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外文学精读单项选择题 牡丹亭》的作者是() B 王实甫 汉乐府民歌的主要形式是—和— A 汤县祖C 关汉卿D 白朴 A 四言 杂言 B 五言 杂言 C 四言 五言 D 杂言 七言3 《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A 长于叙事B 长于抒情C 长于描写D 长于议论4 被明代钟惺誉为“汉末实录”的诗篇是A 《七哀诗》B 《悲愤诗》C 《蒿里行》D 《短歌行》 5曾使洛阳纸贵的《三都赋》是西晋文人—的作品A 陆机 E 潘岳 C 左思 D 班固 6 《氓》是一首()A 弃妇诗B 爱情诗C 离别诗D 闺怨诗 7 《硕鼠》是一首A 爱情诗B 农事诗C 讽刺诗D 爱国诗8 《过秦论》的作者是A 司马迁B 沈约C 贾谊D 枚乘 9 《短歌行》未曾诗人—的情感A 向往自由,超脱不羁B 时光易逝,思念知己C 时光易逝,功业未就,渴慕贤才,统一天下 10 《寄王琳》的作者是 A 谢灵运 B 鲍照 C王褒 D 庾信 11 钟嵘在《诗品》中称誉的“建安之杰”是A 曹操B 曹丕C 曹植D 王粲12 代表元代文学主流的文体是A 小说B 诗歌C 元曲D 散文13 《白沟》诗的作者是A 许衡B 刘因C 虞集D 王冕14 《古今奇观》的编者是A 即空观主人B 可一居士C 包翁老人D 绿天馆主人15 下列作品中为张岱所作的是A 《报刘一丈书》B 《西湖七月半》C 《满井游记》D 《项脊轩志》2 D 渴慕贤才二 多项选择题 16 下列作品中属于南朝民歌的是() ()()() A 《西洲曲》 B 《子夜歌》 C 《敕勒歌》 D 《琅琊王歌》 E 《东门行》16 清代笔记本文言短篇小说很发达,下列集子中属于文言短篇小说的有 A 《聊斋志异》 B 《陶庵梦忆》C 《子不语》D 《阅微草堂笔记》E 《荡寇志》艳》17 “桐城派”为清代文坛的重要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被称为“同城三祖” ,他们是 A 汪中B 方苞C 纪昀D 刘大櫆E 刘鹗 姚鼎F 《平山冷18 初唐时期陈子昂首先举起反对齐梁浮靡文风的旗帜,标举()()()()A '汉魏风骨’B “风雅兴寄”C “建安风骨”D “魏晋文章”E “文以载道”19 明代的主要戏曲流派是A 吴江派B 临川派C 唐宋派D 公安派E 竟陵派F 江湖派20 下列作家中既写杂剧又写散曲的是A 关汉卿B 白朴C 马致远D 纪君祥E 张可久F 乔吉三填空题21《兼葭》选自《诗经》中的—22 《苏武传》选自—23 《迢迢牵牛星》是一首—24建安文学的领袖人物是,—25中国文学史上现存的最早一部诗文选集是南朝梁萧统编选的—26明代长篇小说除《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外,神魔小说以—影响最大。
而—和—则分另M弋表了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两类作品。
27 “前七子”的代表人物是“后七子”的代表人物是_,_。
28唐宋派散文家中,以—的成就最高,他的以叙写眼前生活为主,以平淡自然见长,通过老屋变迁以及怀旧,悼亡,寄托自己深切的情感29清代前期,才子佳人小说大量涌现,其中较著名的有以及—30《将进酒》是乐府—旧题,内容多写—时的情感四名词解释31 永明体32 本纪33 骈文34 赋比兴35 楚辞五简答题36 《诗经》与《楚辞》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37 《史记》的历史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38 概括陶渊明创作的田园诗的内容39 《蒹葭》是怎样创造出优美意境的?40 《氓》是怎样将叙事与抒情结合在一起的?六论述题41 《过秦论》的中心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的出这一结论的?42 简析项羽的形象?43 苏武高尚的民族气节表现在哪些方面?单项选择题1A 2B 3B 4C 5C 6A 7 C 8 C 9 A 10 D 11C 12 C 13 B 14 C 15 C二多项选择16 AB 17 BDF 18AB 19 AB 20 ABCF三填空题21 《乐府诗集》 22 《汉书》23 思妇诗24 曹操曹丕曹植25 《昭明文选》 26 《西游记》《北宋志传》《新列国传》27 李梦阳何景明李攀龙王世贞 28 归有光《项脊轩志》 29 《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艳》30《鼓吹曲辞汉绕歌》饮酒放歌四名词解释31 齐武帝用明年间,沈约等人创制了一种新诗体: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讲究对偶,还要避免八种毛病。
这种新诗体号称“永明体” ,它的出现为唐代格律诗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2 本纪《史书》全书的大纲,用编年的方式写历代君主的政绩33 骈文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散文逐渐骈俪化的产物。
它脱胎于汉赋,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
其特点是讲对偶讲文采,讲用典,后来又加上讲平仄,讲声律,句式整齐,多用四六句式,称“四六文”34 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
