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9 地理-金湖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地理试题

9 地理-金湖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地理试题

金湖中学2013届高三下学期期初检测地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下面的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据此完成问题。

2.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 气候类型
B. 交通通达度
C. 资源丰富程度
D. 人均精神消费量
3.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必然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
B.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 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 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下列关于文化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南岛是文化景观
B.京九线上奔驰的火车是文化景观
C.峨嵋山上宗教建筑和旅游设施是文化景观
D.退化的草地是人文景观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

读图回答:
5.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6.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B.背斜
C.谷地
D.山岭
7.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8.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性表现的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
B.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恢复原来的肥力
D.水旱灾害频繁
9.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减轻城市热岛影响的是
A.推广和使用无铅汽油 B.推广和使用清洁能源
C.削减城市汽车数量 D.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下图为四个国家的轮廓简图,每个图中标示了一些典型经纬线。

比较回答下列各题。

10.关于四国的地理状况表述正确的是
A.有三个国家的人口主要是白种人
B.最多有两个国家与中国进行大宗铁矿石贸易
C.有两个国家以热带气候为主
D.有两个国家大量出口牛肉
11.关系四国地理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在乙的西南
B.乙丁地处板块张裂区
C.丙与丁国间的海运必走印度洋
D.甲丙之间距离最远
13.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质疏松 B.垂直节理发育
C.夏季多暴雨 D.人为破坏植被
14.我国领海是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多少海里的海域()
A.20海里B.12海里C.200海里D.6海里
读我国某市城区规划图,回答问题
15.有关图中富居家具城选址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布局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B.靠近居民区,便于扩大销售
C.靠近家具生产厂,以减少运输费用
D.靠近国道,便于产品出口
16.图中百货大楼、裕鑫大厦、鲁门商场布局最突出的优势是
A.接近银行,便于金融流通
B.位于市中心,消费人群集中
C.相互靠近,便于互通有无
17.图4是某条河流的剖面图,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

据此判断该河流位于:
图4
A. 北半球
B. 赤道上
C. 南半球
D. 回归线上
18.如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且MQ线所跨经度为90°。

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

读图,回答问题。

19.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A.20︒N,180︒B.20︒N,120︒E
C.20︒S,0°D.20︒S,60︒E
20.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PM线为晨线的一段
B.此时全球昨天与今天范围之比为1
C.此时期正处于北极附近观察极光现象的好季节
D.此日M地日出时刻为当地时间12点
二、双选题
当日均温度稳定上升到10°C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能活跃生长,把≥10°C持续期内的日均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活动积温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读中国温度带分布图(图10),回答问题。

21.有关我国温度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温度带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B.暖温带内各地的活动积温都相同
C.温度带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
D.亚热带可进一步分为北亚热带、中亚热带、南亚热带
22.积温条件会影响区域()
A.粮食作物熟制B.科技发展水平
C.农作物种类D.水旱灾害分布
钱塘江大潮号称“天下第一潮”。

读“杭州湾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23.与钱塘江潮形成有关的因素是
A.河口形状
B.冬季风
C.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
D.地转偏向力
24.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

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

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该图我国部分地区荒漠化状况,读图回答问题。

25.图示所呈现区域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西北内陆,降水稀少
B.环境污染加剧
C.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
D.用水不合理,土地盐碱化严重
26.对图中荒漠化的扩展叙述正确的是
A.辽宁、河北大部分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
B.荒漠化正向西、向南推进
C.土地荒漠化的扩展与冬季强劲的西北风有关
D.人为因素是荒漠化扩展的主要原因
图为1月某日欧洲西部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hPa)。

读图完成19~20题。

27.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有
A.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
B.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
C.风力甲地小于乙地
D.此时,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
28.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A.该地区国家乳畜业发达
B.该地区国家人口增长速度缓慢
C .该地区南部高技术工业发达
D .该地区北部国家城市化速度较快
第II 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29.读地貌地质综合示意图,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代表的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在我国分布的地区是___________,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F 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 风,在治理沙漠时植树种草应在F 的 (左、右)侧。

(3)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D 处为石灰岩,E 处的岩石由其变质而成,则E 处的岩石可能是____________,D 岩石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可能形成____________地形。

30.下为我国某日海平面气压(hPa )分布示意图(局部),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040
1
03510301025102010151010
1005
1000995



①②


(1)图中甲地的天气系统是 (高、低)气压,从大气运动看属于 (气旋、反气旋),在其控制下空气_______(上升、下沉),多 (晴朗、阴雨)天气。

(2)图中乙—丙为 (冷、暖)锋,该锋面过境后,其天气状况是___ _______。

下面 图是这类锋面的剖面示意图(填字母)。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速最大的是_______。

31.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是我国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最多的省区。

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都江堰、青城山、卧龙、四姑娘山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剑门蜀道、贡嘎山、蜀南竹海、四姑娘山、西岭雪山等9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风景省”的美称。

材料二四川国家级重点自然旅游景点分布图。

(1)描述四川省著名自然景观空间分布特点。

(2)简析四川省自然旅游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参考答案
1. B
2.C
3.A
4.C
5.B
6.B
7.C
8. C
9.A
10.D
11.B
12.C
13.D
14.B
15. D
16.A
17. B
18. B
19.A
20.D
21. CD
22. AC
23.AC
24.AC
25.CD
26.CD
27.CD
28.AB
29. (1)风蚀蘑菇西北风力侵蚀(2)东北右(3)地壳运动岩浆活动(4)大理岩喀斯特
30.
(1)高反气旋下沉
(2)冷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B
(3) 2
31.(1)主要集中在四川省中西部大致呈南北纵列(2分);位于第一和第二阶梯交界处(2分)。

(2)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2分);地形和地貌类型多样(2分);河流众多,落差大,水文景观独特(2分);气候垂直差异显著,气象景观丰富(2分);植被色彩季节变化大(2分)。

(任答三点即可得6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