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7-第十七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17-第十七章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马工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认为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约定 履行或者违法履行变更、解除政府特许经营 协议、土地房屋征收补偿协议等协议的
12. 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和财产权等其 他合法权益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否定列举的范围 1.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2.抽象行政行为 3.奖惩、任免等内部行政行为 4.行政最终裁决行为 5.刑事司法行为 6.行政调解和行政仲裁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六、管辖转移
管辖转移是指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者同意,把下 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的案件交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 的制度。
管辖权转移在理论上有两种情况: (1)管辖权上移,即上级人民法院将原本属于下
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提上来自己审理; (2)管辖权的下放,即上级人民法院将原本属于
(1)概括式 (2)列举式 (3)混合式
高等教育出版社
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是混合式的。
首先,以概括的方式确立了人民法院可以受理的行 政案件的基本范围,即《行政诉讼法》第2条;
其次,以肯定列举的方式列出了属于受案范围的情 形,表现为《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12种情形;
再次,以否定列举的方式列出了不属于受案范围的 情形,表现为《行政诉讼法》第13条规定的4种情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特殊地域管辖
1.经复议的案件 2.跨区域管辖案件 3.限制人身自由强制措施的案件 4.涉及不动产的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移送管辖
移送管辖是指人民法院已经受理了行政案件, 发现所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将案件 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的制度。
移送管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移 送的人民法院对移送的案件没有管辖权,这 是移送的前提。(2)移送的人民法院已经 受理了行政案件,但案件尚处在第一审程序 之中。(3)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对移送的案 件有管辖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
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行政诉讼受案范 围的确立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判例法式, 即某一争议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依 判例来确定,如法国;二是制定法式,即通 过制定法明文规定的形式来确定受案范围, 如德国、日本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中以制定法规定受案范围的方式有三种具体 情形: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诉讼管辖概述
(一)行政诉讼管辖的概念 行政诉讼管辖是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
政案件的职权划分,具体明确了各级人民法 院以及不同地域、不同专业属性的人民法院 受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行政诉讼管辖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1.管辖与主管 2.管辖与主审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一般地域管辖
一般地域管辖是指按照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 行政主体所在地来确定管辖法院的制度。一 般地域管辖是“原告就被告”原则在行政诉 讼管辖制度中的体现,是行政诉讼管辖制度 中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管辖方式。《行政 诉讼法》第18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 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 辖。”
第十七章 行政诉讼受案范 围与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制度有系统全 面的认识和把握。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要求:以我国《行政诉讼法》为依据, 系统地介绍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深入地分 析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设计,使学生对我国行政 诉讼的受案范围和管辖制度有清晰、透彻的掌握, 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对具体案件进行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7.行政指导行为 8.驳回当事人对行政行为提起申诉的重复
处理行为 9.不产生外部法律效力的行为 10.为作出行政行为而实施的准备、论证、
研究、层报、咨询等过程性行为 11.执行人民法院生效判决、协助执行通知
书的行为
高等教育出版社
12.上机行政基于内部行政层级关系对下级 行政机关作出的听取报告、执法检查、督促 履行等行为
最后,《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以概括的方式作
了兜底规定。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一)概括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 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 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肯定列举的范围 1. 对行政处罚不服的 2. 对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3. 对行政许可不服的 4. 对行政机关确认自然资源所有权和使用权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确定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
1.便于当事人诉讼原则 2.便于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原
则 3.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 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根据《宪法》和 《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我国人民法院 的设置分为四级,即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 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这 四级法院都有权管辖一定范围内的第一审行 政案件,级别管辖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具体 规定哪一级人民法院应当管辖哪一些第一审 行政案件。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从人民法院的 角度来说即主管范围,是指人民法院对哪 些行政行为拥有司法审查的权限;从行政 相对人的角度来说即诉权范围,是指受到 行政权侵犯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益 受司法保护的范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确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依据与标准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我们认为在确立行 政诉讼受案范围时,应当考虑以下因素: 1. 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2. 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 3. 我国行政法治实践的发展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前沿问题
1.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否定性列举。 2.集中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思考题
1.怎样理解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制度的意义? 2.2014年修订后的《行政诉讼法》对于化解 行政诉讼立案难有何帮助? 3.怎样评价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中的否定列举 情形? 4.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行政案件有哪些?试 对修订前后的《行政诉讼法》规定作比较分析。 5.跨区域管辖行政案件制度的内容及其意义 是什么?
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6条规定,高级人民法院 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四)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最高人民法院 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 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三、地域管辖
地域管辖是同级人民法院之间受理第一审行 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我国《行政诉讼法》 主要是以人民法院辖区的大小、被诉行政行 为涉及的对象或当事人与人民法院辖区的关 系,来确定行政诉讼的地域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五、指定管辖
指定管辖是指由于某些特殊原因致使有管辖 权的人民法院不能行使管辖权,或者人民法 院之间因管辖权发生争议,而由上级人民法 院以指定的方式将案件交由某一人民法院管 辖的制度。
指定管辖适用于以下两种情形: (1)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特殊原因不能
行使管辖权。 (2)人民法院对管辖权有争议,协商不成。
高等教育出版社
本章导语
本章教学重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设定方式、行政诉 讼受案范围、级别管辖、地域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 辖、管辖转移、管辖异议。
本章教学难点:具体运用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和管辖的相 关知识分析具体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节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概念
自己管辖的案件放下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理。 修改前的《行政诉讼法》规定,这两种情况都是可
以的,但2014年修改之后,取消了管辖权的下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七、管辖异议
管辖异议是指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已经受理案 件的人民法院提出管辖异议的行为。
管辖异议的提出应符合以下要件:(1)管 辖异议的主体必须是行政诉讼的当事人,包 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2)管辖异议必 须符合法定形式,即必须是书面形式,而不 能以口头形式。(3)管辖异议必须在法定 期限内提出,即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 起10日内提出。
13.针对信访事项作出的登记、受理、交办、 转送、复查、复核意见等行为
14.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 的行为
(四)兜底肯定的范围 《行政诉讼法》第12条第2款进一步规定,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 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二节 行政诉讼管辖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基层人民法院的管辖
《行政诉讼法》第14条规定:“基层人民法 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中级人民法院的管辖
1. 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
2.海关处理的案件 3.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4.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再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 Nhomakorabea的决定不服的 5. 对征收、征用以及补偿决定不服的
高等教育出版社
6. 对不履行法定职责不服的 7. 认为侵犯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
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 8. 认为侵犯公平竞争权的 9. 认为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10. 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支付抚恤金、最
低生活保障待遇或社会保险待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