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旅游景点风景名胜新外滩 | 东方明珠电视塔 | 浦江二桥 | 内环高架 | 南北高架人民广场 | 古北新区 |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新锦江大酒店地铁一号线 | 八万人体育场 | 松郡九峰 | 水乡古镇古迹豫园 | 秋霞圃 | 汇龙潭 | 醉白池 | 曲水园 | 古猗园 | 上海古城墙徐光启墓 | 孔庙 | 马桥遗址 | 崧泽遗址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 | 鲁迅墓 | 鲁迅纪念馆 | 宋庆龄墓中山故居 | 团中央旧址 | 唐经幢 | 龙华烈士纪念地周公馆 | 韬奋故居博物馆上海博物馆 | 上海自然博物馆 | 上海历史博物馆 | 上海图书馆宗教寺庙佛教 -- 玉佛寺 | 龙华寺 | 静安寺 | 真如寺 | 沉香阁道教 -- 城隍庙 | 白云观 | 钦赐仰殿伊斯兰教 -- 小桃园清真寺 | 松江清真寺天主教 -- 佘山天主堂 | 徐家汇天主堂基督教 -- 国际礼拜堂游乐场所环球乐园 | 美国梦幻乐园 | 锦江乐园 | 野生动物园 | 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 | 大观园 | 东海影视乐园 | 大世界游乐中心东平国家森林公园休闲渡假村佘山国家旅游渡假区 | 太阳岛旅游渡假区白玉兰滨海渡假区 | 上海国际高尔夫球场民族风情民族文化村-------------------------------新外滩位于外白渡桥至南浦大桥的黄浦江西岸,全长4公里,是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和十佳旅游景点之一。
外滩西侧矗立着各种风格迥异的中西建筑物,有哥德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壁式等,号称“建筑博物馆”。
是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
晚上巍峨的大厦在彩灯照辉下,更显得璀璨夺目。
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矗立于浦江新区陆家嘴上,高468米,为亚洲最高,世界第三。
塔体可供游览之处有:下球体、中间球体及环廊、上球体及太空仓等。
下球顶高118米,设有观光环廊,梦幻太空城等;上球顶高295米,有旋转茶室,餐厅和可容纳1600人观光平台;上下球之间有5个小球,是5套高空豪华宾馆;太空仓供外宾观光。
南浦大桥架于浦江新区南码头与浦西陆家浜之间,为大跨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桥总长8346米,主桥长846米,两岸引桥全长7500米,中孔跨径423米。
游人可鸟瞰浦江两岸景色。
大桥主塔呈“H”形,高154米。
杨浦大桥凌架在杨浦区宁国南路与浦东新区歇浦路之间的黄浦江上,全长7654米,主桥长1172米,中孔602米,一跨过江,引桥全长6480米,6 车道。
主塔高208米,为倒“Y”钻石形,是目前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双塔双索面迭合梁斜拉桥。
内环高架全长47.66公里,高5.5米,宽18米,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80公里。
沿着内环线,分布着上海许多景点,如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黄浦江、八万人体育场、上海体育馆、国际体操中心等等。
南北高架公路北起老沪太路,与内环线高架相连,南至中山南一路、鲁班路。
设双向6车道,全长8.45公里。
由于南北高架纵贯上海市区,沿途穿过中共一大会址、淮海路、南京西路、苏州河等。
人民广场位于市中心。
面积13.7万平方米,其中绿地8万平方米,是一处融行政、文化、生态、交通、商业为一体的园林广场。
广场北面是市政大厦,西北侧为上海大剧院,南端为上海博物馆,人民大道穿越其中。
广场下面是座地下城,上层为多功能的地下商场,下层为600个泊位的停车场。
古北新区古北新区坐落在上海市区的西部虹桥路沿线,与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是以涉外的高标准住宅为主,兼具商业和外贸功能。
