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心得
优化小组合作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心得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学生合作,共同探究出
问题的答案。
这种学习方式体现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自主的探索意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虽说
这种方式在教学中能够普遍用到,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
学生因缺乏有效的引导,发言七嘴八舌,纪律乱七八糟,往往并
没有探究出有价值的结论;还有的学生充当看客,一言不发,未
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致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那么,如何组织
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做到高效有序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分组是前提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形式,科学分
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
我们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
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
人数
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
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
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
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
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
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
态的。
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
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
二、组长培训是关键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小组的各项组织和建设完成以后,组长的任用及培训则成为合作学习成效高低的关键。
教师应不定
期地对他们进行学科学习方法与组员管理方法的指导和培训,组
长同时也把来自一线的困惑与收获一起交流和探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教师,科学合理、优质高效地进行小组学习
和管理工作,达到竞争与合作的完美境界。
三、独立思考不可少
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互教互学和互相启发解决学生个体无
法解决的疑难问题。
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
合
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必须有思想,否则,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
因此,教师一定要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究之前,留给学
生一些独立思考的时间,一定要在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和深入思考
后再去组织他们在小组内讨论。
如果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就匆
忙展开讨论,就会坐享其成或人云亦云。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
决不了疑难,反而会在无意中剥夺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权利。
四、小组讨论要有效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在学生确实无法独立解决问题,或有相
互交流的需要时才组织讨论。
这样的合作与讨论能使学生在思维
的碰撞中提高能力,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更有价值、有实效。
如果
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根本没有讨论的必要,合作学习就失
去了其应有的意义。
我们认为,选择内容和确定讨论的题目都是
至关重要的。
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认真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准确把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
活实际。
设计的问题要能促进学生动脑思考,引起学生主动探究
的欲望,并且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五、学会倾听是基础
在小组讨论和班级交流时,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这是有效合作的基础。
在交流学习中,学生准确简洁地表达自己
的见解,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倾听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自己的
过程。
具体做法是:在别的小组成员或其他小组发言时,要静下
心来,学会倾听,不要急于用自己的答案去打断发言者;要能够
听出别人发言的重点和存在的问题,更要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
的成果;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还要不断和自己的看法相比较,
避免交流时过多的重复,以提高合作实效;能力较差的学生发言时,要多给他们点时间,不要匆忙打断他们即使是不完整、不周
密的发言,要注意保护这些学生发言的积极性。
教师在小组代表
发言后,组织其他学生对其发言进行点评,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
的注意力,又能使组与组之间进行思维的碰撞,提高合作学习的
实效性。
六、及时评价很重要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
分重要的作用。
而要保证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关键,就
是确立一种促进学生追求个人努力上进又乐于与同学互助合作的
良性制约机制。
这就必须改变过去单纯鼓励个人竞争的做法和相
应的评价方式,实行鼓励小组成员之间互助合作,将整个评价的
重心由激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变为激励小组集体合作达标,确立全
新的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建立起
学习小组间的合作、竞争机制,并进行经常性评比,让学生充分
认识到合作的价值和意义,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营造小组内互
助合作小组间你追我赶的氛围。
总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
发展的需要。
成功的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这需
要教师的有效指导,在今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不断研究、运用、
反思、改进,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以适应新课程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