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蒋福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16)摘要 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性,介绍了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量的计算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方法。

关键词 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4-8421(2008)03-028-02作者简介 蒋福祯(1969-),男,青海互助人,副研究员,从事马铃薯研究与开发工作。

收稿日期 2007 12 26马铃薯是高产喜肥作物,对肥料的反应极为敏感,产量形成与土壤营养条件关系密切。

因此,合理施用肥料,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实现马铃薯高产、优质和高效的关键措施之一。

笔者根据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和吸肥特性,介绍了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量的计算方法,为提高马铃薯产量及品质提供技术参考。

1 马铃薯需肥特性1.1 马铃薯不同生长时期对养分的需求特点 马铃薯整个生育期间,因生育阶段不同,其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幼苗期吸肥量很少,发棵期吸肥量迅速增加,到结薯初期达到最高峰,而后吸肥量急剧下降。

各生育期吸收氮(N)、磷(P 2O 5)、钾(K 2O)三要素,按占总吸肥量的百分数计算,发芽到出苗期分别为6%、8%和9%,发棵期分别为38%、34%和36%,结薯期为56%、58%和55%。

三要素中马铃薯对钾的吸收量最多,其次是氮,磷最少。

试验表明,每生产1000kg 块茎,需吸收氮(N )5~6kg 、磷(P 2O 5)1~3kg 、钾(K 2O)12~13kg ,氮、磷、钾比例为2.5 1 5.3[1]。

马铃薯对氮、磷、钾肥的需要量随茎叶和块茎的不断增长而增加。

在块茎形成盛期需肥量约占总需肥量的60%,生长初期与末期约各需总需肥量的20%[2]。

1.2 营养元素在马铃薯生长中的作用1.2.1 氮素。

作物产量来源于光合作用,施用氮素能促进植株生长,增大叶面积,从而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从而提高马铃薯产量。

氮素过多,则茎叶徒长,熟期延长,只长秧苗不结薯;氮素缺乏,植株矮小,叶面积减少,严重影响产量。

1.2.2 磷素。

磷可加强块茎中干物质和淀粉积累,提高块茎中淀粉含量和耐贮性。

增施磷肥,可增强氮的增产效应,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寒抗旱能力。

磷素缺乏,则植株矮小,叶面发皱,碳素同化作用降低,淀粉积累减少。

1.2.3 钾素。

钾可加强植株体内的代谢过程,增强光合作用强度,延缓叶片衰老。

增施钾肥,可促进植株体内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及糖类的合成,使茎秆增粗、抗倒,并能增强植株抗寒性。

缺钾植株节间缩短,叶面积缩小,叶片失绿、枯死。

1.2.4 微量元素。

锰、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具有加速马铃薯植株发育、延迟病害出现、改进块茎品质和提高耐贮性的作用。

2 马铃薯施肥量测定与计算2.1 确定目标产量 目标产量即当年种植马铃薯的预定产量,它由耕地的土壤肥力高低情况而确定。

另外,也可根据地块前3年马铃薯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马铃薯的目标产量。

如,某地块为较高肥力土壤,当年计划马铃薯产量达到3万kg /h m 2,则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所需要的氮、磷、钾养分量分别为150、60、318kg /h m 2。

2.2 计算土壤养分供应量 测定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然后计算出1h m 2地块的养分。

1h m 2地表土按深20c m 计算,共有225万kg 土,如果土壤碱解氮的测定值为83m g/kg ,有效磷含量测定值为24.6m g/kg ,速效钾含量测定值为150m g/kg ,则1hm 2地块土壤有效碱解氮的总量为:225 104kg 83m g/kg 10-6=186.75kg ,有效磷总量为55.35kg ,速效钾总量为337.5kg 。

由于土壤多种因素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土壤中所有的有效养分并不能全部被马铃薯吸收利用,需要乘上一个土壤养分校正系数。

我国各省配方施肥参数研究表明,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0.3~0.7(O lsen 法),有效磷校正系数在0.4~0.5,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在0.5~0.85。

氮磷钾化肥利用率为:氮30%~35%、磷10%~20%、钾40%~50%。

2.3 确定马铃薯施肥量 根据马铃薯全生育期所需要的养分量、土壤养分供应量及肥料利用率即可直接计算马铃薯的施肥量。

再把纯养分量转换成肥料的实物量,即可用于指导施肥。

根据以上数据,单产马铃薯3万kg/h m 2,所需纯氮量为(150-186.75 0.6)!0.30=126.5kg/hm 2;磷肥用量为(60-55.35 0.5)!0.2=161.625kg/h m 2,考虑到磷肥后效明显,所以磷肥可以按60%施用,即施96.975kg /h m 2。

钾肥用量为(318-337.5 0.6)!0.50=231kg /h m 2。

若施用磷酸二铵、尿素和硫酸钾,则应施磷酸二铵195~225kg /h m 2、尿素300~345kg/hm 2、硫酸钾240kg /h m 2。

2.4 微肥的施用 马铃薯对微量元素硼、锌较敏感,如果土壤中有效锌含量低于0.5m g/kg ,则需要施用锌肥。

土壤中锌的有效性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要高,所以碱性和石灰性土壤易缺锌。

长期施磷肥的地区,由于磷与锌的拮抗作用,易诱发缺锌,应给予补充。

常用锌肥有硫酸锌和氯化锌,基肥用量7.5~37.5kg /h m 2,每千克肥料拌种4.0~5.0g ,浸种浓度0.02%~0.05%。

如果复合肥中含有一定量的锌即不必单独施锌肥。

3 马铃薯施肥方法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貌地形及农业气候复杂,各地在马铃薯的栽培制度、品种类型也存在差异,现就北方一季作责任编辑 胡先祥 责任校对 时倩倩农技服务,2008,25(3):28-29物栽培(即春种秋收)的马铃薯施肥技术简介如下:3.1 基肥 包括有机肥与氮、磷、钾肥。

