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 热裂纹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焊接 热裂纹形成原理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合金系 Fe-S Fe-P Fe-Si Fe-Sn Fe-Ti Ni-S Ni-P
Ni-B Ni-Al Ni-Zr Ni-Mg
共晶成分(质量分数/%)
Fe,FeS(S31)
Fe,Fe3P(P10.5) Fe3P,FeP(P27) Fe3Si,FeSi(Si20.5) Fe,FeSn(Fe2Sn2,FeSn)
1、凝固裂纹
金属凝固结晶末期,在固相线附近发生的晶间开裂现象, 称为凝固裂纹或结晶裂纹。其形成与凝固末期晶间存在的 液膜有关,断口具有沿晶间液膜分离的特征。裂纹无金属 光泽,有明显的氧化色彩。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液化裂纹的形成机理
液化裂纹是一种沿奥氏体晶界开裂的微裂纹,一般认为是 由于热影响区或多层焊层间金属奥氏体晶界上的低熔点共 晶,在焊接高温下发生重新熔化,使金属的塑性和强度急 剧下降,在拉伸应力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开裂而形成的。
二氧化钛 35-45
钛铁矿
0-25
铁合金
10-15
有机物
0-3
2. 熔渣碱度 0.55-0.80
低氢型
1. 药皮组成物用量范围 (%)
硅酸盐
<12
碳酸盐
25-55
二氧化钛
0-5
氟化物
15-30
铁合金
15-25
2. 熔渣碱度 1.6-2.2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热 处 理 强 化 铝 合 金 焊 缝 中 的 结 晶 裂 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奥氏体
液态薄膜
奥氏体
铁素体
a)
b)
图11-55 δ相在奥氏体基底上的分布
a)单相奥氏体 b)δ+γ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二)工艺因素对热裂纹的影响
焊接、铸造 工艺参数
温度场分 布及变化
凝固组织形态 与偏析程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第五节 热裂纹
在应力与致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材料的 原子结合遭到破坏,在形成新界面时产生的缝隙 称为裂纹。金属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 现各种裂纹,如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层 状撕裂和应力腐蚀裂纹等。裂纹是可以引发灾难 性事故的、危害最大的一类缺陷。
(Sn48.9)
Fe,TiFe2(Ti16) Ni,Ni3S2(S21.5)
Ni,Ni3P(P11) Ni3P,Ni2P(P20)
Ni,Ni2B(B4) Ni3B2,NiB(B12) γNi,Ni3Al(Ni89) Zr,Zr2Ni(Ni17) Ni,Ni2Mg(Ni11)
共晶温度/℃ 988 1050 1260 1200
加钢结中晶碳温含度量区增间加,时并,且M随n着的碳加
T/ ℃
含入量量的也增要加相,应初生增相加可。由当δwC相< 转0为.16γ%相时。,由w于Mn硫/wS和>磷25在即γ可相防 中止的热溶裂解纹度的比产在生δ。相但中是低当很多wC, 如>果0初.16生%相(为包γ晶相点,)则时析,出磷的的
硫有和害磷作就用会将富超集过于硫晶,界此,时从再而增 增加加w凝Mn固/w裂S比纹值倾对向防。止热裂纹已
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的影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1.凝固温度区的影响
凝固温度区增大 温 度 /℃
脆性温度区范围增大
凝固裂纹的倾向增大
裂 纹


合金相图与结晶裂纹 /%
wB /% wB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TB-脆性温度区 TH-TB上限 TS'-TB下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三、热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冶金因素 工艺因素 防止热裂纹的措施
结晶裂纹倾向试验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一)影响热裂纹倾向的冶金因素
凝固温度区的影响
轴向弯断,观察断面上有无裂纹并测量
裂纹长度。
按右式计算裂纹率: C F

1F LF
100 %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结构钢焊条药皮配方
钛钙型
1. 药皮组成物用量范围(%)
硅酸盐
25-40
碳酸盐
15-22
