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

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饲料生产运作管理要点一、饲料生产设备管理:1、设备维护保养的基础管理:建立各种设备技术档案。

建立设备主要易损件、备品备件明细表。

完整记录所有维护保养以及大、中、小修记录。

严格操作规程与维护保养制度。

编制设备月度、季度、年度检修计划,并按计划实行。

2、设备维护与保养的目的:降低故障率减少停工损失,降低维修量减少维修费用。

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生产任务按期完成,按期交货;降低产品成本;减少和防止事故发生。

3、设备维护与保养的主要方法:坚持设备的巡检制度,每日定期巡检:看:看各种指示仪表(电流、电压、温度、蒸汽压力、空气压力、功率因素表等)指示有无异常;闻:有无异味;听:声音异响;摸(测):电机的温度、轴承、电容器的温度,振动大小。

4、设备维护的“四项要求”:整齐:工具、工件、附件放置整齐,设备零部件及安全防护装置齐全,线路、管道完整。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碰伤,各部位不漏油、不漏水、不漏气、不漏电。

润滑:按时加油、换油,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油嘴齐全,油标明亮,油路畅通。

安全:实行定人定机和交接班制度;熟悉设备结构,遵守操作维护规程,合理使用,精心维护,监测异状,不出事故。

5、对设备操作者的“三好”要求:管好设备:操作者应负责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设备,未经同意,不准其他人操作使用。

用好设备:严格操作维护规程和工艺规程,不超负荷使用设备。

禁止不文明的违章操作。

修好设备:操作工要配合维修工人修理设备,及时排除设备故障。

6、对设备操作者的“四会”要求: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

7、设备操作者的“五项纪律”:实行定人定机制度,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经常保持设备整洁,按规定加油,保证合理润滑。

遵守交接班制度。

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

发现异常立即停机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上报并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8、推行全员设备维护保养:TPM维护保养。

9、设备技术改造:改造不合理的工艺流程,生产瓶颈,目的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降低费用、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杜绝安全事故。

二、生产KPI指标对标管理:KPI指标与先进同行进行对标,用最大努力达到同行标准,主要指标有:生产人员配置、生效率效(制粒机台时产量、粉碎机、混合机效率等)、投入产出比、电耗、煤耗、三项费用、机组计件单价、机组人均产量、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成品综合水分等。

三、7S、精益生产的推行推进7S、精益生产管理的目的:强化公司基础管理,提升全体员工素质,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提升公司竞争力。

7S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将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使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整体工作质量的目的。

整理:将必需物品与非必需品区分开,在岗位上只放置必需物品。

整顿:将必需物品置于任何人都能立即取到和立即放回的状态。

即寻找时间为零,放回时间为零。

清扫:将岗位变得无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将设备保养得锃亮完好,创造一个一尘不染的工作环境。

清洁: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标准化、制度化。

素养:对于规定了的事情,大家都按要求去执行,并养成一种习惯。

精益生产的核心: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它把目标确定在尽善尽美上;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等手段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精益生产把责任下放到组织结构的各个层次,采用小组工作法,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把缺陷和浪费及时地消灭在每一个岗位。

推行7S、精益生产领导要重视;全员参与;持续改善,长期坚持下去。

四、生产过程控制管理不论饲料厂的规模或企业架构的性质如何,生产都要在以下六个基本方面做好工作,即:生产、质量、成本、安全、车间现场管理和员工关系。

A、生产按时生产出顾客所要求的成品数量是对生产部的基本要求,克服困难完成任务是一种责任。

1、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是饲料生产管理中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除了按顾客所报计划组织生产外,还需要有预见性的综合考虑下面几个方面因素:(1)安全库存(2)原料、辅料应供不及时(3)人员紧张状况(4)能源中断(5)自然灾害(6)设备故障(7)订料不及时生产管理者必须最大限度地克服这些障碍来完成生产计划,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将会失去客户。

2、生产调度需考虑的要素:(1)估计生产能力时,在时间上必须留有余地,要考虑到设备的停歇、清理、维护和其它非生产性工时,通过增加班次、增加人员、延长工作时间等来获得生产潜力,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2)品种的生产顺序、量的大小恰到好处。

(3)人员安排合理,必须知道什么人在什么岗位更合适,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必须了解清楚。

(4)与各岗位各部门协调要及时。

(5)生产管理人员在生产现场时间不得低于80%,快速调度处理问题。

(6)要清楚设备的状况、结构、工作原理以及设备预防性维护等。

B、质量1、不能只靠化验室检测来控制产品质量,要全员参与自觉进行目测(自检首检),要有一个完善的产品生产程序,严格按标准加工指定产品,做到每次生产出来的产品既不走捷径,也没有个体差别。

