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地理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图12019年北京普通高中会考地理试题及答案考生须知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本试卷共10页,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选择题,50个小题〔共50分〕;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5个小题〔共50分〕。

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按要求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以下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要求的。

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50题的相应位置上。

〔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项选择那么该小题不得分。

〕读图1“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天体系统有 A.1级 B.2级 C.3级D.4级2.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 上的位置。

北半球夏至时,地球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北京时间2018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州九号”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约100°E 〕发射成功。

据此完成3~4题。

3.最有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图2A.太阳辐射B.太阳活动C.月球引力D.流星现象4.卫星发射时,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的地方时为 A.18时37分B.未到18时37分C.已过18时37分D.次日18时37分2018年10月23日“重阳节”,北京空气清新,能见度极高,非常符合人们登高祈福的心情。

据此完成5~6题。

5. 图2所示天气系统中反映上述北京天气状况的是6.假设该天气系统发生在北京的冬季,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B.洪涝C.寒潮D.台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图3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完成7~9题。

7.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所示因素有关的是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减弱D.④增强图3图 4① ②③海 洋河流 8.以下有关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珠穆朗玛峰雪线下降 B.渤海出现南海的鱼种C.北京地区树枝提前抽芽D.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繁9.目前,缓解全球变暖趋势的做法,不现实的是 A.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B.推广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C.开发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关停高耗能产业,减少矿物能源消耗总量读图4“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图中数字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正确的选项是 A.①-降水 B.②-水汽输送C.③-地表径流D.④-蒸发11.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④河流水量突然增大引发洪涝灾害的环节是 A.蒸发 B.水汽输送C.蒸腾D.地表径流12.关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表达是 A.深刻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地貌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化沉积物河 谷 ①②③④ 森林D.使海平面上升读图5“世界洋流分布局部图”,完成13~14题。

图513.关于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C.大陆东岸为寒流D.大洋西岸为寒流14.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洋流①对欧洲西部气候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B.②处附近海区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C.P 处洋流不参与调节全球的热量分布 D.美国东岸海域污染物不会影响欧洲西岸海域读图6“我国西南某地地形和构造剖面图”,完成15~19题。

15.图中序号所在位置属于外部圈层的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6.地壳运动改变着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断层可形成A.高大的山脉B.高地和谷地C.向斜D.火山17.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石呈层状分布,按成因类型划分最可能属于A.岩浆岩B.沉积岩C.变质岩D.喷出岩18.有关该地河谷地形的成因,正确的说法是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的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19.城镇附近的山区森林被大规模破坏,使山麓地区频受泥石流的影响,这表达了A.地理环境的共同性规律B.地理环境的持续性规律C.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性D.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图7“某区域自然景观分布图”,完成20~21题。

20.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表达了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图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现象图921.形成图中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基础是 A.地形B.水分C.热量D.土壤读图8“不同国家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22~23题。

22.①~④国中,人口增长属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是 A.① B.② C.③D.④23.图8中与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相似的类型是 A.① B.② C.③ D.④读图9“中原城市群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以下关于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显示的城市中区、县级市的数量最多B.郑州市的服务范围最小C.开封市的服务范围比郑州市小D.图中高速公路扩大了焦作市的服务范围25.以郑州为中心的城市群,汽车工业的发展呈迅猛之势,合资合作和产业整合明显加快,产业集群开始起步,这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有图10A.提高环境质量B.改变能源政策C.促进资源输出D.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图10为“城市房地产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完成26~27题。

26.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7.目前,许多城市在郊区建设公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价格B.商业布局C.交通条件D.环境质量我国南方某省北部山区自高速公路通车后,在政府引导下,由原来粮油产地转变为鲜活农副产品基地。

据此完成28~29题。

28.促使这种转变的区位因素是 ①资金力量雄厚,机械化程度高②国家政策支持③交通条件改善,缩短了产品运达市场的时间 ④劳动者素养高,生产集聚条件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29.从这种转变可以看出 A.农业向交通便利的地区发展 B.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单一的图11图C.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是在变化的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读图11“工业生产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30~32题。

30.图中甲类工业生产成本比例最大的是 A.原料运费 B.产品运费C.科技投入D.工资投入31.以下工业所属导向型的原因与图中所示相符的是 A.电子装配工业——甲类B.印刷工业——甲类C.芯片〔计算机核心部件〕制造工业——乙类D.水产品加工业——乙类32.某发达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建设芯片厂,主要因为中国拥有 A.充足的原料B.先进的技术C.廉价的劳动力D.广阔的市场读图12,完成33~34题。

33.石家庄发展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的 主要原因是A.处于华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B.有丰富的矿产资源,采矿业发达C.铁路的修建和发展D.原有的工农业基础好 34.上述事实说明了人类社会环境 环 境 开发 开发 物质能量废弃物图A.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B.一个地区交通线的变化,会带动该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C.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D.城市只能沿着交通干线分布读图13“工业社会时期人地关系示意图”,完成35~36题。

35.关于图示时期人地关系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增强,地理环境遭到破坏②人地关系呈现不协调③“环境决定论”思想表现最突出 ④大规模的耕作、灌溉使生态系统更稳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6.以下符合可持续发展持续性原那么的是 A.我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 B.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C.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D.河北省三河市为通州区供应天然气读图14“中国西南地区局部图”,完成37~40题。

37.图中城镇主要分布在A.宽阔的平原地区B.深切的河谷地带C.平坦的高原面D.凉爽的高山地区38.影响图中城镇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与水源B.植被与土壤C.土壤与降水D.日照与海拔图1439.图中①②所在地区纬度大致相同,但地理环境差异显著,原因是A.水源B.海陆位置C.地形D.土壤40.有关图中①②③所在地区农业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①地区以种植业为主B.②地区以林业为主C.③地区以畜牧业为主D.制约③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灌溉水源图15为“数字黄河示意图”,完成41~42题。

41.图中基础数据的采集主要应用的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42.有关数字地球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就是指“3S”技术的应用B.一个由数据和信息组成的真实地球C.主要反映现实问题,不能应用于可持续发展D.可以方便地获取信息,模拟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可持续发展对策森林和湿地都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环境有重要影响。

据此回答43~44题。

43.热带雨林对水圈的影响,主要表达在A.调节全球气候B.调节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调节全球水平衡D.形成各种流水侵蚀地貌44.湿地遭到破坏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是A.气温变低,湿度变小B.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大,气候变干C.生物多样性变少D.洪涝灾害多发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只有纺织、食品、建材等工业。

如今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城市密集区之一,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

据此完成45~46题。

45.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A.城市化速度太快B.重工业比重太高C.水源严重缺乏D.产业升级困难46.为减轻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能源比重应减少的是A.核电B.水电C.天然气D.煤电读图16“IT产业转移过程示意图”,回答47~50题。

47.在IT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许多电脑通讯制造企业纷纷向我国广东东莞集聚,这样做的好处是图16AB 0° CA.共用基础设施,降低生产制造成本B.利用便捷的交通,向外运输产品C.增加就业,提高城市人口比重D.集中治理工业污染48.在IT 产业的第二次重大调整中,我国的联想集团在美国“硅谷”设立了研发机构,主要原因是 A.获取先进技术B.利用当地的基础设施C.利用当地的原料D.占领美国市场49.伴随着IT 产业的不断转移,会使 A.甲地区的经济受阻B.甲地区把研发中心都转移到乙地区 C.乙地区产业结构不断升级D.乙地区失业率不断上升 50.IT 产业承载地之间信息的交流主要依靠 A.航空运输 B.电子通信C.邮政通信D.商业活动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1.读图17“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