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示意图)
回复阶段,形貌基本不变
回复机理
低温回复( 低温回复 (0.1-0.3 Tm) Tm) 移至晶界、位错处 移至晶界、 空位 + 间隙原子消失 间隙原 消失、缺陷密度降低 间隙原子消失、 空位聚集( 空位聚集 (空位群 空位群、 、对)
点缺陷运动 点缺陷 动

对力学性能的影响(加工硬化)
强化金属的重要途径; 提高材料使用安全性; 材料加工成型的保证。 材料加工成型的保证。 变形阻力提高, 变形阻力提高 ,动力消耗增大; 脆断危险性提高。 脆断危险性提高 。
利 利弊 弊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硬度(HBS) 抗拉强度(Mpa) 变形前 变形后
F Fe
{0001}×1
×3
3
Mg,Zn,Ti
{1010} {1011}
<1120>
3 6
Mg,Zr,Ti Mg,Ti
例子
(FCC)
12个棱边
例子
位错滑移 滑移系 位错滑移、滑移系
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排六方的滑移系统 滑移系越多,越容易塑性变形。
单晶中的滑移
位错-塑性变形
(edge d di dislocation l i )
位错滑移、滑移系 位错滑移 滑移系
晶体结构 面心立方 滑移面 {111}×4 滑移方向 <110>×3
(Page g 18)
滑移系数目 12
常见金属 C Al Ni A Cu,Al,Ni,Au
2*2*2/2
体心立方 {121}×12
2*2-1
<111> ×1
12
12 Fe,W
{123}×24
×1
24
由低温到高温回复,类 似塑性变形回放(小品)
再结晶



通过回复,虽然金属中的点缺陷大为减少,晶格畸变有所 降低,但整个变形金属的晶粒破碎拉长的状态仍未改变,组 织仍处于不稳定的状态。 当它被加热到较高的温度时,原子也具有较大的活动能力, 使晶粒的外形开始变化。从破碎拉长的晶粒变成新的等轴晶 粒 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 晶格类型相同 把这 阶段 粒。和变形前的晶粒形状相似,晶格类型相同,把这一阶段 称为“ 称为 “再结晶” 再结晶”。 冷变形金属被加热到适当温度时 在变形组织内部新的无 冷变形金属被加热到适当温度时,在变形组织内部新的无 畸变的等轴晶粒逐渐取代变形晶粒,而使形变强化效应完全 消除的过程。
例子 板材力学性能测量
40% 75%
(铜板延伸率)
40%
制 耳
(不同方向上延伸率(塑性)不同、织构的各向异性)
织构的应用

变压器里的硅钢片 <100>方向为易磁化方向: 故尽量<100>平行于磁场。 平行于磁场
残余应力
(以尺度划分)
残余应力(约占变形功的10%,其它变成了热) 第 类残余应力(Ⅰ):宏观内应力,由整个物 第一类残余应力( ) 宏观内应力 由整个物 体变形不均匀引起。 第二类残余应力(Ⅱ):微观内应力,由晶粒变 形不均匀引起。 第三类残余应力(Ⅲ):点阵畸变,由位错、空 位等引起。80 80-90%。 利:预应力处理,如汽车板簧的生产。 弊 引起变形 开裂 如黄铜弹壳的腐蚀开裂 弊:引起变形、开裂,如黄铜弹壳的腐蚀开裂。 消除:去应力退火,消除或降低内应力。
锌(Zn)的拉伸曲线 (性能比较)
抗拉强度 延伸率(塑性)
晶粒直径对屈服强度的影响(高强度)
平均晶粒直径 为常数。 Cu—Zn 合金
晶粒直径对屈服强度的影响(高塑性)
晶粒越多,变形均匀性提高由应力集中 晶粒越多, 导致的开裂机会减少, 导致的开裂机会减少 ,可承受更大的变 形量, 形量 ,表现出 表现出高塑性 高塑性。 。
Silicon (硅)
不锈钢
位错密度:退火 变形后
对于无(极少)位错的材料 对于无 极少 位错的材料
(晶须)
相差在一个量级内
滑移
(slip)
常温下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滑移、 常温下塑性变形的主要方式:滑移 、孪生、 孪生、扭折。 扭折。 一 滑移 1 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 滑移 在切应力作用 ,晶体的一部分相对于另 滑移:在切应力作用下, 晶体的 部分相对于另 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 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 (滑移面 滑移面) )和晶向( 和晶向(滑移方向) 滑移方向) 产生相对位移, 产生相对位移 ,且不破坏晶体内部原子排列规律性的 塑变方式。 塑变方式 。 光镜下:滑移带( 光镜下:滑移带 (无重现性 无重现性) )。 2 滑移的表象学 电境下:滑移线。 电境下:滑移线 。
回复
(recovery)
再结晶
回复、再结晶(铜)
冷作硬化 再结晶最开始 阶段
再结晶晶粒 局部取代冷 作硬化后的 晶粒
再结晶完成 细晶
稀土铝箔冷轧和再结晶退火后的组织
再结晶温度 再结晶 度
1 再结晶温度:经严重冷变形( 再结晶温度:经严重冷变形 ( 变形量 变形量> >70% 70% ) 的金属或合 金,在 1hr 内能够完成再结晶的 内能够完成再结晶的( (再结晶体积分数 再结晶体积分数> >95 95% %) 最低温度。 最低温度 。 高纯金属:T 高纯金属: T再=(0.25 - 0.35)Tm 35)Tm 2 经验公式 工业纯金属: 工业纯金属 :T再=(0.35 - 0.45 45)Tm )Tm 合金: 合金 :T再=(0.4 - 0.9)Tm 一般 T再= 0.45 Tm 注: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比上述温度高100 注:再结晶退火温度一般比上述温度高 注 再结晶退火温度 般 述温度高100~ ~200 200℃ ℃。 杂质 、 第 杂质、 第二相等常会阻碍原子扩散或晶界迁移, 第二相等常会阻碍原子扩散或晶界迁移 相等常会阻碍原子扩散或晶界迁移 , 故可显著 相等常会阻碍原子扩散或晶界迁移, 提升再结晶温度。 提升再结晶温度 。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回复阶段 再结晶 晶粒长大
回复阶段性能变化


