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淘宝排名因素

淘宝排名因素

一、排序核心逻辑“五大模型”
淘宝新排序规则下的五大模型,淘宝新搜索规则的推出绝不是简单的参数调整。

这一工程数值包含了比以往复杂得多的产品逻辑,并以此来最大程度的保证搜索排续的公平公正与合理。

据淘宝搜索与算法技术部负责人透露,新搜索规则对宝贝的排序判断参数多达上百条,但其核心逻辑判断主要是一句五大模型(时间模型、交易模型、服务模型、类目模型、文本模型)来进行的。

一、时间模型
时间模型还是其中最重要的标准,依旧是即将下架的商品排在最前面。

这个权重的优先级是非常高的。

争议最多的商品服务等权重也是在基于时间相同的条件下才开始起作用的。

比如说,两个服务评分相差很多的的商品,只要评分低的那个商品比高的更快要下架,搜索的排序还是先出快下架的商品。

在下架时间相似的情况下,另外几个模型才起作用。

二、交易模型
交易模型主要用来判断商品本身品质的好坏。

基本的判断逻辑是流量和转化率。

通常我们认为,在一定流量下,在相同的类目中,相似商品之间,用户花了最少的浏览PV就达成了最多的成交的商品就是好商品。

另外再结合参考退款率、好评率、是否加入消保(加入消保很重要)以保证商品质量等参数综合判断商品是否优质。

三、服务模型
主要判断店铺(淘宝名店)服务的好坏。

基本判断逻辑是服务得分、退款(超时退款)次数和比例、投诉成立的笔数、发货速度、旺旺响应速度等。

四、类目模型
主要为了保证商品是出现在正确的类目下。

因为一旦商品间如果不在同一个类目,那之间的差异就没有可比性,就会导致系统判断的不公。

另外,类目模型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判断每个搜索关键词的背后,最可能出现的类目。

五、文本模型
文本模型也是为了保证商品的正确性。

文本模型包含对宝贝标题、宝贝详情页面里的商品描述和关键词的各种判断,包括和所在类目的匹配判断。

标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判断,标题中高流量关键词和商品所在属性的匹配判断等等。

每个宝贝在通过几个模型每个参数的判断后,就会有一个商品得分,在同一时间内,商品得分高的会被排得更靠前。

当某个商品严重违反某项关键指标以后,可能会面临“降权”。

新搜索规则,对商品参数的判断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追溯最近30天内的参数情况,因此,卖家发现宝贝出现问题以后,可以直接删除商品来避免降权。

不希望删除的,也可以修正商品属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对宝贝的判定将会逐渐回升。

二.排名靠后与被过滤
排序中,有些产品各个因素分值都很高但排名靠后,有的甚至会被直接过滤掉。

原因有四,搜索降权、相关性差、滞销品和展现位数量限制。

一、搜索降权
搜索中有一些处罚措施叫降权。

意思是宝贝就是也能被找到,但是排序肯定是靠后的,而且在销排序中会被过滤掉。

如果按照销量排序,发现宝贝找不到,说明宝贝被降权了。

被降权有很多原因:基本上所有不规范的操作,都会被降权。

炒作信用、虚假交易、故意放错类目、重复铺货、重复开店、堆砌关键词、广告商品、虚假邮费、无货空挂等都属于作弊范畴。

惩罚力度也不同,目前最长的是从最后一次不规范的操作开始计算,30天左右结束。

被降权还有一种是连带惩罚。

如果你整个店铺(淘宝名店)中被识别为作弊的商品过多,那么对整个店铺(淘宝名店)的商品都有影响,基本上你所有的商品都会被降权。

例如:炒作信用严重的。

二、相关性差
技术上对相关性有比较复杂的计算。

简单理解就宝贝和搜索的关键词是否相关。

相关和不相关也不是绝对的。

例如:搜索“高清播放器(淘宝播放器热卖)”,最相关的应该就是“高清播放器(淘宝播放器热卖)”的商品,其次才会是“高清播放器(淘宝播放器热
卖)1080P”、“忆捷高清播放器(淘宝播放器热卖)”等商品。

相关性主要是关键词和标题的相关性,标题如何描述一方面会影响相关性,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标题堆砌一堆关键词,也是会被降权的,过犹不及。