2、在追求质量的同时,不能忽视其为企业创利的职责。

3、上级对下级的检查督促作用、带头作用要加强,干部自律性要增强。

4、换位思考。

做生意要想到回头客,销售不成事无成。

假如产品定价没有问题的话,再次销售就是客户对产品质量和服务满意的结果。

这一点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牢记在心里。

5、要有防止过失的质量保证计划(1)不要购买有缺陷的原料,要求生产部和原料部门之间密切协调和合作,如果采购了有缺陷的或有害的原料,制造部就会不知不觉地为产品责任付出代价。

(2)不要使用错误的操作方法生产有缺陷的产品,需建立正确的加工准则,并建立鉴别和控制那些容易出错的生产工序的记录。

(3)不要对产品进行错误地陈述或解释。

生产人员对所销售产品的局限性的解释和销售人员对这些产品的局限性的了解,如果销售人员不了解他销出的产品状况,一个正确生产的合格的安全产品也会引发出责任悲剧,所以要加强相关人员在这方面的知识培训。

C、成本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或在预算指标内组织生产,是生产部门最重要的部分。

1、KPI 指标:电耗、气耗、台时产量、混合机效率、损耗(投入产出比)、机组计件单价、机组人均产量、三项费用(维修费,机物料、低值易耗品)、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成品综合水分、五金库存等。

2、KPI 指标的控制:(1)提高生产效率。

即:生产调度、设备维护保养、加强培训提高全体人员素质。

(2)降低能耗。

即:少开空机、满负荷运转、锤片和筛片定期更换,锤片、筛片、风量、喂入量的关系,环模及五金备备件采购质量标准,功率因素大于90%,照明灯、空调的控制等。

(3)费用控制。

即:计件单价的分解、损耗原因、三项费用的形成、合理杂工等。

3、年度、月度预算:提高全体员工的成本和价值意识,并建立一个可行的控制系统,把开支控制在预算限额内。

D、安全生产部门要尽力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防止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粉尘爆炸事故等。

必须认识到,在事故频繁发生的工厂,是不可能有好的生产秩序和较好地实现成本预算的。

1、安全生产管理。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制度。

2、三级教育。

要坚持长期开展公司、生产部、生产班组三级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防患于未然。

3、三个懂得:懂得不安全的危害性、懂得预防措施、懂得扑救方法。

4、三个会做:会使用消防器材、会处理安全事故、会报警报告。

5、三不伤害:员工在生产作业时,要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

6、四不放过:发生事故后,事故的原因分析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落实整改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理不放过。

E、车间现场管理在一个泄漏物、粉尘和有机物残渣聚积的生产现场里,是不可能有安全的。

脏乱差的环境威胁着产品质量。

如果生产现场不整洁,员工的情绪和效率也会降低。

另一方面经常有客户来参观,他们也许对技术、操作了解很少,或者是一窍不通,但是他们却愿意看到一个整洁的生产现场,并以此来评价饲料厂的经营管理能力。

因此,生产现场等于市场。

1、建全相关务实的生产现场管标准(7S)和管理制度,按制度办事。

2、检查督促工作落到实处,从上到下,一级管一级。

3、全员参与,充分发挥班组长固干员工的作用。

4、多培训,让员工明白这么作的道理,现场个别讲解。

F、员工关系以公司的大目标为重,在事业的基础上处理好员工的关系是我们必须牢记的工作。

1、当公司或者上级与员工的关系受到抱怨或不满时,我们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同员工友善沟通。

2、在管理员工过程中,千万不要摆架子、打官腔、尽可能减少命令式语言。

但对玩固不化,没有悔意的个别员工必须坚决拿下。

3、处理不好员工关系,出现事故的可能性会增加,造成消极怠工或罢工现象,严重时会中断生产。

4、处理好员工关系,是一种意气奋发的气氛,而不是一种松散的气氛。

5、与员工关系处理好了,违返劳动纪律和事故发生率都处会在较低水平。

相应的工作效率或工作质量将得到较大提高。

五、生产员工的培训管理: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生产员工的培训,内容:各岗位质量要求、操作规程等应知、应会知识,开展技能比武,提高其技能和素质,最后达到一人多岗(多能工),实行绩效考核,技能评定等制度。

培训要求有讲义、有记录、有考试。

饲料生产管理严格把握好生产设备管理、生产KPI指标对标管理、7S、精益生产的推行管理、生产过程控制管理、生产员工的培训管理等,领导重视,全员参与,持续改善,长期坚持下去,饲料生产就会在行业中领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