额生产成本的角
度,提高产业或各企业的供给能力和生产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发展; 贾康和李佐军先生的观点则是认为供给侧改革应该是通过优化供给端 的生产环境,改善供给侧的机制和制度,正确摆正市场、企业以及政 府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之良好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促进生产效率的提
足市场需求、加强专利与产业结合为目标优
化产业的专利创造,支持多个专利之间的相 互作用和影响,为专利运用服务体系和专利 导航产业发展建立良好的环境和政策支撑体 系。通过几年专利导航试点工程的实施,形 成中国特有的高效企业发展模式,提高产业 核心竞争力,增加产业效益和利润。
随减税和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遏制通胀。认为
指导老师 : 冯晓莉教授 学 生 : 陈子博
专 业 : 经济学 二零一八年六月
CONTENTS


INTRODUCTION
1 4 2 5 3
改革中问题分析
OBSTACLES ANALYSIS
理论框架
RESEARCH FRAMWORK
方向与对策
PATHS AND COUNTERMEASURES
数据分析现 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