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答案第1单元幼儿教师口语概述1. 思维训练:谁是玛丽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玛丽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的特征有高个子、黑皮肤、相貌英俊。
她认识亚力克、比尔、卡尔、戴夫四位男士,其中只有一人符合她要求的全部条件:(1)四位男士中,只有三个是高个子,只有两人是黑皮肤,只有一人相貌英俊。
(2)每位男士都至少符合一个条件。
(3)亚力克和比尔肤色相同。
(4)比尔和卡尔身高相同。
(5)比尔和戴夫并非都是高个子。
答案:卡尔2. 思维训练: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
他匆匆忙忙地在街灯昏黄的路上走着。
一个女人抓住他的手,用吃醉了酒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里去?是不是上我那里?”他笑笑,说:“不。
不上你那里——我去找我的恋人。
”他回看了女人一下。
他们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他也不由地抓住女人的肩头,迎着灯光。
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
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了起来。
(1)从文章可以看出,其时代背景应是(A)。
A. 反法西斯德国的正义战争时期B. 德法战争时期C. 一个平常的晚上D. 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2)下面哪句话最能体现文章的思想内容?(C)A. 他们的眼睛闪着光B. 不。
不上你那里——我找我的恋人C. 德军剩下来的东西D. 战争结束了。
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3)文章的基调是(B)。
A. 这是一个情人偶然相遇的浪漫故事B. 这是一个悲惨的故事,恋人在这样的场景下相遇,可悲可叹C. 这是一个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D. 这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因爱情而失散,因战争而团聚(4)关于文章的思想内容,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C)。
A. 反法西斯战士在前线浴血抗击德军,可他的恋人却因被德军侮辱而堕落了B. 德军践踏过的家园剩下的难道仅仅是废墟吗?不!还有被糟蹋的灵魂C. 两个恋人在昏黄的街灯下不期而遇,使这世界顿时明亮起来。
爱情是最崇高、伟大的人类情感D. 医治战争的创伤不单是重建家园,更重要的是医治那些堕落的灵魂3. 将下面书面色彩较浓的描述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
冬去春来,冰雪消融。
青蛙苏醒产卵了,水中出现点点蝌蚪;枯树嫩芽初绽,柳树披上绿绦。
春燕纷飞,蜂蝶飞舞,春风吹拂,春雨飘洒,农家已开始春耕,播种。
好一派美丽春光。
参考答案:冬天过去了,春天来了,冰雪融化了。
青蛙从冬眠中醒过来产卵了,孵化出来的小蝌蚪在水里游来游去;干枯的树冒出了小芽,柳树也变绿了。
燕子飞来飞去忙着捉虫子,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扑打着翅膀,春天的风暖洋洋地刮着,春天的雨淅沥沥地下着,农民已经开始春耕,播种。
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4. 以一种低沉而充满杀机的音调来模拟《渔夫的故事》中魔鬼的腔调,突出魔鬼的狰狞可怕;用一种高而尖的夸张音调模拟《狐狸和乌鸦》中狐狸奉承乌鸦的口吻,读得油腔滑调,突出狐狸的狡猾。
《渔夫的故事》片段:你好啊,渔夫!谢谢你救了我。
但是,我立刻就要杀死你。
说吧,你选择怎么样的死法?《狐狸和乌鸦》片段:亲爱的乌鸦,您的羽毛真漂亮,麻雀比起您来,可就差多了。
您的嗓子真好,谁都爱听您唱歌。
您就唱几句吧!(答案略)5. 迅速、流畅、清晰、准确地说出下面的句子。
桃子李子梨子栗子桔子柿子榛子栽满院子村子和寨子;蚕丝生丝熟丝缫丝染丝晒丝纺丝织丝自制粗丝细丝人造丝;名词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助词连词组成诗词唱词和快板词。
(答案略)第2单元普通话基础知识及训练1.什么是普通话?普通话的标准是什么?答: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和语法3个方面对普通话进行了规范。
(1)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是指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包括北京语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及其结合规律等。
(2)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是指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作为词汇规范的基础,但是北方话的使用地区很广,各地区使用的词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收入普通话词汇系统的词汇应该是通行于北方广大地区的词汇。
(3)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是指以经过提炼和加工的、流传广泛的、影响很大的、在语法方面有较强代表性的书面语作为规范的标准。
2.发音器官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
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决定着语音的区别。
人的发音器官可以分为三大部分,即发音的原动力——肺和气管;发音体——喉头和声带;语音共振腔——口腔和鼻腔。
