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内蒙古康复医学试题)师(技士高级.2017年上半年内蒙古康复医学技士高级(师)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有关烧伤面积的记录,下列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大面积烧伤时,可估计健康皮肤,扣除后即为烧伤面积B.烧伤面积可用小数点表示,不足1%的烧伤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C.吸入性烧伤不计面积,但要记录严重程度D.一度烧伤不计入烧伤面积E.以上都错2、脊髓完全性损伤的评定标准是A.不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超过3个节段B.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不超过3个节段C.不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不超过3个节段D.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超过3个节段E.不存在骶残留,如有部分保留区不超过2个节段3、踝关节韧带损伤后多久可进行按摩及关节主动活动A.立即B.伤后2~3dC.伤后2周D.伤后1周E.伤后3周4、脊髓损伤后影响排便过程的关键是A.骶反射弧是否完整 B.损伤平面 C.直肠是否受损 D.肛门括约肌是否受损 E.与以上均有明显关系5、下列哪项颈椎牵引适合与其他物理治疗同时进行A.卧位器械牵引B.卧位手法牵引C.坐位枕颌带牵引D.坐位手法牵引E.牵引带牵引6、调制中频电流调幅度的定义是A.调幅波的角度 B.调幅波的幅度 C.调幅波的强度 D.调幅波的幅度变化与原来的中频电流幅度之比 E.调幅波的幅度变化与低频电流幅度之比7、A.Ⅰ型纤维B.Ⅱa型纤维 C.Ⅱb型纤维 D.Ⅰ和Ⅱa两型纤维 E.Ⅰ、Ⅱa和Ⅱ b三种纤维8、急性支气管炎的致病菌最少见的是A.流感嗜血杆菌B.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CD.链球菌E.大肠杆菌9、等长训练时注意事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等长训练可改善肌肉耐力,但作用较小B.短促等长训练时,应在间隔休息时辅以节律性呼吸,以预防血压升高C.多点等长训练更适合于存在慢性炎症、关节运动尚可但无法进行动态抗阻训练的患者D.多点等长训练时,每一点的阻力应逐渐增加以确保在无痛条件下增强肌力 E.短暂最大训练时,若等长收缩不能维持5~10s者,可加大负荷10、呼吸肌训练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描述是A.训练时避免情绪紧张,选择放松体位B.避免憋气和过分减慢呼吸频率,以免诱发呼吸性酸中毒C.胸部叩击和震颤治疗前必须保证患者有良好的咳嗽能力,或者在叩击后进行体位引流,以免痰液进入更深的部位,而难以排出D.各种训练每次一般为5~10分钟E.各种训练每次一般为20~30分钟11、首先考虑急性肾衰竭的临床资料是A.有休克时间超过10上时的病史B.尿量突然降低至400ml/d以下,比重低,尿中含有管型 C.血清钾、尿素氮进行性升高D.X线片显示双侧输尿管结石E.血清钾、尿素氮进行性降低1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由于A.运动过度B.使用活血药物C.血压太高D.活动太少E.便秘13、肺的下界位于A.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0肋间 B.锁骨中线第4肋间,腋中线第6肋间,肩胛线第8肋间C.锁骨中线第8肋间,腋中线第10肋间,肩胛线第11肋间 D.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10肋间,肩胛线第11肋间 E.锁骨中线第6肋间,腋中线第8肋间,肩胛线第11肋间14、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为A.遗传性疾病B.代谢性疾病C.多酶体疾病D.结缔组织疾病E.内分泌疾病15、参与伸髋并维持人的直立姿势的肌肉为A.髂肌B.臀大肌.腰大肌CD.臀中肌E.缝匠肌16、对人体肌肉电刺激时,当强度一定,而调整刺激频率至多少时,会开始呈现强直性收缩A.5HzB.10HzC.20HzD.40HzE.以上都不会17、下列哪项治疗不需患者裸露局部皮肤A.直流电疗法B.中频电疗法C.超短波疗法D.紫外线疗法E.红外线疗法18、在确定受侵神经根的部位时最有意义的体征是A.活动范围B.压痛区C.无力的分布D.腱反射E.感觉减退的分布19、通过对身体一定部位的压迫刺激,诱导出全身性的反射性运动来治疗小儿脑瘫的方法为A.Bobath疗法B.Vojta疗法C.Rood疗法D.PNF疗法E.引导式教育20、临床上用于反映人体肾功能状况的检测指标是下列哪一组A.ALT、AST、ALPB.三酰甘油、HDL-C、ApoAC.CK、LDH、ASTD.淀粉酶、脂肪酶、GGTE.尿素氮、肌酐、尿酸21、不属于作业治疗评定内容的是A.理解力B.日常生活能力C.肌力及关节活动D.心肺功能E.自我控制能力22、用于多发性硬化神经功能障碍评定的是 A.扩大的残疾状态量表(EDSS)B.环境状态量表(ESS)(MMSE)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CD.韦氏记忆量表(WMS-R)E.中国神经功能缺损评定量表23、支撑相末期约为步行周期的A.5%~10%B.10%~20%C.20%~30%D.15%~20%E.10%~12%24、颈椎牵引常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治疗中最多采用的体位是 A.垂直位B.后仰位C.前屈45°位D.前屈30°位E.随意变动位25、胃下垂首选下列何种治疗A.干扰电疗B.超声波疗法C.直流电黄连素导入D.红斑量紫外线照射E.