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告知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告知


第 2 页,共 9 页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告知
序 类 号 型 职 工 食 堂 九 甲 醇 使 用 危害因素 后果 事故预防 应急措施
1、甲醇泄漏造成人员中毒或死亡。 2、甲醇泄漏遇明火产生爆炸,造成 易挥发性液体、易燃、有毒 设备及人员伤害。 3、加注或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易发 生火灾或爆炸,造成人员伤亡
重 大 燃 气 十 泄 二 漏 或 爆 炸
1、形成厂区火灾、爆炸事故 2、造成存放库房、运输车辆损毁 3、造成矿井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4、影响矿井正常生产
1、建立防火防爆预警机制,提高职工防泄漏、防爆炸 1、发生燃气泄露时,立即组织周围人员转移撤离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意识 2、发生爆炸事故时,若条件允许则积极开展自救与互救,若条件不允许则及时做 2、存放及运输过程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 好个人防护并等待救援。 3、加强检查,及时更换不合格气瓶
1、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驶。 2、严禁结冰或湿滑路况下骑摩托车。 3、遵守交通规则。
1、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并在来车方向 50米至100米处设置警示标志。 2、造成人员伤亡时,驾驶员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拨打110、120。 3、因抢救受伤人员而需变动现场时,应标明事故车和人员位置。 4、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轻微的,当事人应先撤离 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1、利用有效手段对重特大人群聚集场所或集会严密监 控 2、对人员过于密集的场所要限制人数,保持合理的人 流量。 3、制定必要的日常安全保卫工作方案、安全责任制度 。强化日常人力、物力、财力储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 4、活动前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协助有关治安维护机构对活动场所进行安全检查;采取 必要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工作面初次放顶来压前制定专门安全技术措施,且 严格按照措施执行。 2、工作面超前支护必须接顶严实,支护长度及方式符 合设计要求,单体支柱达到初撑力,且有规定数量的备 用支柱。 3、工作面乳化液泵站输出压力不小于30MPa。 4、工作面采煤机割煤后及时移架支护新暴露的煤体。 5、对超宽的上下隅角及时打设抬棚,并留有足够的行 人宽度。
1、要害场所安设烟雾感应报警装置,并设置专职人员 进行日常检查监测 2、定期进行消防专项检查,严格落实《消防法》,落 实责任,防范于未然 3、各场所按要求配备完好有效的灭火器材 4、广泛开展防火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员工培训,定期 进行防火演习。
1、发生火灾后,首先要冷静,立即切断总电源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若火势可控,则积极开展灭火行动。若火势失控,则要迅速组织周围人员撤离 现场并等待专业消防人员到来。 3、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救治。
职 工 食 堂 用 十 水 和 食 品 使 用
水污染、食材过期变质
1.原料采购应选择持有合法有效证件的供货商(营业执 照、卫生许可证原件),并对其证件进行复印存档。 2.必须签订供货合同,确保供应原料新鲜、安全、卫生 。 3.后厨区域设置、从业人员操作、工用具及容器使用、 食品存放等环节要坚决杜绝生熟交叉污染的现象。特别 是生熟食品的工用具、容器必须做到分开使用及存放, 食物中毒,呕吐、腹泻、头晕或死亡 并明确标记。 。 4.在食品原料、半成品及成品储存时要保证冷库、冰箱 、加热保温等设备、设施运转正常。 5.要严格落实碗筷及容器的各项消毒措施。 6.要严格落实食材验收制度,严禁加工超过保质期的食 品。 7.定期检查用水管道,严防水源污染。 8.食堂的从业人员必须持有健康合格证明,并建立健康 状况晨检制度。
1、甲醇加注时应接地线,5米范围内不得有明火且严禁 车辆行走。 2、建立甲醇使用安全规定,落实甲醇使用安全管理责 任。 3、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意识,加强日常预防和消防检 查,定期更换老化的管道和储存罐。
1、一旦发现甲醇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划定警戒区,严格限制出入。切 断火源,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 限制性空间。 2、发现有人中毒,应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3、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撤离到火源 上风侧,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1、立即组织周围人员撤离到高位安全地带,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加强检查,及时疏通排水设施。 3、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并把伤员及时送往医院。 4、做好灾后防疫工作 2、加强巷道支护强度。 3、普及地震预防知识,建立预警机制。 4、做好预防演练,储备足够的震后应急物资。
