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养鸡场调查(精选多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家乡养鸡场调查(精选多篇)

暑期社会实践报告家乡养鸡场调查(精选多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种地现在已经不是农民的唯一收入来源了。

许多人选择外出打工,也有很多人在政策的鼓励下自己创办个体经营。

像一些养家禽、家畜的,养貂的专业户等,还有许多种树的,自己办加工厂的,等等。

不过,他们的致富之路离不开四个字“科技兴农”。

我调查的邻村的一个养鸡专业户,七八年前,他们还是贫困户,但现在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开办了养鸡场,盖上的村里唯一的楼房,并且帮助村里其他养鸡的人,向他们传授养鸡的经营。

在他们的帮助下很多人家的土坯房变成了大瓦房。

这次暑假回家我发现村子里明显的变化就是,短短的几年时间,村子里的土坯房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砖瓦房。

私家车越来越多了,农民变得越来越富裕了。

老一辈的农民对取消农业税赞不绝口,新一代的农民则乘着建设新农村的东风,以科技为翼,飞向了崭新的未来。

看到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农民的腰包逐渐膨胀,我也变得兴奋起来,所以在假期开始的第二天我就到邻村著名的养鸡场去调查了一番,既增长了知识又了解了部分农民的发家致富之道。

这是远近闻名的一家养鸡场,临近几个村子凡是养鸡的几乎都是从这里吸取的经验,鸡场的主人姓巴,有8年的养鸡经验,从以前的贫困户到现在的养鸡专业户,巴先生说主要(请关注:,虽然不完全是全自动,但也可以说是依靠的现代科技。

一、湿帘:一走进鸡棚就会发现两边的墙上有大约4平米的纸制s型墙面,经询问那叫做“湿帘”,是控制室温用的。

当室温超过32℃时,湿帘就会自动进行降温。

室外有一个人工深水池,连通湿帘,所以,湿帘是通过吸收水分使室温降低的。

在室内有一个大型的温度计,用以记录温度。

二、风机:在鸡棚的尽头两边有两个巨大的风机,是给鸡鹏换气用的。

同时也起到降温的作用,使鸡棚微风徐徐,让小鸡们也可以过个清凉一夏。

三、食槽:小鸡们住的房子是三层的铁丝网笼子,5、6只住在一起。

每层下面都有高约10厘米的便槽,可以随时打扫。

在每层的外面都有一个半圆形的长筒食槽。

笼子里面装有乳头式喂水器,连接到笼子外面的水槽,小鸡渴的时候会啄喂水器上面的铁头,铁头一动就会露出水来,铁头的正下方是红的的塑料水盘,用来接水,这样就达到了节约用水的目的。

四、水箱:在两个正门中间有一个大型的水箱,喂水时,先在水桶里面配好药和水的比例,一包药配一桶水。

搅匀后用水泵把水抽到水箱里面,打开闸门,统一把水放到24个水槽里。

什么时候喂水根据水箱外面的液体测量计。

五、暖炉:夏天要保证室内凉爽,冬天则要保证室内暖和。

所以暖炉是必不可少的。

巴先生告诉我他们刚刚开始的时候设备非常简陋,只是一个棚而已,把鸡苗都撒在棚里,挤死很多,现在好了,5、6只放在一个小隔间里很宽敞。

他兴奋的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养鸡技术的不断发展,养鸡也越来越轻松,只要把握好喂食喂水的时间,掌握一些必要的数据就可以。

在这个场子里,有养了很长时间的也有刚刚开始的,他们在巴先生的指导和帮助下,也取得了很不错的收益。

第一天我在巴先生的棚里熟悉了一番,第二天便到隔壁的棚里看了看。

隔壁棚是张先生的,他刚养了两年,收入不粗。

我进棚一看,布局和巴先生的棚一摸一样。

正好赶上给小鸡们喂食,我和张先生夫妇一边喂食一边聊天。

张先生对我说他是结婚之后才开始养鸡的,之前他一直在外面打工,婚后开始跟着巴先生养鸡。

由于他们没有任何经验,第一批收益很不理想,他们曾记想要放弃但是巴先生一直鼓励他们并且给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并鼓励他们继续养下去。

在养第二批的时候巴先生经常到他们的棚里“视察”帮他们解决困难,现在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入越来越好。

张太太还开玩笑说、,这个场里的其他养鸡的都是巴先生的徒弟,因为都是巴先生教出来的。

巴先生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村里更多的人,大家都靠养鸡发家致富了。

说到此,他们都很感激巴先生。

养鸡虽不是农业,但作为农民发家致富的一份副业,依靠科技的发展,那么农业发面更是离不开科技了。

一位亲戚到镇上买喷枪回来时遇见聊了聊,她说现在种地打药都不用喷雾器了,以前背在肩上,压得肩膀疼,而且盛一点点药水。

现在不用了,用新发明的喷枪,不仅方便而用一点力气就可以喷好远,既省时又省力。

由此可见,随着建设新农村的发展,科技兴农已成为农村发展的一大法宝。

所谓科技兴农包括农业科技研究和农业技术推广两个方面,农业科技研究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成果,农业科技推广则是将农业科技成果传递给农民,包括设计出用于农业及其他农村产业的设备。

