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详细)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详细)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的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其法律地位和法律 效力仅次于宪法。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
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
职业健康安全部门规章、条例
由国务院各部、委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根 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在其权限范围内制定并发 布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一般为 决议、决定、办法、规定等形式),是法律的必要补充 或具体化。 包括劳动健康安全监察、伤亡事故与职业病、劳动保护 措施与设施、女工与未成年人保护、劳动保护用品、安 全教育、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多方面的规章(如仓库 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规 定、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等)。
职业健康安全法的表现形式
主要形式:
宪法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 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 职业健康安全部门规章、规定 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经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健康安全公约及条约 其他有关法规,如刑法、民法、行政法规等
不同的形式其立法主体及法律效力不同
职业健康安全的立法、执法和守法
立法:国家各级立法机关 宪法: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全国人大或其常务委员会 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国务院 职业健康安全部门规章:国务院有关部、委、局 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 省(区、直辖市)、地(市)、县人民代表大会 或其常委会
职业健康安全 法律法规与其它要求
主要内容
概述 我国主要的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责权及违法制裁 总结
第一节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概述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由国家、省、市、自制区制定 国际间共同制定我国参加并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关于调整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与劳动者的安全 健康及财产安全有关的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 包括两层意义:
执法:国家授权的部门 立法机关、司法机关、检察机关、行政机关、企事 业单位、社会团体、公民个人
守法:企业及劳动者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
我国职业健康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安全第一”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 中,劳动者的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 是头等大事。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 能促进生产,抓生产首先必须抓安全。 “预防为主”是指实现安全第一、安 全生产最主要、最有效的途径是采取 积极、主动的预防措施。
我国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
我国实行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和群众监督的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体制。
企业负责是指企业法人代表是职业健康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企 业必须对本企业职业健康安全负全面责任。 行业管理是行业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 标准,对行业职业健康安全工作进行管理和检查。 国家监察是职业健康安全监察部门对企业履行职业健康安全生 产职责、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 不符合要求的企业进行处理。 群众监督是指各级工会、社会团体、新闻单位、民主党派等共 同对职业健康安全起监督作用。
地方性职业健康安全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 据本行政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与宪法、法律、 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为执行和实施宪法、职业健 康安全法律和职业健康安全行政法规,制定和发布的地 方性法规、办法、自治条例或单行条例,是职业健康安 全法律的必要补充或具体化。 如〈广东省劳动健康安全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基本大法,是立法的基础,是指导性、原 则性法律规范,国内一切法律法规,包括环境保护法相违背。因此,宪法是我国职业健康安全法的首要形 式。
宪法中涉及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条款有第42、43、48 条
职业健康安全基本法
(2003/3/15)等纷纷出台
职业健康安全法的目的
健康安全法的目的
保护员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与健康 保护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坏、损失
职业健康安全法的任务
任务之一:保障安全生产
通过建立健全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及劳动者 消除及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及有害因素,使生产过 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资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从 而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健康、企业的生产设备完好、 生产顺利进行得到保障。
指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为贯彻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法 律和方针政策而制定、审批和发布的各类行政决定、规 定、命令、章程、实施细则、条例和办法等法规性文件, 是职业健康安全法律的必要补充或具体化。 比较重要和基础性的是“三大规程”和“五项规定”
三大规程:工厂健康安全规程、建筑安装工 程安全技术规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 处理规定 五项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 安全生产教育、安全生产定期检查、伤亡事故的调 查和处理
国家意志出现,由国家强制保证 调整的对象是生产劳动过程中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我国在1956年便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 安全技术规程》、《工人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近年来,职业健康安全法规建设得到迅速发展,职业健康安全法 规体系得到不断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11/1)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危险品管理条例
任务之二:确保劳动者的安全健康
通过建立健全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企业为劳动者 提供健康安全的物资条件和工作环境,不断改善劳动 条件,防止和减少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确保劳动者 的安全与健康。
职业健康安全法的任务(续)
任务之三:促进生产、经济和社会发展
通过建立健全健康安全法律法规,要求企业 不断采用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不仅减轻劳动者的劳动 强度、消除或减少伤亡事故,而且推动技术 进步,使劳动者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促进生产、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