三、滞销品
没有进入淘宝搜索有一种情况是因为“滞销商品”。

滞销商品目前的定义是:半年前发布且最近3个月没有卖出任何一件的商品。

这一类商品是不会进入搜索库的。

四、展现位数量限制
搜索结果目前每页展现40条,总共可以查看100页,也就是说,通过点击可以查看的搜索结果数是40*100=4000个。

如果搜索一个商品,结果数大于4000,肯定有些商品是看不见的。

但搜索结果实时在变化,只要宝贝尽量符合排序因素,就有机会排在第一页。

三,具体因素解析
排序核心逻辑“五大模型”是时间模型、交易模型、服务模型、类目模型、文本模型,每一个模型所对应的工程参数都是空前复杂,所涉及的逻辑参数也是不下百种,在这里,我们重点诠释一下平时经常接触、大家都很熟悉、并且可控的因素。

默认的排序,目前的参考原则很明确,在“五大模型”理论的基础上,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已知因素:下架时间、消保、作弊降权、橱窗推荐、相关性。

用一段描述来说就是:如果你的宝贝没有作弊,相关性好,是在橱窗推荐里的,参加过消保,那么就会按照下架时间来排序。

下架时间(时间模型):这一直是排序中比较重要的因素,用来保证每个商品都有机会展现。

因此宝贝上架时间很重要,如何让你的宝贝在一天不同时间段都有展现,这个有很多技巧。

最好在宝贝展现的时候,卖家能在线服务,否则买家想买也联系不到卖家。

淘宝的交易高峰时间,或者是说购买人群最多的时段在一天之内有三个:早上10:00-12:00,下午3:00-5:00,晚上8:00-10:00.正常情况下,周一到周五的人群比周末要多。

所以如何安排你的宝贝下架时间,也成了一个有用的工具。

消保(服务模型):消费者保护的简称,在淘宝上有很多消保的认证。

现在默认排序,大部分类目对是否参加消保,是很依赖的。

如果没有参加消保,这些商品肯定会排在参加消保商品的后面。

淘宝搜索最直接的用户是消费者,为了保证消费者的利益,淘宝鼓励卖家参加消保。

这不是对淘宝的承诺,是对消费者的承诺。

这其中还包括,七天无条件退换货、闪电发货、假一赔三、退货无忧、数码(淘宝数码产品热卖)与家电(淘宝家电热卖)30天维修等这五项保障。

橱窗推荐(交易模型):卖家要珍惜你的橱窗推荐位。

在搜索结果中,卖家橱窗宝贝是会被优先排序的。

浏览量(交易模型):通过多渠道推广淘宝店可以增加流量,比如淘宝直通车、博客、论坛、网站等。

成交量(交易模型):这里的成交量是实际成交量,刷出来的成交量如果过多的修改了宝贝价格是无效的。

具体成交多少数量这个占无具体参考数据,但是每周或每月必须有成交记录,同一IP成交量每月只记录一次,而且实际成交价格不低于宝贝价格的五分之四。

同等交易量的情况下,交易金额大的宝贝排名高于交易金额小的。

例如两个卖家每周都成交一次,A成交价1块,B成交价1000,那么B的宝贝排名要高于A。

流量转换率(交易模型):用户花了最少的浏览PV就达成了最多的成交的比例,是建立在浏览量和成交量之上的参数。

收藏量(交易模型):目前来说可能是人气排名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也催生出众多刷信誉的团队。

信誉(服务模型):信誉是淘宝站内搜索排名不变的规则,无论从买家还是排名的角度来考虑,信誉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它的分值目前在不断下降。

所有出现了很多刷信誉的团队去刷收藏。

对于新卖家,淘宝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即留出少量位子给新卖家。

新推出店铺(淘宝名店)保障服务里面又增加了“服务质量”。

好评率(服务模型):除了最基本的信誉外,还包含店铺(淘宝名店)动态评分,包括
“宝贝与描述相符、卖家的服务态度、卖家发货的速度”,以及卖家服务态度、违规扣分程度、退款次数和比例、投诉笔数等。

相关性(文本模型):包含对宝贝标题、宝贝详情页面里的商品描述和关键词的各种判断,标题中关键词和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判断,标题中高流量关键词和商品所在属性的匹配判断等等。

类目(类目模型):放错类目将被降权。

(以上各种因素排序无特定规则,并非按照主次排序)
四、选项卡
淘宝现在以“人气宝贝”选项卡为默认选项卡。

在淘宝里面搜索宝贝,输入的关键字搜索,出来的就是“人气宝贝”。

五、总结
淘宝经过一定的权值计算后,给出了最终列表的顺序。

并且这个顺序十分不稳定,顺序经常发生变化,这主要是由于商品浏览量和各种数据时刻变化导致。

由此可以看出,淘宝系统的排序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动态值。

六、如何让自己排名靠前
1.参加消保。

(退货无忧每成交一笔要交手续费给保险公司)
2.参加直通车、做阿里妈妈推广、提高流量
3.优化宝贝标题、宝贝描述,做好相关性。

4.利用好橱窗推荐
5.避免被降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