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领导讲话顺序
今天召开的财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的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认真总结年财税工作,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分析存在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安排部署年财税工作。
刚才海燕同志、远康同志、社贵同志分别作了工作报告,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安排今年的工作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措施具体,我都同意,希望大家会后抓好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十一·五”时期是建国以来市财税增长最快、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
经过全
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市财政总收入从年的133亿元增加到304.6亿元,年均增幅18%,翻了1.20番;地方财政收入从49亿元增加到136亿元,年均增幅22.31%,翻了1.47番;全市财政支出从72.57亿元增加到205亿元,年均增幅23.08%,翻了1.50番。
年,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财税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发扬积极进娶勇于拼搏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再创辉煌,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304.64亿元、同比增长20.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6.3亿元,同比增长29.4%,地方财政支出204.49亿元,同比增长20.4%,尤其是各区的财政收入增幅较大,为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财税工作任务的“双丰收”。
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财税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全球进入后危机时代,国际、国内都面临新的形势和复杂变化。
从国际看,世界经济继续缓慢复苏,但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美日欧货币政策极度宽松,全球流动性泛滥,直接推高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趋于向好的态势,但真正实现稳定快速增长还面临不少挑战,物价上涨压力明显加大,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逐月攀升,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输入型通胀压力、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保障市场供应、抑制通胀预期的难度加大,扩大消费任务依然艰巨,货币政策从紧,银行准备金率提高,银行放贷规模受限,融资成本增大,这些外部环境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及财税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从财税工作自身来看,随着我市经济总量的不断增长,税源规模得以不断扩展的同时,我市财税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困
难,主要表现在:
一是全市财政收入经过连续几年的快速增长,收入基数已达到一定规模,财政收入要继续保持较高增幅难度加大;
二是市级财政进入偿债高峰期,平衡财政收支难度增大,财政支出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等现象依然存在;
三是财政增收乏力,财政增收渠道单一,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新的财力增长点不多,为组织财政收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是税收征管的方式仍需进一步改进,市民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我们面临着各种外部不利因素,但也要看到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国家扩大内需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特别是促进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居民消费发展规划和政策的有效实施,有利于释放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潜力;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以及省委、省
政府支持在全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先行一步,走快一些,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黔中经济区崛起的“发动机”,在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更加有力的带动作用,也为市的加速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全市财税系统的干部要充分认识到我市财税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坚定信心,强化措施,解决好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财税工作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二、把握主线,强化措施,推动全市财税工作再上新台阶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财税工作意义重大,全市财税工作要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加快推进工业强市和城镇化带动战略,抢抓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
开发战略和“十二五”规划的重大机遇,以“三个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确保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财税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二五”时期“保五争四”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矗
继续加强财税征管力度,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今年以来,全市财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克服了凝冻灾害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元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46.95亿元,同比增长31.2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3.73亿元,同比增长36.25%,为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今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财政收入的目标是增长17%,力争20%,各级财税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转变财政职能,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财政新机制。
一是要密切关注影响收入的各种因素,适时对经济运行情况及政策性因素进行客观科学的分析,不定期举行财税
联席会议,主动了解、积极应对各种主、客观因素对我市财税工作的影响,并及时拟出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科学分解收入任务,确保收入平稳入库。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的征缴工作,做好各项政府性基金征收工作。
要继续做好对取消收费项目的清理工作,准确界定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规范非税收入征缴行为,及时将非税收入组织入库。
要加强非税收入分析,以全面掌握非税收入的基本情况,找准非税收入管理方向和重点,挖掘非税收入潜力。
要完善收入监控,堵塞征管漏洞,有针对性地收集和建立非税收入监控信息资料,摸清底数,完善监控台账信息资料。
并适时将所有的非税收入纳入预算管理。
三是坚持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全面规范税收执法行为,进一步加强对重点税源和主体税种的动态监控,强化分析预测,及时准确把握收入
趋势,要建立健全机制,做好对收入和征管质量的分析、评估,每个季度要将重点企业的税收征收情况上报市政府。
要加大税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坚决贯彻组织收入原则,切实规范执法行为,严格依法征税,应收尽收,既要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出台的税收优惠政策,又要严格核查满足税收优惠应达到的条件,确保税收收入按计划保质保量地有序入库。
四是要未雨绸缪,涵养税源。
各区、高新区、金阳新区要对各自的家底进行摸底调查,盘活资产存量,整合投融资平台,加大财源培植力度,进一步扩展、夯实税基,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财税收入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矗
继续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保对民生的投入持续增长
要按照中央、省的有关精神,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和保障水平。
目前我市民生支出占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53%,“十二
五”期间,按照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的要求,以“十大民生工程”为载体,集中财力加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推进公共财政均等化。
重点启动学前教育发展项目,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城市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政策,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政策,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全体城乡居民;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和财政扶持政策,实施有利于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增加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力度;发挥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