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如何才能双赢
——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走进家长学校
各位敬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
晚上好!
您辛苦了!年轻时,你们为了孩子付出了许多的心血。
现在,该安享晚年了,您又为了忙碌的孩子,承担了照顾孩子的任务。
你们忙着接送孩子,给孩子做饭,辅导孩子学习……在这,我代表学校、代表孩子说声——谢谢你们。
今天的家长会有些特别,改变了以往孩子的父母来开家长会,而是请你们也走进我们的家长学校,让老师更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让你们也更了解孙子孙女在学校的情况,让我们更好地做好学校的教育工作,让隔代教育取得更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隔代教育的利弊。
一、隔代教育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
1、老人有较多的育儿经验。
2、有血缘关系,老人对孙子的慈爱之心,这就有了隔代教育取得成功的心理基础。
3、老人有童心。
4、老人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为教育孩子提供了资本和权威性。
我们发现,现在的孩子很难教,大人说什么他都不愿意听,爱顶撞大人等等。
其实,孩子品格的形成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
社会在发展,教育工作也在不断地改革,我们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应该顺着时代的变化发生改变。
因此,我们要改变观念做一位现代型的爷爷奶奶。
下面,我们来做个小小的测验,对比自己是否是一个新型的长辈。
自我评定表
(如果选择经常比较多的长辈,要注意改变自己的观念,选择偶尔、没有的比较多的,那你是观念较新的长辈。
)
讨论:以上的行为好还是不好,会到来什么不良的后果。
应该怎样做比较好。
二、隔代教育存在着许多弊端。
隔代教育有优点,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总结有以下几点:
1、祖辈教养容易重感情轻理智。
过分包办、溺爱是祖辈教育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孙辈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在祖辈看来都是天真可爱的童真童趣。
这样助长了孙辈的依赖、懒惰、自私、任性。
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孙辈,往往不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只求自己快乐;不考虑回报家庭或他人,只顾自己享受。
这些性格缺陷会影响人的一生。
2、祖辈教养容易重物质轻精神。
一些祖辈常常只满足孙辈的吃、穿、用、玩,对物质欲望的放纵,会使孙辈私欲膨胀、虚荣心强。
如引导孙辈求知、探索、热爱阅读、关心他人、热爱自然等精神上的满足明显不足。
3、祖辈教养容易重静轻动。
祖辈一是担心人身安全,怕孩子有个闪失不好向孩子父母交待;二是受旧的教育模式束缚,认为安静、听话、整洁才是好孩子,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拼搏精神;三是老年人精力有限,对体育运动兴趣较淡,致使有些孙辈的体能、独立生活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较弱,竞争心、自信心下降,与同伴交往能力和受挫应变能力不强。
4、祖辈在教育要求上容易与父辈产生矛盾。
祖辈在教育要求上容易与父辈产生矛盾。
祖辈教养常会在两代成人间出现“你紧我松、你打我护”的情况。
教育要求的不一致,增加了家庭教育的复杂性和困难度,削弱了家庭教育的权威性、有效性,影响了两代人的共同教育效果。
三、指导祖辈如何做一位现代型的长辈。
老年人在配合子女对孙辈进行教育时,如何才能使教育收到良好的效果,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沟通,达成共识
老人与孩子的父母要沟通,达成对孩子教育的思想认识的统一。
如: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务必不要出面干涉,应努力维护孩子父母的权威,这样孩子就不至于惟我独尊,懂得尊重父母。
要充分利用隔代抚养与父母抚育的各自优势,两代人经常探讨孩子的培养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开放的家庭环境。
2、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祖辈,在价值观念、知识结构、思维模式、教育方式上都不能很快跟上社会发展和观念更新的步伐。
守旧的隔代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不良影响。
因此,隔代的家长应该学会扬长避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学会与时俱进。
⑴不断学习,更新育儿知识
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而且人老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通常都会区分不好爱与溺爱的界限,一些不恰当的教育方式滋生了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
如:孩子的事情常包办代替,孩子出现问题,帮他
在家长面前隐瞒等。
其实,这对孩子成长是有害的。
祖辈应该多看些教育孩子的书籍和收看一些育儿节目,吸收新的育人理念,多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等,多培养孩子的恒心、毅力、自制力、坚韧性等好品质,使孩子学会做事、做人。
⑵走进家长学校,多了解教育动态
学校是孩子的成长的重要阵地。
长辈要想更好地教育孩子,就应该多走进家长学校,多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
如:学校开展家庭开放日的时候,祖辈家长可以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感受学校教育,了解自己孩子在校的表现,拓宽自己的视野。
开家长会的时候,爷爷奶奶也可以积极参与,多与老师交流孙子的情况,多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等。
这都有助于隔代教育跟上时代教育的脚步,使隔代教育和学校教育理念同步,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⑶与孩子一起学习,构建学习型家庭
一般来说,老年人的文化水平、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儿童教育的需要。
我们不能用昨天的观念、知识去教育今天的孩子。
祖辈们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多学习一些新知识,构建一个学习型家庭。
文文的外公外婆的一些做法非常值得大家参考:
①文文每天学习完后,外公外婆总让让文文给她读读书中的文章给他们听,他们会结合文章和自己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②外公外破没有学过英语,他们就让文文教他们读读英语。
③他们看见文文在用电脑,他们就让文文教他们上网看新闻、看电影、聊天。
尽管外公外婆的年纪大,有的东西学过了很快就忘了,但是他们一样乐哈哈地和孙子一起学习,画画、唱歌,孩子很喜欢当小老师,在学校也变得很积极学习,每天回来认真教爷爷奶奶。
这样的学习型长辈更受孩子们的喜爱,隔代教育的效果也达到了。
⑷多带孩子活动,促进孩子成长
一个家庭若没有丰富多彩的活动,就必定死气沉沉,缺乏活力,有碍于良好家庭氛围的形成。
但很多祖辈觉得自己人老了,精力少了,
所以也很少带孙子开展家庭活动。
但小孩子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时刻都想玩玩。
其实,作为祖辈,可以周末组织家里人开展些“劳动最光荣”的大清洁活动。
带孩子参加社区的活动,如:知识竞赛,歌咏大赛等等。
这样既可以增进大家感情,也可以借机教育孩子,这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效果好得多。
还有老人家去散步,跑步,运动锻炼的时候也可以带上孙子,两人可以边运动,边聊天。
孩子是十分喜爱这种类型的长辈的,由于有了孩子的喜爱,你对他的教育它是乐意接受的。
3、严而有爱,科学育人
老人必须以理智控制感情,区分爱与溺爱的界限。
也就是说要爱得适度、严得合理。
要从小养成自立习惯,不包办;严格管教,不护短;做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步引导孩子从自我中心意识中脱离出来,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及礼貌待人、尊敬老人、节俭等。
从培养孩子的恒心、毅力、自制力、坚韧性等好品质入手,改变孩子依赖心理和任性、急躁等不良个性。
此外,当今社会不仅要有竞争意识,更需要有合作精神与团队精神。
因此,我们还要培养孩子集体意识和社会角色意识,积极鼓励和支持他们参与学校、街道、社区组织的集体活动、社会文明建设活动。
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让我们充分利用隔代教育去丰富家庭教育,让那片红红的、美丽的晚霞伴着孩子快乐成长,照着年轻父母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温暖着每一个家庭,也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所寄托,实现三代共赢的美好理想。
希望今晚的专题学习能给各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