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室安装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XX工程,阀室工程等级为三级,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框架结构,地面一层,建筑面积30.87㎡,建筑高度为4.30m。
二、采用材料砼:垫层及回填混凝土采用C15混凝土,池体采用C30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S6。
梁、柱及屋面板采用C30混凝土。
钢材:HPB300级钢筋,主要采用了直径d=10mm,d=12mm,d=14mm,d=16mm种规格。
砌体:采用M5混合砂浆砌筑MU10页岩烧结标砖。
焊条:采用帮条、搭接焊,HPB300钢筋用E43。
三、一般要求线路截断阀室在安装前,应提前进行阀门的集中试压,组装采取直接就位的方法,一次到位。
阀室的施工,应在每个标段基本贯通,阀室两侧的管线均已下沟、回填,阀室前后留出约100m直管段时,开始组装。
四、施工准备4.1施工前应认真熟悉图纸和招标文件的技术要求,掌握阀室的结构、位置,保证阀组安装正确,符合规范要求。
施工前由设计人员现场交桩。
4.2对于阀门、管件、钢管及其它附属材料,要认真清点和检查,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规格、型号、数量是否正确。
对阀门设备填写“设备合格证汇总表”。
工程中所用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具有完整的质量证明资料,到场材料经监理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
4.3阀门在现场组装前的每次检查后,均应保持阀门出厂时的原包装,不得随意拆卸包装物,以防止在运输中损伤设备。
施工设备配备表五、施工工序阀室施工应按照“先土建后工艺,先地下后地上,先室内后室外”的原则进行施工。
其主要施工工序如下:六、施工技术措施6.1测量放线、基坑开挖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确定出阀室位置,找出管道中心线,确定主阀的安装位置,撒上白灰线,并钉木桩作标记。
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理,按白灰线开挖出阀室基坑。
6.2阀池及阀门支墩的浇筑在开挖好的基坑上,先进行钎探,经监理验槽后,按要求用机械或人工夯实,然后浇筑混凝土基础。
设备基础浇筑时应预留地脚螺栓孔洞,其位置应测量准确。
阀门支墩应保证管网系统在一水平面上。
砂浆及砖的标号要符合设计要求,浇筑的混凝土应经过配合比试验和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浇筑时不应在过干和过湿的地基和场地上浇注混凝土。
浇注混凝土期间,防止模板端头及表面积水。
除非有有效的保护措施,否则不准雨天浇注混凝土。
养护期间所有的混凝土都要覆盖,需进行修整的表面在修好后继续覆盖养护。
混凝土养护要保持混凝土在合适的湿度或合适的水份蒸发率,以保证混凝土具有很好的耐久性和强度及避免由于收缩而产生裂缝。
混凝土养护至少为七天。
混凝土浇注在养护期内不能受太阳直射、干风、过热、冷水和雨水的影响。
混凝土养护可采用盖吸水材料保持一定湿度的方法。
混凝土的各种修补工作在拆模后24小时内完成,修补的内容包括孔洞、蜂窝、砂眼及较大的毛刺等。
要灌浆的混凝土表面要凿毛,保证砂浆和混凝土能很好的结合。
按照设计要求,对所有外露混凝土表面使用水泥砂浆抹面。
6.3阀门集中试压6.3.1阀门运到现场后,应进行集中试压。
试压前应检查阀门壳体及外表面是否有砂眼、裂纹等缺陷,阀门零件、配件装箱单、合格证是否齐全,各部件是否连接紧固,阀门传动装置和操作机构是否灵活,无卡涩现象,启闭指示器指示是否准确,阀门膛口应有保护装置和膛孔密封装置,发现阀门不符合要求或有缺陷时,应及时向业主反映,必要时由供货商给予退货。
在检查合格后再进行试压。