古北新区占地136.6公顷,总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分三个区、24个街坊。
一区以高层公寓、办公综合楼、展馆为主的综合区;二区为住宅区;三区领馆别墅商品住宅综合楼区。
整个新区布局独特,设施齐全,是环境优美的新型高级住宅区。
1995年5月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上海市西部,虹桥机场通往市中心的主干道两侧。
在仙霞路、遵义路、延安路、古北路之间,占地65.2公顷。
交通便利,建筑物造型丰富多彩,已建成近20幢高层大楼,其中四星级以上宾馆5座,高级公寓4幢。
投资环境好,以外贸为主要功能。
新锦江大酒店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瑞金路长乐路口,是一座中外合作经营的大型豪华酒店。
酒店由43层的主楼及5层裙房组成,设有各种类型的客房700余间,中式的总统套房展示数百年前中国皇族的生活场景。
在这里接待过100余名各国元首和首脑。
在大酒店顶层的双层旋转餐厅,可以一览上海都市景色。
它以造型雄伟独特的景观被评为“90年代上海十大新景观”之一。
地铁一号线由上海新龙华至上海火车站,长14.57公里,呈S型,沿线设新龙华、漕宝路、上海体育馆、徐家汇、衡山路、常熟路、陕西南路、黄陂南路、人民广场、新闸路、汉中路、上海火车站等12个车站,每年车站都有各自的装饰特点,并把地下商场与地面建筑相连,因而各站点都是风格各异的风景线。
沿线贯穿徐家汇、淮海路、人民广场、火车新客站等重要商业、文化、政治中心。
八万人体育场位于徐汇区零陵路与天钥桥路交汇处,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建筑物占地直径300米,平面上呈园形,立面呈马鞍形,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8万名观众。
是国内目前规模最大、功能设备最齐全、具有国际标准的体育场。
运动场还设有包厢,两侧设有宾馆、练习场。
它不仅是造型独特的运动场,而且还具有多种功能的观光游览胜地。
松郡九峰分布在松江县北部的一群小山丘,其中库公山、凤凰山、薛山、佘山、辰山、天马山、机山、横云山、小昆山、称为“松郡九峰”唐宋时,九峰三泖,为江南名胜。
元明以后,九峰上有寺庙、亭台,山下有园林,罗列为十景。
第一个山峰都有一个烩炙人口的传说。
水乡古镇位于青浦县朱家角镇,位于318国道上。
素有上海威尼斯之称,是上海保存最完好的江南水乡古镇。
朱家角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已有村落集市,明朝万历年间已成为商贾云集、烟火千家的繁华集镇。
现在仍可看到古色古香的明清时期街市、建筑和水乡泽国古朴的风土民情。
------------------------------豫园安仁街132号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至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竣工,园林布局具有吴越建筑特点,保存完整,占地40余亩,向有"城市山林"之誉。
园内有48处景点构成大假山、万花楼、点春堂、会景楼、玉玲珑、得月楼、内园等景区。
其中点春堂为小刀会起义军的城北指挥部,堂内陈列着当年小刀会的武器、文告。
自铸钱币等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与豫园这座古典园林相毗连的城隍庙和豫园商场也是旅游、购物的好去处。
豫园商场的商品,向以"小、土、特、多"为特色。
秋霞圃嘉定镇东大街。
由明代的龚氏园、沈氏园、金氏园和城隍庙合并而成,占地3万平方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园内布局以清水池塘为中心,石山环绕,分桃花潭、凝霞阁、清镜塘、邑庙四个景区。
古木参天,造园艺术独特。
邑庙景区的城隍庙大殿是上海民俗文化博览中心《上海风土习俗写真》呈列室,有反映近百年上海民俗的展览。
汇龙潭嘉定镇塔城路。
西与孔庙毗邻,占地 5万平方米。
原为新渠、野奴泾、唐家浜、南、北杨树浜五条河道交汇处。
主要景点有:畅观楼、万佛宝塔、缀华堂、翠篁阁、夕照亭、芭蕉小院、碎玉泉、玉莲池、波影榭、怡安堂、翥云峰、百鸟朝凤台、凌云亭等。
