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正常范围
• 正常范围(连续监测法) • 女性,1-12岁小于500U/L;大于15岁, 40-150U/L; • 男性,1-12岁小于500U/L;12-15岁,小 于750U/L;大于15岁,40-150U/L。
临床意义
• 临床上测定ALP主要用于骨骼 、肝胆系统疾病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对于不明原因的高ALP血清水平,可测定同工 酶以协助明确其器官来源。
• 3.病理性降低:见于重症慢性肾炎、儿童甲状 腺机能不全、贫血等。
抑制作用
• 除来源于胎盘外所有哺乳动物的ALP同工酶都 能被高精氨酸所抑制;而除来源于肠和胎盘外 所有的ALP同工酶都能被左旋咪唑所抑制;而 除了来源于胎盘的ALP(PALP和SEAP)外,几乎 所有的ALP都能在65℃2小时即被灭活。
肝胆疾病引起的ALP升高
• 肝细胞参与合成ALP,肝胆疾病时增高的ALP来 自肝细胞。
淤胆性疾病时ALP的升高
• ALP存在于毛细胆管面的微绒毛上,在胆汁分 泌障碍时明显增高。因胆汁酸刺激而ALP mRNA转译增高,肝细胞合成ALP亦增高。ALP 经胆汁排出,肝内外胆管阻塞时,ALP有非常 明显的升高,ALP升高先于黄疸的出现,在黄 疸消退后还可持续异常。在原发性胆汁肝硬化 、药物性肝炎、肝移植排斥或淤胆型病毒性肝 炎引起的肝内淤胆,都会使ALP升高,甚至高 达正常值的4倍。
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梅河口市新华医院
简介
• 碱性磷酸酶是广泛分布于人体各脏器器官中, 其中以肝脏为最多其次为肾脏,骨骼、肠、和 胎盘等组织,这种酶能催化核酸分子脱掉5’磷酸 基团,从而使DNA或RNA片段的5’-P末端转换成 5’-OH末端。
• 但它不是单一的酶,而是一组同功酶。目前已 发现有 AKP1 、AKP2 、AKP3 、AKP4 、AKP5 与 AKP6 六种同功酶。其中第 1 、 2 、 6 种均 来自肝脏,第 3 种来自骨细胞,第 4 种产生于 胎盘及癌细胞,而第 5 种则来自小肠绒毛上皮 与成纤维细胞。
• 各种类型的骨质疏松,良性成骨细胞瘤等ALP 无明显变化。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因田状旁 腺素过多引起溶骨作用加强,使ALP活力中度 或重度升高,同时血钙升高,血磷降低。此点 有助于与畸形骨炎、佝偻病的鉴别。
• 对血清ALP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其主要作用 在于鉴别血清中升高的ALP是单独地还是同时 来自肝和骨组织。血液中同时出现肝型和骨型 ALP升高,最常见于恶性肿瘤。
• 单乙醇胺对碱性磷酸酶有温度依赖的抑制作用 ; • 较高浓度的无机磷可竞争性地抑制碱性磷酸酶 的活性; • EDTA通过络合碱性磷酸酶而导致该酶活性中心 微环境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不可逆地抑制碱性 磷酸酶的活性;
• 其他的抑制剂还有联苯胺(竞争性)、L-苯丙氨 酸和丹酰-L-苯丙氨酸(反竞争性)、含氮杂环氧 钒配合物(选择性)、五氯酚(对人胎盘碱性磷酸 酶反竞争性抑制)等。
• 1、生理性原因 儿童骨骼发育期、孕妇、骨折 愈合期,这些情况下骨组织中的碱性磷酸酶很 活跃,所以检测时值会偏高。 • 2、病理性原因 当人体患有阻塞性黄疸、原发 性肝癌、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时, 肝细胞过度制造ALP,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 液,同时由于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引起 血清中的碱性磷酸酶偏高。
• 1.生理性增高:儿童在生理性的骨骼发育期, 碱性磷酸酶活力可比正常人高1~2倍。处于生 长期的青少年,以及孕妇和进食脂肪含量高的 食物后均可以升高。
• 2.病理性升高: • (1)骨骼疾病如佝偻病、软骨病、骨恶性肿 瘤、恶性肿瘤骨转移等; • (2)肝胆疾病如肝外胆道阻塞、肝癌、肝硬 化、毛细胆管性肝炎等; • (3)其他疾病如甲状旁腺机能亢进。
