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课染色体变异

说课染色体变异


4.1 导入新课(2-3分钟)
回忆上节课的旧知识引出新知识,如问 到镰刀型红细胞是由于基因的突变,猫的毛 色不同是由于基因的重组,那么果蝇的缺刻 翅、棒状眼以及无子西瓜又是怎么回事呢? 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 神。使学生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加入到学习思 考中。
4.2 讲授新课(25~30分钟)
• 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染色体变异, 通过指导读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 其次让小组回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相关现象。 • 最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染色体变异的
类型,请同学说出还有哪些现象是染色体 变异形成的,并将这些现象与类型联系起 来。
通过小组的生生交流,提问式师生互动, 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提问的方 式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与兴趣心。并让学生 对所学知识牢固地、长久地保留在记忆中 。 该过程由抽象到具体,以教师为主导,学生 为主体使学生感受到生物就在生活中,学会 用生物思维方式去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体会 到生物与自然与人类的交汇。
4 教学难点:
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上,染色体变异的类 型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以及单倍体、 二倍体、多倍体。它们发生在同一条染色体 上还是不同染色体间以及是以个别染色体还 是成组的染色体增加或减少。这些都是比较 抽象和容易混淆的,而高二年级学生抽象思 维还不够强,因此学生较难掌握,所以它们 之间的区分及其特点即为本次课的难点。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本次课的安排以生生间交流、师生间互
动共同探讨与总结为主体。在学习知识的过 程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主动性。
我对教学过程的具体设计如下:
4.1 导入新课(2-3分钟) 4.2 讲授新课(25-30分钟) 4.3 课堂小结(2-3分钟) 4.4 课堂反馈(4-5分钟) 4.5 课后作业 (2-3分钟)
能力目标: 识别能力:通过观察、识别同一物种某一表
现型的不同,培养学生的识别能力。 思维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
总结同一性状之间表现型的差别,培养 学生的比较、分类的思维能力。 动手能力:通过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些简单 的生物标本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了解单倍体和 多倍体在育种上应用,激发学生从事生物 研究、解决生物难题,造福人类的志向。
4.3 课堂小结(2-3分钟) 简单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 解染色体变异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 且逐渐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在 总结时我采用了思维导图法,让学生能够一 目了然的知道各知识点的联系。
思维导图法
4.4 课堂反馈(4-5分钟)
将课上练习题显示到银幕上,让学生进 行讨论、研究、选择出正确的答案,通过学 生的回答,教师能很快了解到学生在课堂上 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地得到反馈信息。 然后对答案进行剖析,使学生能够更准确的 理解掌握。利于学生马上学习马上消化,帮 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与学习自 信心。如:
同时我认为教师本身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资源。教师本人应该通过课堂教学感 染和激励学生,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 极性,激发学生对解释生活现象的渴望, 培养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从而达到最佳的 教学效果。
三.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会知识,更要 让学生养成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习惯,如通 过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本 次课中主要运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发现学习 法、情景探究学习法以及分析归纳法。
2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结构与知识内容,结合高二
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及情感结构,我确定了 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本课将以学生经验、学科知识、社会 发展三方面的结合从而达到该三大目标。
3 教学重点: 本着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
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
染色体变异分为结构变异与数目变异,然而两 种不同的变异还可以再细分。同时正因为有变异的 存在,才会有生物体性状的改变与生物的进化。但 染色体变异也有不利的一面,这也为下一节《人类 遗传病》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因此,染色体变异类 型、概念即为本次课的重点。
说的课题是《染色体变异》
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我对本次课的理解 与设计。 • 教材分析 • 教法 • 学法 • 教学过程 • 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染色体变异》是人教版必修教材2第 五章第二节。在前面,同学们已经学习了基 因突变与基因重组,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本节课中染色体变异分为结构上的变 异与数目上的变异。结构上变异又细分为缺 失、重复、倒位、易位,数目上变异又细分 为单倍体以及多倍体,并且这些变异与人们 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 力以及认知能力,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 生积极思考,为下一章节《人类遗传病》的 学习奠定了基础。
例 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所得的子一代 植株开花后,经适当处理,则( )
A.能产生正常配子,结出种子形成果实
B.结出的果实为五倍体
C.不能产生正常配子,但可形成无籽西瓜
D.结出的果实为三倍体
解析: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子一代 西瓜植株是三倍体,由于其染色体组数为奇数,在 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配对紊乱,因而不能产生正 常生殖细胞,故不能结种子。若经适当处理,如用 二倍体花粉刺激其子房,可结出无籽西瓜。该果实 仅由果皮构成,由于果皮细胞属于三倍体西瓜植株 的体细胞,故该果实为三倍体。答案:CD
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 学和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 教学,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 氛中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 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说课人:XXX
知识目标: 了解:生活中那些现象是由染色体变异引 起的。 理解:引起染色体变异的因素,单倍体以 及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在育种上的意义 。 掌握:染色体变异类型,染色体组、单倍 体、二倍体和多倍体的概念。
我的板书设计是:
借助于电脑银幕,将板书化分为正板 书、副板书。首先,将重点知识简写在黑 板的1/3-2/3间,用图形与线段表示他们之 间的关系作为正版书,然后一些需要备注 与说明的字则写在黑板的两边作为副板书。 这样的板书能够使学生知道哪些是重点应 该牢记,而哪些只需要了解。
我的板书
六 结束语: 各位同学,本节课我根据高二年级学
4.5 课后作业 (2-3分钟)
为了加强学生掌握牢知识,还将布置 课后习题,同时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 学习需要,将习题分为两部分:必做题与 选做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满足 学生学习的需要,增加了学习的热情。
五. 板书设计
在一个好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有一个 好的板书,才能给学生一个简单明了的知 识体系,才能使教学事半功倍。而我比较 注重直观地、系统的板书设计,便于学生 能够理解掌握。
利用电脑多媒体播放果蝇的性状、无子西 瓜与有子西瓜等展示不同点,通过启发式教 学,引导学生8人一组进行观察、思考最后总 结归纳 。通过提问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指导 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
在学生了解生活中的某些性状发生了变 异的基础上,讲解变异类型,它们的不同点, 概念以及指出生活中还存在的其他变异现象。
二.教法
本次课以配合现代化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以生活现象作启发,观察、学习以及总结的 方法,建立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学习。 从而获取理论知识、理解生活中各种现象的 思维过程。
以下是本次课的教学方法: 通过播放一段大自然中同一物种的不同
个体如果蝇,让学生观看并观察其表现型的 不同点为发现式学习法;让学生们8人为一组 带着问题先看书再进行讨论分析为探究式学 习法;最后老师带着这种现象在教学过程中 用知识进行讲解为讲授式学习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