1、发生地震时在建筑物内时,要保持清醒、冷静,及时躲避在坚实的办公桌下面 或墙角处,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同时将门打开,确保出口畅通。首次震后应立 即撤离至安全地点,听从指挥和组织自救。 2、发生地震时在井下工作期间,应立即撤离至救生舱附近或进入救生舱。井巷畅 通时,应立即联系有序升井至安全区。
交 通 五 事 故
1、储存或取用方法不当。 2、场地堆放过高。 1、严密监控煤山储煤点,并在周围设置防护栏。 3、防护措施不到位。 发生大面积坍塌事故,造成现场人员 2、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存取煤块。 4、降雨时间过长和雨量过大 伤害及周边建筑物倒塌。 3、加强巡检,及时疏通排水设施。 。 4、提高个人防范,提升抗灾水平。
重 特 大 人 群 聚 八 集 场 所 或 集 会
1、自然灾害引发的事故。如 突发暴雨、冰雹、大雪、地 面塌陷、地面沉降 2、安全隐患引发的事故。如 爆炸、火灾、突发建筑物坍 塌、治安秩序失控等 3、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 事故。如突发重大刑事案件 、经济安全事件,较大规模 的群体性事件
1、引起现场混乱,发生拥挤踩踏事 故。 2、造成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 3、影响矿井的正常生产。
1、完善职业危害防护设施 2、加强个体防护 3、加强现场危害因素监测,改善作业环境 4、健全职业危害防治体系和责任制 5、加强全员监护,做好职业健康检查 6、普及预防知识,提高职工防范意识。
1、 对于昏迷,休克和窒息的伤员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然后再送医院。 2、 对于长期接触造成的职业伤害应及时到医院纠正并考虑调整工作岗位。
采 煤 工 作 十 面 三 顶 板 管 理
1.工作面初次放顶未按专项 措施执行。 2.工作面两顺槽超前支护抬 棚未按设计要求打设。 3.工作面液压支架初撑力不 够。 4.工作面煤壁侧留有伞檐, 液压支架护帮板未贴紧煤壁 。 5.工作面上下隅角超宽,未 打设迈步抬棚。 1.没有执行“敲帮问顶”制 度。 2.巷道顶板煤(岩)体松软 、破碎时未采取措施。 3.掘进工作面未按照设计规 定支护,支护强度不够。 4.掘进工作面空顶时间长、 面积大,扩大了无支护空间 。 5.掘进工作面出现失效、拉 断的锚杆和锚索未及时补打 。
1、迅速组织附近人员快速、有序的撤离现场,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2、在事故地点周围设置警戒线,以免他人误入。 3、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洪 涝 三 灾 害
1、搞好基本建设,完善排涝防洪设施。 2、加强检测,建立预警机制,提高职工防洪抗洪意识 1、造成洪涝灾害,伤及人员生命, 。 1、集中连续降雨。 产生传染性疾病。 3、健全组织体系,落实防汛责任,做好水灾演练,提 2、排、蓄、泄、堵容量和能 2、矿井水量突增,超出负荷,严重 高应急水平。 力严重超出负荷。 影响矿井安全生产及职工生命,同时 4、储备应急物资,做到未雨绸缪。 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5、加强检查,及时疏通设施---做好个人防范,提升抗 灾水平。 1、地震后危害因素:含致病 菌类泥土、污染水、毒蛇、 老鼠、蚊子、苍蝇、遇难者 1、造成感染、中毒及传染性疾病, 尸体、伤者血栓、握手传染 危及灾区人员健康和生命安全。 病菌。 2、危及井下生产人员生命安全。 2、矿区建筑物及井下巷道严 重受损,倒塌封闭。 1、酒后驾车 2、违规行驶 1、造成交通事故,危及当事人生命 3、闯红灯 安全。 4、路面湿滑及结冰时骑行摩 2、危害公共安全,甚至车毁人亡。 托车。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告知
序 类 号 型 地 面 塌 陷 及 一 建 筑 物 倒 塌 重 特 大 二 煤 山 滑 坡 危害因素 后果 事故预防 应急措施
1、建筑物服务年限超期。 2、工程质量差。 1、严把工程质量。 3、受到外界强烈震动、内部 塌陷或倒塌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2、加强检测,建立预警机制,对服务年限过长的建筑 1、迅速组织附近人员快速、有序的撤离现场,并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结构受到严重破坏。 。 物及时维修重建。 2、在事故地点周围设置警戒线,以免他人误入。 4、地基严重下陷,墙体破裂 3、提高职工安全自保意识,健全组织体系,提高应急 3、对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 水平。 4、及时疏通水源,避免建筑物附近积水。
第 3 页,共 9 页
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告知
序 类 号 型 危害因素 1、气瓶抛、滑、滚、碰。 2、气瓶周围电气焊作业或明 火燃烧。 3、氧气、乙炔瓶嘴阀门相互 朝向,在车内互相碰撞。 4、冬季使用明火对气阀解冻 。 5、瓶嘴气阀漏气、瓶身、瓶 嘴附件缺损、阀门螺杆滑丝 、气瓶检验期过期。 后果 事故预防 应急措施
1、发现水污染立即切断水源,停止供餐。对食用该水源的职工立即到医院进行检 查。 2、食材中毒发生后,立即停止供餐,并将中毒人员及时送往医院抢救。 3、事故发生后要立即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并及时解决。
职 十 业 一 危 害
1.粉尘的危害 引起矽肺病、煤肺病。 2.有害气体的危害 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或死亡。 3.噪声和振动的危害 损害听力,严重时可造成噪声性耳 粉尘、有害气体、噪声、震 聋,长期接触振动能损害骨关节以及 动、高温等 神经系统紊乱,严重时可导致手臂振 动病。 4.高温作业的危害 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损害中枢神 经系统,造成人体虚脱,昏迷甚至休 克。
1.工作面初次放顶未按措施执行,老 顶空顶范围过大,跨落后造成工作面 压力骤然增大,造成液压支架倾倒、 人员伤害。 2.工作面两顺槽冒顶造成人员伤害。 3.液压支架初撑力不够,造成顶板离 层、垮落伤人。 4.煤壁及伞檐垮落造成工作人员伤害 。 5.上下隅角超宽未及时打设抬棚,顶 板来压造成人员伤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