间动电疗26、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加重B.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活跃或亢进C.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感觉运动均受累,病程波动D.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E.肢体强直、震颤、运动减少二、多项选择题(共 26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不属于周围神经损伤后康复治疗短期目标的是A.消除炎症和水肿B.防止肌肉萎缩C.促进神经再生D.重返工作岗位E.防止肢体发生挛缩畸形2、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治疗肌营养不良的功能训练A.日常生活活动训练B.使用矫形器C.步态训练D.运动功能训练E.维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范围3、一长期低热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不高,淋巴细胞比例升高,常见于 A.严重的化脓性感染B.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伤寒E.结核病4、蜂窝织炎早期首选的物理治疗是A.超声波B.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C.热敷D.红外线E.紫外线5、下列描述等长训练的缺点不正确的是A.训练效果与功能和技巧之间无直接的关系,故不能直接运用于增强工作或行为活动能力B.增强的肌力与训练时的角度特别相关,仅在关节活动范围的某一角度上才能获得训练效果,若欲达到关节活动范围内各点均增强肌力的目的,则需要逐点训练,这相对较为费时C.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可加重心血管负担D.由于等长收缩时的屏气效应,不会加重心血负担E.除非有专门的测定仪器,否则无法向患者提供肌力改变的反馈6、关于肾的描述错误的是A.位于腹膜后脊柱的两侧B.紧贴肾表面的被膜是纤维囊C.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中部D.肾门约平第1腰椎平面E.左肾比右肾低7、下列关于帕金森病患者步态训练,内容不正确的是 A.加快起步速度B.降低步行速度C.提高躯干和上肢之间运动的协调D.加大步幅、步宽E.确保中心的顺利转移8、胸长神经支配A.三角肌B.背阔肌C.前锯肌D.肩胛下肌E.胸大肌9、下列哪一类患者适合光敏疗法A.妊娠B.白内障C.严重心功能不全D.营养不良E.光敏性疾病者10、肩关节周围炎视诊方法错误的是A.肩部有无麻木.肩部是否对称BC.是否有脱位D.有无肿胀E.是否有运动受限11、关于制动导致皮肤水肿的机制,说法正确的是 A.血清蛋白质减少,血清晶体渗透压降低B.血清蛋白质减少,血清胶体渗透压降低C.血清蛋白质增加,血清晶体渗透压升高D.血清蛋白质增加,血清胶体渗透压升高E.血清蛋白质减少,血清胶体渗透压升高1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险因素不包括A.遗传因素B.吸烟C.老龄D.空气污染E.感染13、腓深神经支配A.小腿肌前群B.小腿肌外侧群C.大腿前群肌D.小腿肌后群E.大腿后群肌14、一般认为腰椎牵引时,所需克服摩擦力的摩擦系数约为 A.0.3B.0.4C.0.5D.0.6E.0.715、有关失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中的错误描述为A.采用能输出三角波、方波的低频脉冲电疗仪B.电流频率0.5~100Hz,波宽1~1000msC.电流输出强度0~100mAD.失神经肌肉用方波刺激只引起病患肌肉收缩E.失神经肌肉用三角波刺激可以避免刺激正常肌肉和感觉神经受损,可能出现的病症是(后脚)16、右侧内囊后肢 A .嗅觉丧失 B.同侧肢体麻痹和半身躯体感觉丧失 C.双眼左侧半视野偏盲 D.对侧半身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存在E .右耳听觉丧失、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产生的离子机制主要是17 .Na+内流A外流K+ B..Ca2+内流C内流Cl-.DE.Na+内流和K+外流18、下列哪种疾病不可用超短波疗法A.智齿冠周炎B.涎腺炎C.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D.根尖炎E.口腔血管瘤19、传导慢痛的神经纤维主要是A.Aα类纤维B.Aβ类纤维C.Aγ类纤维D.B类纤维E.C类纤维20、肩周炎时肱骨头与关节盂关节面发生病变的原因不包括 A.年龄增长B.过度使用C.遗传D.创伤E.感染21、每块椎骨均具有A.上、下关节突B.肋凹C.椎孔D.横突孔E.末端分叉的棘突22、颅脑外伤时脑表面的挫裂伤常发生在 A.额叶B.顶叶C.颞叶D.额叶与颞叶上部E.额叶与颞叶下部23、卵受精的部位在A.输卵管漏斗B.输卵管子宫部C.输卵管壶腹部D.输卵管峡部E.腹膜腔内24、关于关节盘正确的是A.位于关节内两个关节软骨之间B.为弹性软骨板C.将关节前腔分为内外两部分D.膝关节内的半月板为关节盘E.可使关节运动更加灵活、失禁型膀胱相当于传统分类的无抑制性膀胱、部分反射性膀胱,其尿动力25.学分类不包括A.逼尿肌反射亢进B.括约肌协同失调C.外括约肌痉挛D.外括约肌失神经E.逼尿肌无反射26、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A .多发性周围神经损伤,症状逐渐加重B .肌张力可高可低,腱反射活跃或亢进C .中枢神经系统多发病灶,感觉运动均受累,病程波动D .非对称性弛缓性瘫痪,腱反射消失.肢体强直、震颤、运动减少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