马铃薯吸取养分有80%靠底肥供应,有机肥含有多种养分元素及刺激植株生长的其他有益物质,可于秋冬耕前施入以达到肥土混合,如冬前未施,也可春施,但要早施。

磷、钾肥要开沟条施或与有机肥混合施用,氮肥可于播种前施入。

3.2 追肥 由于早春温度较低,幼苗生长慢,土壤中养分转化慢,养分供应不足。

为促进幼苗迅速生长,促根壮棵为结薯打好基础,强调早追肥,尤其是对于基肥不足或苗弱小的地块,应尽早追施部分氮肥,以促进植株营养体生长,为新器官的发生分化和生长提供丰富的有机营养。

苗期追施以施纯氮45~75kg /h m 2为宜,应早追施。

发棵期,茎开始急剧拔高,主茎及主茎叶全部建成,分枝及分枝叶扩展,根系扩大,块茎逐渐膨大,生长中心转向块茎的生长,此期追肥要视情况而定,采取促控结合协调进行。

为控制茎叶徒长,防止养分大量消耗在营养器官,适时进入结薯期以提高马铃薯产量,发棵期原则上不追施氮肥,如需施肥,发棵早期或结薯初期结合施入磷钾肥追施部分氮肥。

此外,为补充养分不足,以后可叶面喷施0.25%的尿素溶液或0.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

早熟品种生长时间短,茎叶枯死早,所以供给氮肥的数量应适当增加,以免叶片和整个植株过早衰老。

晚熟品种茎叶生长时间长,容易徒长,所以应适当增施磷、钾肥,以促进块茎的形成膨大。

参考文献[1]吕英华.测土与施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2]汤德.马铃薯大全[M ].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3]赵秀丽.马铃薯施肥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04(2):37.[4]张国君,高世铭,张朝巍.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724-1725.[5]刘爱华,何庆才,胡辉.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2714.[6]郑元红,潘国元,毛国军,等.脱毒马铃薯叶面喷施钾肥试验[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69.[7]姜华年,刘喜才,郭志平.马铃薯高产施肥效果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2):2282.[8]贺诚.青海省乐都县干旱山区马铃薯氮磷肥施用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8):2270.[9]刘爱华,何庆才,蒋燕,等.马铃薯施用M g ∀N ∀P 2O 5∀K 2O 肥优化数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221-2223.(上接第27页)通过分重复定位测产得出,沼液试验的各重复总计426株、总产量922.6kg ;通丰营养液试验各重复总计426株、总产量886.5kg ;清水对照各重复总计426株、总产量700.0kg 。

试验基地番茄的平均单产为60615kg/hm 2,按照市场价格(销售中间价)1.1元/kg 计算,产值为66676.5元/h m 2,除去种子、农药等投入,纯收入在37500元/h m 2左右。

其中沼液试验平均单产69195kg /h m 2,通丰营养液试验66465kg /h m 2,对照为46170kg/h m 2。

用沼液喷施比用通丰营养液的产量增产2694kg /h m 2,增加产值2963.4元/h m 2,比喷清水的增产23025kg/h m 2,增加产值25327.5元/h m 2;喷施通丰营养液的产量比对照喷清水的增产20295kg/h m 2,增加产值22324.5元/h m 2,产量差异显著,同时产值差异也有体现,说明在番茄上喷施沼液和通丰营养液都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2.3 品质、商品性比较 用沼液喷施的番茄,果型匀称,光泽度好,色彩鲜艳,口感好,畸果率低;通丰营养液生产的番茄产品次之,由于品种的因素,没有出现空腔的番茄果实。

表2各处理番茄果实的品质及商品性比较处理口感风味水分空腔率%外观绿肩率%畸果率%沼液甜多0表皮光滑05营养液微甜多0表皮光滑07清水(CK)微甜少表皮光滑5123 小结通过各项数据显示,番茄喷施沼液效果好,从果型、光泽度、口感、产量产值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喷施通丰营养液的次之,但这2种处理的番茄均符合无公害农产品发展的要求,上市期供不应求,产品的市场前景较好。

由此可见,在农村实施沼气能源建设的同时,充分引导农户在作物上施用沼液,不仅节省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更重要的是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项目区形成#猪-沼-番茄∃的良性生态循环模式,促进了番茄发展的同时,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可以在贫困地区以及没有建设沼气池条件的农户中推广使用通丰营养液。

参考文献[1]蒋维艳.大葱番茄轮作高效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07,24(4):24-25.[2]杨选英.影响番茄高产稳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及其防范措施[J].农技服务,2007,24(8):30,35.[3]岑萍,薛朝秀.晚番茄施不同基肥的肥效比较[J].农技服务,2007,24(3):50.[4]苏冬莲,罗国银.从番茄施沼肥的效果看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前景[J].农技服务,2007,24(3):108.[5]谢文秀,李桂莲.贵州高原秋番茄无公害栽培技术[J].贵州农业科学,2002,30(3):53-54.[6]蒋华,王忠义,李忠碧,等.沼液对番茄、萝卜、芹菜、豇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2):99-100.[7]段法尧,夏连胜,李文香,等.不同施肥处理对日光温室番茄光合指标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83.[8]赵泽英,彭志良,王海,等.贵州省低热地区早春番茄平衡施肥数学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140-7141.2925卷3期 蒋福祯 马铃薯需肥特性及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