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第十七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17-第十七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 履行或者违法履行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 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12.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其 他合法权益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否定列举的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 3.奖惩、任免等内部行政行为 4.行政最终裁决行为 5.刑事司法行为 6.行政调解和行政仲裁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管辖转移
管辖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下 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案件交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的制度。
管辖权转移在理论上有两种情况: (1)管辖权上移,即上级人民法院将原本属于下
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上来自己审理; (2)管辖权的下放,即上级人民法院将原本属于
(1)概括式 (2)列举式 (3)混合式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是混合式的。
首先,以概括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行 政案件的基本范围,即《行政诉讼法》第2条;
其次,以肯定列举的方式列出了属于受案范围的情 形,表现为《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12种情形;
再次,以否定列举的方式列出了不属于受案范围的 情形,表现为《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的4种情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特殊地域管辖
1.经复议的案件 2.跨区域管辖案件 3.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案件 4.涉及不动产的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移送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行政案件, 发现所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将案件 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制度。
移送管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移 送的人民法院对移送的案件没有管辖权,这 是移送的前提。(2)移送的人民法院已经 受理了行政案件,但案件尚处在第一审程序 之中。(3)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对移送的案 件有管辖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行政诉讼受案范 围的确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判例法式, 即某一争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依 判例来确定,如法国;二是制定法式,即通 过制定法明文规定的形式来确定受案范围, 如德国、日本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中以制定法规定受案范围的方式有三种具体 情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一)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 行政诉讼管辖是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
政案件的职权划分,具体明确了各级人民法 院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属性的人民法院 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诉讼管辖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管辖与主管 2.管辖与主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按照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 行政主体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法院的制度。一 般地域管辖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在行政诉 讼管辖制度中的体现,是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管辖方式。《行政 诉讼法》第18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 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 围与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制度有系统全 面的认识和把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要求:以我国《行政诉讼法》为依据, 系统地介绍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深入地分 析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设计,使学生对我国行政 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制度有清晰、透彻的掌握, 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7.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
处理行为 9.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10.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
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11.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协助执行通知
书的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上机行政基于内部行政层级关系对下级 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 履行等行为
最后,《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以概括的方式作
了兜底规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概括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肯定列举的范围 1.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2. 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 对行政许可不服的 4. 对行政机关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
1.便于当事人诉讼原则 2.便于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原
则 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 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根据《宪法》和 《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 的设置分为四级,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 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这 四级法院都有权管辖一定范围内的第一审行 政案件,级别管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具体 规定哪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管辖哪一些第一审 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从人民法院的 角度来说即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对哪 些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查的权限;从行政 相对人的角度来说即诉权范围,是指受到 行政权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 受司法保护的范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依据与标准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我们认为在确立行 政诉讼受案范围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 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 3. 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前沿问题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否定性列举。 2.集中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
1.怎样理解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制度的意义? 2.2014年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对于化解 行政诉讼立案难有何帮助? 3.怎样评价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否定列举 情形? 4.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案件有哪些?试 对修订前后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作比较分析。 5.跨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是什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6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 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 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 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行政诉讼法》 主要是以人民法院辖区的大小、被诉行政行 为涉及的对象或当事人与人民法院辖区的关 系,来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致使有管辖 权的人民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或者人民法 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而由上级人民法 院以指定的方式将案件交由某一人民法院管 辖的制度。
指定管辖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 (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
行使管辖权。 (2)人民法院对管辖权有争议,协商不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重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行政诉 讼受案范围、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 辖、管辖转移、管辖异议。
本章教学难点:具体运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的相 关知识分析具体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自己管辖的案件放下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这两种情况都是可
以的,但2014年修改之后,取消了管辖权的下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管辖异议
管辖异议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已经受理案 件的人民法院提出管辖异议的行为。
管辖异议的提出应符合以下要件:(1)管 辖异议的主体必须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包 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2)管辖异议必 须符合法定形式,即必须是书面形式,而不 能以口头形式。(3)管辖异议必须在法定 期限内提出,即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 起10日内提出。
13.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 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14.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 的行为
(四)兜底肯定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 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基层人民法 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1.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再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 Nhomakorabea的决定不服的 5. 对征收、征用以及补偿决定不服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对不履行法定职责不服的 7. 认为侵犯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 认为侵犯公平竞争权的 9. 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10.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会保险待遇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