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轮机自动化》课程导学

《轮机自动化》课程导学

《轮机自动化》课程导学
一、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轮机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学生在完成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船舶动力装置、现代轮机监控技术等课程,并完成为期一个月的上船认识实习后,对船舶机械的理论、工作原理和感性认识培养之后,进一步进行船机自动化设备管理与设计能力培养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后续进行轮机模拟器训练、陆地机舱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等综合实践性课程学习所必需的自动控制理论与实践的技术基础。

二、课程学习目标
轮机自动化属于轮机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性质。

其目的是讲解轮机自动化所涉及的基本控制理论和船舶机舱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管理要点和故障分析方法,为学生能够适应现代船舶机舱的管理奠定基础。

通过学习,学生应对船舶轮机设备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掌握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节器的作用规律,具有应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技术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实船各种设备与系统的自动化设备原理和管理方法,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轮机自动化》课程是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轮机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它包括船舶机舱各种控制、监视系统及各种自动化仪表、控制元件和逻辑元件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工作原理及操作管理的内容,是轮管专业学生必须重点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在轮管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船舶自动化的不断发展.课程内容和实验设备得到了不断的更新.其中教材每当4-5年更新一次,每次都由我教研室主编,而且都是全国通用教材,实验设备先进。

课程目标是讲解轮机自动化所涉及的基本控制理论和船舶机舱典型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管理要点和故障分析方法,为学生能够适应现代船舶机舱的管理奠定基础。

课程教学计划学时为54,其中理论教学内容占48学时,实验教学内容占6学时。

课程内容包含14个部分,其中的课程内容和对应的学时分配如下: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4学时、调节器基本作用规律6学时、传感器和变送器4学时、执行机构2学时、船舶冷却水温度自动控制系统4学时、燃油粘度自动控制系统4学时、分油机自动控制系统2学时、船用燃油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4学时、阀门遥控及液舱遥测系统2学时、主机遥控系统基础
知识6学时、船舶柴油主机气动操纵系统2学时、AUTOCHIEF-Ⅳ主机遥控系统4学时、监视与报警系统概述2学时和DATACHIEF-C20监视与报警系统2学时。

四、课程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与难点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传递方框图,控制系统动态过程基本概念及系统动态过程的品质评定指标,控制系统的状态描述和传递函数的基本概念,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传递函数方框图的化简及其等效传递函数的求取,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规律及控制器参数对系统动态过程的影响,主机遥控的基本理论知识,柴油主机的气动操纵系统的动作原理等。

(二)解决办法
具体的解决办法包括: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要采用传统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对于反馈控制系统的基础理论部分课采用MATLAB软件进行课堂仿真,对实际系统的讲解应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必要之处适当采用动画。

加强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要求学生在认识实习阶段建立船舶机舱自动控制的感性认识,在毕业实习阶段加强对实际系统的摸索,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