醉白池松江县人民南路。
在清朝顺年间,松江顾大申把一座明代的旧园遗址改建成醉白池。
分内外两园,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也是全园的精华。
内园以方形水池为中心,四周有楼阁亭榭和长廊相拥,外有高低错落的花墙环抱,草堂、六角亭、四面厅、“凝舫”等景区各有特色。
园内植有梅、芭蕉、牡丹、金桂、古樟等。
曲水园青浦镇城中东路。
原名灵园,乾隆十年(1745年)建。
嘉庆3年(1789年),改名为曲水园。
1927年曾更名为“中山公园”。
园内有24景。
南部:凝和堂、花神祠等;中部以荷花池为中心,临池有迎曦亭、小濠梁、恍对飞来亭、喜雨桥、得月车干等;北面假山连绵、奇峰异石。
山上有三层之景周阁,又称“九峰一览”,可眺望佘山、天马山等松郡九峰。
山后有镜心庐、九曲廊等。
古猗园嘉定区、南翔镇、沪嘉高速公路南。
原名猗园,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所建,清乾11年(1746年)重葺并扩充,改名古猗园。
古猗园以遍植绿竹为特色,园内有逸野堂、鸢飞鱼跃轩、小松岗、小云兜、戏鹅池、浮云阁、松鹤园、青清园、鸳鸯湖、南翔壁、九曲桥、梅花厅、湖心亭、竹园等景各有特色。
还有唐代经幢、宋代石塔等文物。
园内补阙亭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人们不忘东北国土沦陷,选了一座方亭而缺东北角,今天已成历史遗迹。
上海古城墙位于小北门大境路。
上海在明代中叶,已是人口稠密、商业发达、船舶往来的货物集散中心。
由于倭寇骚扰、损失惨重。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建筑城墙,并建了4座高台了望防敌。
倭乱平定后,在高上建起庙宇。
箭台上建关帝殿,振武台上供真武大帝;制胜台上造观音阁;万军台上建丹风楼。
建城墙上的这四座殿、台、楼、阁。
民国元年(1912年)以妨碍交通为由,拆城毁殿,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大境路259号的关帝殿和箭台了。
徐光启墓在徐家汇南丹路南丹公园内。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光,上海徐家汇人,明代科学家,终生从事研究天文、历法、水利、测量、数学、农学,并翻译外国科学著作,编纂《农政全书》,系统地总结我国历代农业科学的理论和经验。
逝世后葬于上海法华泾和肇家浜汇合处,以后子孙居住在这里,称为徐家汇。
孔庙嘉定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公元1219年),古有“吴中第一”之称。
历经南宋、元、明、清近700年的整修、重建。
现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孔庙内有古朴伟岸的牌坊。
有文人学士会集之处的棂星门,还有三半池、大成门、大成殿、兴贤坊、文人讲学的明伦堂以及当湖书院等。
当湖书院旁边,新建的一碑廊,陈列有宋代黄庭坚、明代沈周、文徽明、董其昌等人的珍贵墨迹诗文石刻。
马桥遗址闵行区马桥镇俞塘村。
1959年底,在上海是(今闵行区)俞塘村耕地中埋藏大量贝壳、新石器及陶片等四个古文化层:上层是唐宋文化层;第二层是春秋战国时期(距今2700-2100年前)的陶器;第三层是代表商周文化(距今3500-2800年前)的石器、陶器、鹿骨、虎骨和青铜小刀;最下面的一层出土石器、陶器等代表了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
这个遗址的发现说明上海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时期古代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及生产活动的状况,对研究上海的古代历史有很高的价值。
崧泽古文化遗址在青浦县崧泽村。
1958年发现,上层是西周印陶文化;中层里新石器时代墓葬群,是太湖流同类文化中的典型,故称崧泽文化;下层为马家浜文化,属母系社会时期,是上海发现最早的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它证明当时在崧泽附近已有陆地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