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运车间设立

储运车间设立

关于设立储运车间的建议
一、设立储运车间的目的
1、建立储运一体化管理机制,整合公司储运职能,将煤库的管理即动力煤、燃料煤的储运、配煤、上煤;甲醇的存储、冲装、过磅;动力车间的废渣排放;气化车间的粉煤灰外运;废旧物资清理保管,厂区垃圾管理等,建立储运一体化管理、安全运行、单独考核的管理体系;
2、完善内控管理,建立相互制约、廉洁高效的储运管理体系;
3、提高管理效能,打造一支行动迅速、作风过硬、执行到位的专业化储运团队;
4、为将来实施公司市场化经营模式奠定基础。

二、储运车间的职能
(一)原(燃)料煤的管理
1、原(燃)料煤进场入库
(1)按照储煤区“分堆存放、先堆先取、取旧存新、按质匹配”的管理要求,合理设计原煤存放方案,达到规定要求;
(2)收煤员(储运车间人员)配合煤质化验员(中心化验室人员)取样化验,把住煤质关,决定接收与否、卸不卸煤、等待处理等处理方式;
(3)收煤员配合司磅员(磅房,供应部人员),在目测煤质合格后方能进场过磅,索取磅单一份留存(月末对账用);
(4)负责煤场整理、配煤、上煤,清理煤矸石及杂质;
(5)运煤车辆进场管理,符合安环部、保卫消防部及公司外来车辆管理制度要求,从进场到出厂全程跟踪管理,确保安全无事故。

2、原(燃)料煤投入生产
(1)把住煤质关,按要求调配原(燃)料煤,不合格的煤一律不准投入生产,否则如出现影响生产运行现象,承担责任;
(2)做好耗煤计量工作,保持皮带秤灵敏有效,准确反映上煤量;
(3)同动力车间、气化车间协调配合,保证煤炭运行畅通,设备运转正常。

3、管理原(燃)料煤库存,建立库存预警机制,及时与供应部沟通信息,保证满足库存量;
4、根据生产部下达的生产计划提出月度原(燃)料煤购煤计划;
2、对采购入库的煤炭的过磅及验收;
3、配合质检中心做好煤质鉴定;
4、加强煤库及煤场的管理,对外包铲车的考核。

6、根据生产要求做好不同煤种的配煤、上煤管理;
7、做好动力、原料用煤的月度用量统计工作,配合财务、供应、企管审计等部门搞好月末盘点工作。

8、根据月度上煤量,按照外包合同规定结算铲车费用。

(二)甲醇储存、销售管理
1、甲醇成品库、半成品库及副产品(杂醇库、液氧、液氮、硫磺等)的管理;
2、甲醇产品装车管理,根据销售部下达的灌装通知单做好产品的冲装,做到不超量、不短缺。

3、根据灌装通知单做好每日及月度销量的统计工作,并上报有关部门。

4、搞好甲醇罐区的安全运行管理,及时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搞好成品罐区的环境卫生。

(三)废旧物资管理
1、废旧物资的存放管理;
2、废旧物资的处置方案制定;
3、废旧物资的核算流程;
4、废旧物资回收管理;
5、废旧物资存放的安全管理。

(四)废渣排放及管理
1、动力车间废渣外包的监督、检查、考核、结算;
2、气化车间废渣及粉煤灰外包的监督、检查、考核、结算
(五)生产厂区的垃圾清理
1、厂区生产垃圾的清理;
2、厂区建筑垃圾的清理;
3、厂区垃圾的安全及污染防治。

四、岗位及人员设置
储运车间的岗位及人员设置建议:
(一)、管理岗位:
1、设主任、副主任各1名;
2、安全管理员(兼考核员、巡检员)2人;
3、综合管理员(兼统计员)1人;
4、库管员(产品出入库、物资管理)2人;
(二)、班组岗位设置及人员
1、备煤工段现设21人不变,现在的劳务外包形式不变。

储运车间要加强监督、考核管理。

2、动力除渣及气化除渣、粉煤灰外运采取外包费用按定额结算方式。

储运车间要制定考核及结算实施细则,加强质量监管。

3、磅房过磅员4人;
4、甲醇罐区充装工6人。

储运车间合计定员38人。

五、对储运车间的监管
储运车间成立后,企管及生产部要配合制定有关管理及考核制度,包括:
1、安全管理制度
2、考核管理制度
3、岗位操作规程
4、部门联系制度
5、部门综合管理制度
企管部
二〇一三年七月三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