力学性能(示意图 力学性能( 示意图) ) 强度、 强度 、硬度略有下降, 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 塑性略有提高。 。 大部分或全部消除第一类内应力, 大部分或全部消除第一类内应力 力,部分消第二 部分消第二、 、三类内应力; 力 物理性能 电阻:电阻在回复阶段可明显下降。 电阻:电阻在回复阶段可明显下降 。 耐蚀性:由于内应力降低, 耐蚀性:由于内应力降低 ,耐应力腐蚀性提高 耐应力腐蚀性提高。 。
位错发生、塞集、缠结
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的原因
(物理原因)
晶粒破碎 缺陷(位错) 晶粒破碎、缺陷(位错)
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大变形量70 (大变形量 70-90% 7090%;晶粒破碎并沿拉伸方向转动) ;晶粒破碎并沿拉伸方向转动) 晶粒破碎并沿拉伸方向转动)
形变织构示意图(textile il )
回复机理
中温回复 (0.3-0.5 Tm) Tm) 异号位错相遇而抵销 位错缠结重新排列、 位错缠结重新排列、位错密度降低 亚晶粒长大
位错滑移
回复机理
高温回复( 高温回复 (> 0.5 Tm Tm) ) 位错攀移(+ 滑移 位错攀移( 滑移) ) 多边化( 多边化 (亚晶粒) 亚晶粒) 位错垂直排列 位错垂直排列( (亚晶界 亚晶界) ) 弹性畸变能降低 弹性畸变能降低。 。
常见例子(拉拔) 拉拔)
常见例子(正挤压)
晶界和晶粒位向的影响(多晶体)
两晶粒实验,晶界部 分不易变形。


晶界的存在会增大滑移抗力,而且因多晶体中各晶粒晶 格位向的不同,也会增大其滑移抗力,因此多晶体金属 的变形抗力总是高于单晶体 。 金属的晶粒愈细,金属的强度便愈高 ,而且塑性与韧性 也较高 。
位错滑移、滑移系

滑移一般沿晶体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面、 晶向发生(密排面---面间距) 一个滑移面和一个滑移方向构成一个滑移 系。 系。
滑移系的个数:
(滑移面个数) 滑移面个数)× ×(每个面上所具有的滑移方向的个数

滑移的晶体学
滑移的晶体学 滑移面 (密排面) 密排面) (1)几何要素 滑移方向 (密排方向 密排方向) )
受力(剪应力)
位错移动方向
rug、caterpillar analogy
位错-塑性变形
(screw dislocation)
受力 剪应力 受力(剪应力)
位错移动方向
最终(塑性)变形
例子
(温度影响)
(位错的运动 实际上是原子的运动) (位错的运动、实际上是原子的运动)
作间隙原子、填充空位
和左侧刚好相反
晶粒越细, 晶粒越细 ,塑韧性提高
细晶粒材料中,应力集中小 细晶粒材料中, 应力集中小, ,裂纹不易 萌生;晶界多, 萌生;晶界多 ,裂纹不易传播, 裂纹不易传播,在断裂 过程中可吸收较多能量, 过程中可吸收较多能量 ,表现出 表现出高韧性 高韧性。 高韧性。
例子
(纳米铜,LuKe,Science)
塑性变形 性变形
(review) ( )

应力
• 应变 • 应力 -- 应变曲线 • 弹性段 • 屈服、屈服强度 屈服 屈服强度 • 强化 • 抗拉强度 • 塑性(伸长率、断面收缩率) 收缩
金属单晶体塑性变形 属单晶体 性变形

(review) ( )
应力可以分解为 应力可以分解为:
一个正应力( ) 一个切应力() 正应力 -> 伸长、断裂 切应力 -> 滑移变形
金属的塑性变 金属的塑性变形和再结晶 再结晶
(plastic deformation and rere-crystalization) (3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