它的含义据朱熹说:“赋者,敷成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比即譬喻,兴即借助其他食物作为诗歌开头,引起下文35 楚辞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楚地歌辞,这一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指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一是指西汉刘向所编的一部总集,它收录了屈原,宋玉以及西汉作家的一些作品。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文学史上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36 《诗经》与《楚辞》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 《诗经》以四言形式为主,句式比较整《楚辞》句式参差错落,风格绚丽。
2 《诗经》篇幅较短,风格朴实《楚辞》篇幅较长,风格绚丽3 《诗经》语言通俗,质朴,清新自然,《楚辞》文采华茂,多采用地方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37 《史记》的历史价值表现在: 1 可贵的“不虚美,不隐患”的求实精神。
2 进步的历史观,反映了某些历史发展的规律。
3 无畏的批判精神。
司马迁无情揭露和鞭策了统治者内部的权力倾轧,贪官暴吏草菅人命,残害百姓的罪恶 4 对人性本质的探索,有了较大深入和发展38 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1 描写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歌颂田园生活的自然纯朴,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趣。
2 表现诗人自己参加劳动,接近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 3 反映了农村的凋敝和农民贫困的生活。
4 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39 《蒹葭》是一首优美动人的恋歌。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捕捉艺术氛围,创造出纯美的意境。
诗中的主人公清晨伫立河畔,所见景物很多,但诗人只写了笼罩在晨雾中的芦荻,霜露,秋水,展示的是一幅清新淡雅的画面,犹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同时人物的情感,似乎也已经投射到眼前的景物上,使得这蒹葭白露,茫茫秋水都染上了主人公淡淡的忧愁,绵绵的情思。
总之,客观景物与主观情感焕然一体,构成了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使诗歌具有了一种凄迷二朦胧的美40 《氓》在叙事事件时以情感起伏为依据。
全诗首章第二章在叙事中表现出女子对爱情的执着于忠诚。
第三章未继续叙说婚后的生活如如何,转而抒发了“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感叹,从而表现了女子悔恨交织的心态,令人感悟出他的生活中发生了不幸。
情感接着发展,在第四第五章中,接着叙述她在夫家饱受虐待,含辛茹苦的事实和无端被遣归的经过,同时穿插怨愤悲伤之词,从内心深处表现出女子的思想情感。
文章以议论作结,既点出她被抛弃后孤苦凄凉的生活,又将决裂时候的心境写的十分细微,感情丝缕触手可取。
讲叙事与抒情结合,震撼读者的心灵4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
全文通过三组对比,层层推衍,得出这一中心论点。
第一组是秦国与山东九国的对比。
为什么秦国能以一国之力而亡诸侯统一天下呢?是因为秦国以武力统一天下符合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反映了人民的要求与愿望,这正是秦国力量的强大之所在。
秦王朝的力量十分强大,然而反秦大起义的领导者陈涉,不过是“氓隶之人,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 。
可是当他“率罢散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时,却使“天下云会响应,赢粮而景从”很快就把秦王朝推翻了。
这组对比的用意是反衬秦王朝败亡之易。
把起义军与山东九国的力量强大进行比照,得出的结论是“不可同年而语矣”这组对比的用心是突出民心的重要性,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通过三组对比自然而然的就推导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也”的结论42 本文是写项羽一生中的一个重要片段,写得悲壮淋漓,展现了一个失败的英雄形象。
1 英勇善战。
“溃围,斩将,”的“快战”,生动的刻画了项羽勇猛善战的性格。
2 重情义。
陷入重围,项羽夜饮不眠,慷慨悲歌,涕泪并下,展示了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不肯过江,把坐骑赠给亭长,都展现了中影益的一面 3 缺少政治头脑。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至死也没弄明白自己失败的原因,最终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本文展现了项羽不同的性格侧面,显得丰满而有立体感43 本文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的民族英雄形象。
高尚的气节主要表现在1 威武不能屈。
“武不动”,在死亡面前,大义凛然,毫不动摇。
2 富贵不能淫。
当卫律现身说法,以富贵利诱时,苏武义正言辞的痛斥卫律的无耻行为 3 贫贱不能移。
武力富贵都不能动摇苏武坚定的信念。
4 亲情不能动。
匈奴人的诱惑活动连遭失败,于是拿出了最后一招,单于派苏武的故人来劝降,企图以亲情打动苏武。
李陵告诉他,苏家迭遭不幸,老母去世,两个兄弟惨遭杀害,妻子改嫁,妹妹和孩子不知存亡,企图挑拨苏武与汉帝的关系,使他放弃了忠于汉朝的决心。
但苏武重国家民族利益,轻个人恩怨,断然拒绝了李陵的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