• 肝型ALP增加几乎都是肝脏恶性肿瘤浸润的结 果。肝型ALP继发性沉积于骨组织,常可引起 成骨反应,因而伴有骨型ALP增高。所以恶性 肿瘤患者血清肝型和骨型都增高的比例较大, 定量测定肝型与骨型ALP同工酶,对判断肿瘤 的扩散和疗效均具有重要价值。
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
• 碱性磷酸酶可出现偏高症状,同时,也可出现 偏低症状,碱性磷酸酶偏低的原因,主要可分 以下几种: • 1.常见于重症型慢性肾炎,甲状腺功能不全者 ; • 2.营养不良、呆小症;
• 但由于骨组织中此酶亦很活跃。因此,孕妇、 骨折愈合期、骨软化症。佝偻病、骨细胞癌、 骨质疏松、肝脓肿、肝结核、肝硬变、白血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可升 高,所以对人体的危害是比较大的。
测定方法
• 我国曾应用较广的为磷酸苯二钠比色法,但现 在应用较多的是连续检测法。原理为以磷酸对 硝基酚为底物,2-氨基-2-甲基-1-丙醇或二乙醇 胺为磷酸酰基的受体。在碱性环境下,ALP催 化4-NPP水解产生游离的对硝基酚,在碱性溶 液中转变成黄色。根据405nm处吸光度增高速 率来计算ALP活性单位。
• ALP是一种含锌的糖蛋白,在碱性环境中(最 适Ph为10左右)可以水解各种天然及人工合成 的磷酸单酯化合物底物。
引起碱性磷酸酶升高的原因
• 当肝脏受到损伤或者障碍时经淋巴道和肝窦进 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道胆汁排泄障碍,反 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酸酶明显升高。碱性 磷酸酶偏高的原因可以分为生理性原因和病理 性原因,具体讨论如下:
成骨细胞与ALP
• 成骨细胞的活性及成骨作用的变化与血清ALP 的活力密切相关。骨骼疾病患者主要由于成骨 细胞增殖使血清ALP升高。畸形性骨炎显著升 高,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0倍至几十倍,但血 清钙磷多正常。
• 佝偻病和骨软化症患者ALP变化与病程、病情 有关,早期ALP轻度升高,随病情加重而呈持 续性上升,可达正常上限的4~10倍。治疗2周 后酶活力下降。骨折愈合期ALP活力轻度升高 ,成骨骨癌者显著升高。
肝内占位性病变时ALP的升高
• 即使无黄疸,在肝占位性病变时血清ALP也可升高,包 括肝肿瘤和肝脓肿,机制不明,可能与存在小胆管阻塞 有关。在单小叶或节段的胆管阻塞,血清ALP升高可以 是唯一的检验异常。 • 恶性肿瘤时ALP明显升高,是肿瘤的标记酶。在肝硬化 病人的病程观察中如发现血清ALP升高,须考虑合并 HCC的可能性。 • 肝转移性肿瘤与其他肝占位性病变一样,血清ALP可明 显升高。某些肝外肿瘤也可合成ALP,并不表示肝外肿 瘤已有肝转移。
• 3、骨骼有病时,例如佝偻病、骨上肿瘤、软骨 病等。 • 4、其他不是很常见的疾病,例如肾病、严重性 贫血、甲状腺机能不全、白血病等。
碱性磷酸酶高对人体的影响
• 碱性磷酸酶主要用于阻塞性黄疸、原发性肝癌 、继发性肝癌、胆汁淤积性肝炎等的检查?它主 要经淋巴道和肝窦进入血液,同时由于肝内胆 道胆汁排泄障碍,反流入血而引起血清碱性磷 酸酶明显升高。
• 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肝脏和骨骼。生长期儿 童血清内的大多数来自成骨细胞和生长中的骨 软骨细胞,少量来自肝。
生物化学特征
• 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能够将对应底物去磷酸化的 酶,即通过水解磷酸单酯将底物分子上的磷酸 基团除去,并生成磷酸根离子和自由的羟基, 这类底物包括核酸、蛋白、生物碱等。
• 而该脱去磷酸基团的过程被称为去磷酸化或脱 磷酸化。碱性磷酸酶是磷酸酶的一种,磷酸酶 的作用与激酶的作用正相反,激酶是磷酸化酶 ,可以利用能量分子,如ATP,将磷酸基团加 到对应底物分子上。碱性磷酸酶在碱性环境有 最大活力,对来源于细菌中的ALP来说,其最 适pH是8.0,而对来源于牛的ALP则是8.5。
• 3.维生素C缺乏症坏血病、乳糜泻、恶病质、贫 血; • 4.遗传性低磷酸酶血症。 碱性磷酸酶出现低值的现象虽少见,但由于 碱性磷酸酶偏低,引主由病例性方面的因素引 起,因此,提醒广大临床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