科技兴农解决了三农中的实际问题,科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所有农业生产中,种水果需要嫁接,转基因等科技;种田也需要科技的成果-农药的帮助;总而言之,农、林、牧、副、鱼,所有的农民致富之道都离不开科技,科技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了新农村的建设,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法宝。

同时在我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发现另外一个对农民来说非常重要的致富法宝,那就是“先富帮后富”。

巴先生通过养鸡致富后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一起致富,这种行为是值得赞扬的,也完全符合邓小平老人改革开放的要求。

改革开放的政策让一些人先富起来了,而这个政策的初衷是实现共同富裕,不是单独富裕。

这就要求先付带动后富。

在农村,许多人靠某种工作,或是种地,或是养殖富裕起来之后,不能独门闭户,而要有大公的精神,像巴先生一样把致富的经验传授给其他人,帮助他人走上致富之路,从而实现自己村子的小范围共同富裕。

将小范围的共同富裕加起来就会实现整个社会的共同富裕。

如果,先富起来的人自私自利,拒绝和别人分享致富的成果,那就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一个人的富裕不是真正的富裕,所有人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

现在,我们农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村,农民们在政策的领导下,坚持科技兴农,坚持互帮互助,逐步走向了幸福、富裕的康庄大道!第二篇:暑期家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假期来了,我还能像以前一样来挥霍自己的时间吗?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年轻的莘莘学子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

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我们能否不辜负他人的期望,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

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临近放暑假的时侯,原计划向其他一些同学一样找一份工作,但最后决定回到家乡,帮久别的爸爸妈妈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个假期我主要是帮爸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让我更深刻的了解到我的家乡,了解到农村建设和家乡父老乡亲的辛苦,还有家乡教育事业得发展情况,最后出于我所学的专业,我还了解到一些关于家乡里人的健康状况......我的家乡在甘肃省最南边的一个小村庄,所属的县城叫文县.我的家乡在遥远的大山里,四周青山环绕,绿水长流。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大地一片沉寂,远处的稻田里传来一阵阵青蛙和小虫子的呜鸣声。

这里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风淳正、乡风文明……这样的环境养育了我们村里质朴勤劳的140多口人,我们村小,人少,地也少,但我们出产的东西可不少,我们县城的蔬菜大多是我们村提供的,有时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

就拿我家来说,我家今年种了0.5亩地的番茄,0.3亩地的辣椒,还有0.3亩地的西瓜。

可别小看他们哦,采摘高峰时,番茄一次摘了1400斤,辣椒一次摘了600斤。

现在我主要介绍一下我在家帮忙采摘番茄的过程。

暑假刚回家,我家的番茄就上市了,收获番茄的过程,每隔两天就要摘很繁琐一回,否则就会太红容易软也容易坏。

采摘时,挑红的(稍微青一点的也可以)摘下来放在一个比较结实不会变形的容器里,比如放在桶里,而且要轻拿轻放,这样就不容易把它弄坏。

一边摘一边摘好的集中到一个地方。

把所有的摘完后,就开始装箱了,我们每家都有用来专门装番茄的自制木箱,可以防止把番茄压坏,但有一点就是比较笨重。

装箱的时候,把比较青的放在最底下,比较红的放在上面,一排排,一层层地摆放上来。

可别小视装箱这个工作哦,装的好的话,长的欠佳的都可以把它放的很好看,很惹人爱。

技术不好不会装的话,好番茄也可以装的乱七八糟。

装的好的话而且可以装很多,但不压坏。

装完后看着一箱箱成品的番茄,那种收获的感觉只有当时才能体会,而其中的辛苦也只有爸妈知道,如果没有之前的浇水施肥,也不会有如此收获。

两个月的假期,我亲身经历我家番茄的从有到无,从有到无,一共收获一万多斤,我想如果不会由于各种因素导致减产的话,产量一定可以达到两万斤。

这就是我们收获番茄的全过程,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叫我知道爸妈的辛苦,叫我懂得钱来之不易,感受也很多,有一次我们正在顶着大太阳辛苦的干活,同村的大叔送来了一个大西瓜,那时我才懂得“雪中送炭君子少,锦上添花小人多。

求人须取大丈夫,济人须济急时无”。

“渴时一滴如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

”的真正含义。

皇粮国税,古已有之。

直到今天,“交公粮”一词,仍是中国农民的口头禅。

在过去几十年中,我国以牺牲农民收入、农村发展的代价进行了城市工业化建设,导致城乡收入差距越拉越大。

在经济增长的“大蛋糕”中,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农民不仅没有得到相应的好处,反而在某些方面还遭受着严重的“不公”。

比如在税制方面,城市和农村一直实行的是“双轨制”,广大农民的税负长期高于城市居民。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专门面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的国家,总税率达百分之八点四。

随着城乡贫富差距的拉大,全面取消农业税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

取消农业税,还在于它破除了对农民的不平等待遇。

人民群众对这项民心工程感到非常高兴。

村民***告诉我,他家有4口人,耕种3亩地,年收入2万元左右。

他说:“现在农民享受这么多优惠政策,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

我们对党和政府的农村政策由衷地拥护!”这对我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农村中的教育问题。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

因为从三年前农村中就开始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即对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段家庭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费提供教科书,免收杂费,逐步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走又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的好政策,而且落实的比较到位.老百姓都说这是一件好事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