6.3.2按设计要求对阀门进行水压试验(若阀门生产厂家有强度试压记录,且试验压力达到按设计要求,则现场可根据甲方及监理要求决定是否进行二次试压复检),壳体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在试验压力下保持10min;阀门严密性试验(两侧)压力为公称压力,稳压30min,阀体、垫片、填料函及阀门的各密封面应不变形,无损坏,不渗不漏为合格。
6.3.3试压合格后清除内部积水,不允许有任何泥沙等污物。
密封面应涂防锈油,关闭阀门,封闭出入口,做好标记并填写阀门试验记录,对不合格的阀门应寻求更换或商议维修的途径。
6.4阀门就位、找正6.4.1在阀门试完压后,将阀门、管件吊装就位,对在吊装中有可能被钢丝绳勒坏的管件、阀门,要根据该管件、阀门的形状制作专用吊具,吊装时要轻起轻放,防止损坏设备、阀门。
主阀采用25T吊车吊装就位。
吊装时应注意捆扎牢固,注意保护阀头,确保吊装平稳,不得倾斜。
吊装时不得与其它物体碰撞,保护阀体表面不被刮伤、碰坏。
6.4.2阀门就位时应注意阀门的方向是否正确。
由于阀体沉重,放置在支墩上应做好支撑保护,防止阀体向一侧倾倒,造成损坏。
6.4.3管体或设备在与支墩的接触面应垫绝缘橡胶板。
6.4.4吊装后应检查底座和基础的接触是否良好,阀体是否水平,可用加斜垫铁进行找平。
如果基础与阀门底座之间有空隙应加垫铁,垫铁组的位置应摆放在负荷集中处,在不影响灌浆的情况下,靠近地脚螺栓的两侧,垫铁接触应良好,各组垫铁均应被压紧。
垫铁的放置要符合标准的要求。
6.5组对焊接6.5.1管件组装前应检查管件的外表面是否平滑、洁净、无气孔、无裂纹,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6.5.2各种管道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其规格(钢号)、公称直径和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发现管件不符合要求或有缺陷时,应及时向业主反映,必要时由供货商给予退货。
6.5.3组焊前把光管集中进行喷砂除锈、防腐。
喷砂除锈要达到Sa2.5级,按设计的防腐材料及防腐等级涂防腐层。
6.5.4组装时,按照图纸将管件、法兰、管段正确组装,测量尺寸误差符合设计要求。
6.5.5阀组及其附件的焊接与返修,严格执行焊接工艺规程中的有关要求。
6.6无损检测焊缝完成后,对环缝进行100%无损检测,检查焊口质量,探伤结果要经过监理确认。
6.7 阀室试压与排水按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阀室的水压试验,试压合格后及时填写试压记录,由业主、监理代表签字确认。
试压结束后开启放空阀进行排水,之后向阀室管段内通风进行管段的干燥,直至将阀室内的污物及水全部清除干净。
排水应有专门的排水沟,防止水量较大损坏基础。
6.8阀组与主体管线的连接经无损检测和试压合格后,按照组对要求与埋地管道进行连头作业,组对前将过墙套管提前套在主管上,以便进行阀室砌筑。
连头焊接方法及无损检测要求同上。
6.9防腐补口、检漏6.9.1主管线补口同干线管线相同,采用辐射交联聚乙烯热收缩套(带)现场补口。
6.9.2对放空管、阀门及辅件进行防腐、涂漆,严格按照防腐补口、补伤施工工艺和施工图纸要求执行。
6.9.3对所有埋地管道及阀门、辅件进行电火花检漏,确保防腐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6.9.4阀门外壳防腐涂层随设备进口而来,施工的各个环节中各种物体不得与阀体碰撞、刮、磨,以保证防腐层不损坏。
6.9.5阀室内管线组装完毕后,填写安装纪录。
6.10阀室房屋土建6.10.1阀室房屋土建工程应在阀室连头后开始,施工前应排干场地存水,并进行测量放线。
阀室前后各20m管线不准回填。
6.10.2阀门与管件组对焊接完成后,浇筑地脚螺栓。
地脚螺栓的螺纹要涂抹二硫化钼等干净油脂加以保护。
6.10.3基础表面处理,拌料和灌注应按制图纸说明或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