硫和磷 是钢中最有害的杂质元素,在各种钢中都会增加
热裂纹倾向。它们既能增大凝固温度区间,与其他元素形成 多种低熔点共晶,又是钢中极易偏析的元素。
Ni、C 与 Mn 的影响
合金元素对热裂纹的影响已建立了一些定量判据,如热裂纹 敏感系数 HCS 、临界应变增长率 CST 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ε= f (T)
随TB温内度的下应降变,增应长变率ε∂ε增/大∂T。 越大,越容易ε产,δ生裂纹。
应工线表ε-变艺示2 应所增因。变对图长素CS应率有1T1的δ与 关-越-4∂材 。8大塑ε质/,∂性产T有材生关为料T,凝临对L-还界热固液与应裂裂相焊变纹纹线接增敏的规长感T条范率性S-、,越件固拘用小相束“。线程CS度T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一、热裂纹的分类及特征 二、热裂纹的形成机理 三、热裂纹的影响因素及防止措施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一、热裂纹的分类及特征
凝固裂纹 液化裂纹 高温失延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由缝公在式焊根可接部见中间:拘隙刚束度产性的生大定单(义弹位为性长平模度板量位对E移接大所或接需板头厚要单δ的大位力)长或。度拘接焊头束 距离的拘L束小度的与焊拘接束结应构力,大拘小束,度可与近拘似束地应用力经高验,公裂式纹计倾算向:大。
R E
L
mR
l
F
F
m 是转换系数,与钢的线胀 系数、比热容、接头坡口形式 和焊接方法等因素有关。
液化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高温失延裂纹的形成机理
在固相线以下的高温阶段,金属处于不断增长的固相收缩应力作用之 下,变形方式主要是依靠位错或空位沿着晶界的扩散、移动进行。当沿晶 界的扩散变形遇到障碍时(如三晶粒相交的顶点),就会因应变集中导致 裂纹。空穴开裂理论认为晶界滑动和晶界迁移同时发生,两者共同作用可 形成晶界台阶,进而形成空穴并发展成微裂纹。
裂纹
TL TH
TB
TS TS'
δ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T/℃
TL
TH
δmin
δ=Φ(T)
TB
TB内金属的塑性 δmin越低,产生热 裂纹的倾向越大。
脆性温度区 TB 越T大S,收缩应力
1
2
的 量作 越用 大3 时 ,间形成就热越裂长T纹,S的产' 倾生向的越应大变。
1120
1340 645 880 1106 1140 990 1385 961 1095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碳锰在具钢有中脱是硫影作响用热,裂同纹时的也主能要改
元善素硫,化并物能的加形剧态硫,﹑使磷薄及膜其状他改 温 元变素为的球有状害,作提用高。金碳属能的明抗显裂增性。度
σ
A C
裂纹
B
τ
τ
σ
A
τ
τB
A
τ
微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二、热裂纹的形成机理
液态金属 凝固结晶
液固状态 固液状态
偏析
低熔点共晶 液态薄膜
脆性温 度区间
拘束
凝固收缩
应力与应变
凝固 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T/℃
δ=Φ(T)
结构形式与 拘束程度
结晶应力 与应变
凝固 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三)防止热裂纹的措施
以上两类因素中,哪些因素可以进行控制呢?
总体来看:冶金因素的影响在铸造熔炼过程中 比较容易实现控制,而在焊接工艺过程中只能通 过对焊材与焊接工艺参数选择来限制热裂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δ L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结晶裂纹倾向试验
φ4直径 J422、J507 和 J427-FeS
(自制)焊条
各4~6根
200×120×12mm低碳钢板
焊接电流:100A;电弧电压:24V; 焊接速度:150mm/min。
焊后约10分钟将试件从试验装置中取 出。试件冷却到室温后,将试件沿焊缝
无意义。
wC/% 图11-54 Fe-C 相图的高温部分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材料成形基本原理》
3.凝固组织形态的影响
晶粒的大小﹑形态和方向及析出的初生相对抗裂性都有 很大影响。晶粒越粗大,方向性越明显,产生热裂纹的倾 向就越大。
金属中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如Ti、Mo、V、Nb等)使 晶粒细化,既可破坏液态薄膜的连续性,又可打乱枝晶的 方向性,从而提高金属的抗裂性。
温 度 T/ ℃
a)
b)
c)
d)
图11-53 二元合金相图与凝固裂纹倾向的关系
a)完全互溶 b)有限固溶 c)机械混合物 d)完全不固溶 虚线-凝固裂纹倾向的变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