6.10.4基础以上房屋施工,应做支架包裹油毛毡与厚塑料布将阀体和管网全部包裹严密。
施工中严禁砖块、混凝土块等物体砸向设备和管网,尤其是在房盖吊装过程中应注意。
6.10.5房屋建成后,拆掉管网与设备包裹层,再次进行防腐检漏,确保防腐层完好无损。
6.10.6室内、室外按要求进行回填。
墙体砌筑,砌筑首层砖前,先撂底排砖,以保证竖缝均匀,平缝砂浆饱满度保持在80%以上;墙体超过1.2米时,搭脚手架。
6.10.7门窗安装,门窗应符合图纸要求的规格、类型,将门窗固定在门窗洞口的埋件上。
6.10.8室内外装修,抹灰工程一般采取先室外后室内,先上面后下面,先地面后顶墙的原则。
地面抹灰前应先确认所有地下预埋管、件无误后,再按图纸做法施工。
墙面抹灰前,先做灰饼,然后做砂浆冲筋,按冲筋厚度抹灰。
6.10.9土建施工完成后,进行地貌恢复时,应严格清理现场,清除剩余施工材料及设备,将建筑垃圾、施工废料、生活垃圾拉运到指定地点,处理施工中产生的油污、污水,达到“工完料净场地清”,并按照要求恢复原地貌。
七、施工用设备、机具、车辆配备表八、施工手段用料配备表九、施工人员配备表十、质量保证措施10.1 施工处长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所承担的全部施工项目质量负责。
10.2 所有参加施工人员必须有本专业、本工种的上岗证,坚持持证上岗。
10.3 施工中坚持质量自检、互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不能进入下道工序。
10.4所有施工用管材、阀门、水泥、钢筋、砂、石等,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业主、监理认可的实验室的实验报告。
10.5 砼施工前,必须有实验室出据的砼配比单和砼配合比实验报告单,并经监理认可后方可施工;10.6 所有隐蔽工程,必须由监理检查认可后,方可继续施工。
10.7 砼、砂浆强度实验报告,应在得出结果3日内送交监理。
10.8 砌筑用砖、石料表面不能有冰、霜和其他杂物。
10.9浇筑灌浆材料不经业主、监理许可不得替代,细骨料要干净,级配良好,搅拌用水要清洁,没有油、碱、有机物或其它有害物质,且pH值在4.5—8.0之间,所用设备要清洁。
10.10预埋金属表面应无油污和脏物,如用溶剂清洁金属表面,不得有油性残留物。
10.11要灌浆的混凝土表面凿去浮浆而露出骨料,灌浆前,基础的顶部要干净,没有浮浆、颗粒、油和油脂,要用水全部湿润但不能有积水。
11.HSE保证措施11.1成立质量HSE领导小组,施工处长为HSE第一责任人。
11.2 施工前应对所有人员进行HSE教育。
11.3设立专职HSE监督员对HSE进行监督检查。
11.4所有施工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11.5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施工标志及警示标志,并设置灭火器、消防水、灭火沙等消防设施。
场内设备摆放安全,设施之间要留有安全通道。
11.6施工作业区应做好清障工作,使场地平整,道路顺畅,便于运输安装、焊接和防腐等作业。
11.7电气设备应有保护接地线,安装、维修由专门的电工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接用电气设备。
沿地面敷设的电源线必须采用橡皮电缆,并埋于地下。
11.8阀门等重要设备运输时,应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对运输路径要经过调查和选线。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原厂包装并捆绑牢固,慢速行驶防止颠簸损坏。
11.9阀门及管件吊装时,吊车应设置稳固,由专人负责指挥,起重吊杆下不准站人,吊装时轻起轻放。
11.10夜间施工时,按要求将警示灯开启,现场由专人看护,确保安全施工。
11.11试压过程中应按试压安全操作规定执行,强调现场人员在观测纪录数据时要有防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