肺是发音活动站。
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支气管、气管到达喉头,作用于声带、咽头、口腔、鼻腔等发音器官,从而发出不同的语音。
喉头由4块软骨组成。
声带位于喉头中间,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
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做声门。
从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时会引起声带颤动,从而发出声音。
口腔和鼻腔可起到共鸣和对气流的节制作用,使声音变得足够响亮并富于变化。
口腔与鼻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软腭、小舌上升,此时鼻流通过关闭着的声门时,引起声带颤动,发出声音。
口腔畅通,此时发出的音在口腔中共鸣,叫做口音;软腭、小舌下垂,口腔某部位闭塞,气流只从鼻腔通过,此时在鼻腔中共鸣的音叫做鼻音;如果口腔中无阻碍,气流从口腔、鼻腔同时呼出并产生共鸣,就产生鼻化音。
3.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什么?答:辅音和元音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元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不受任何阻碍。
发辅音时,气流通过咽头、口腔时一般要受阻碍。
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2)发元音时,发音器官各部位保持均衡的紧张状态。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成阻的部位特别紧张。
(3)发元音时,气流较弱。
发辅音时,气流较强。
(4)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声音清晰响亮。
发辅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声音相对不及元音响亮。
4.找出本地方言与普通话差异较明显、较突出的语法现象,与普通话规范语法进行分析比较。
(答案略)5.朗读一篇散文,读准散文中字词的声母、韵母、语调,并注意轻声、儿化、语流音变等语音现象。
(答案略)6.男女对话练习《孤独与奋斗》。
女:那老人再一次扛起他的浆,朝海边走去。
男:已经85天了,一条鱼都没打到,我好像已经老了,开始背运了,可是我的胳膊倒还是有着劲的。
女:他慢慢地升起那张补过的旧帆,那帆看上去就像一面永不失败的旗帜。
男:太阳升起来了,耀眼的阳光已经把我的眼睛刺痛了一辈子,我感到我有点力不从心了,可年轻的时候我曾经是个好的水手啊!女:船划得久了,汗珠从脊背上一滴滴地流淌下来,老人想……男:我可以任船漂流,打一个盹或系个绳扣,把鱼绳系在脚趾上。
女:他没有那样做,他相信那条大鱼就藏在附近的什么地方。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发现,那绿色的浮杆急速地往水底沉去,他拉了拉鱼绳,感到了沉重的分量。
男:我钩住的是一条什么样的鱼呀?!我还从来没有见过有这么大劲儿的,它只要一跳或向前一蹿,也许它会要了我的命。
女:老人全身心地等待着他和那条大鱼最后的搏斗,他想他这辈子再也不会遇到这么大的鱼了,他要最后再赢一次。
太阳落下去了,夜晚来临,那鱼拖着他的小船在海上游了一夜,他没想到等待一场搏斗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男:我已经感到了你的力量,让我们面对面地斗一斗吧,我们谁也没有帮手,这很公平。
来吧,我早已做好了准备,我不会后悔我死在一条金枪鱼的手里。
女:夜幕再次降临,老人精疲力尽。
男:它不会有那么大,不会的!女:他就是那么大,大得出乎老人的意料。
男:我只有一次机会,这是生死决斗,不是我叉死它,就是它撕碎我!女:老人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住了,他用绵软的双手努力握紧他的鱼叉,将鱼叉举过头顶,他把鱼叉举到了不可能再高的高度。
男:来吧!冲着这儿来吧!让我们来做临死前的最后一次决斗吧。
我老了,没什么力气了,我跟你磨了三天,我等了你一辈子了,老兄,我还从来没见过比你更大更美更沉着的鱼呢。
来吧,让我们来看看究竟谁杀死谁!!女:那条大鱼挣扎着向老人的小船冲过来,老人拼尽他最后的生命将鱼叉扎入了大鱼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鳍停在空中高过老人的胸膛。
老人扎中了大鱼的心脏,那鱼生气勃勃地做了最后一次挣扎,而后“咕隆”一声落入水中。
啊……老人赢了,他战胜了自己,战胜了那条大鱼,他没有发现一群无所畏惧的鲨鱼正嗅着血迹向这里涌来。
男:你们这群厚颜无耻的家伙,真会选择时机,但我不怕你们,不怕你们。
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你们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你们打不败他!女:成群结队的鲨鱼向船边的大鱼发起猛攻,那撕咬鱼肉的声音,使老人再一次站立起来,他决心捍卫自己的战利品,就像捍卫他的荣誉。
当老人终于回到他出海的那个港口,天空第三次黑暗下来。
男:人并不是生来就给你们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可就是打不败他,打不败他。
女:老人在船上睡着了,他梦见年轻时的非洲,他梦见了狮子。
(答案略)第3单元幼儿教师朗读1.试述朗读和朗诵的区别与联系。
答:朗读和朗诵都属于单向口语表述的基本形式。
它们都由念读发展而来,都是以文字底稿为依据的。
但是,二者相比,朗读本质上还是一种“念读”,注重于通过语言的规范、语句的完整和语意的精确,将原文字的主旨清晰准确地转换为相应的有声语言传送给听者,它呼唤的是听者理智的思考,追求使听者的全面准确地理解。
一般对朗读者的形体、态势、表情、眼神等均无明确要求,如教师可在走动中朗读,播音员可坐着读播新闻。
朗诵是一种艺术表演,一般在文艺活动中使用。
它不仅注重语音的艺术表现,而且在过程中,形体、态势、表情、眼神需要和谐统一。
朗读的口语形式平实、自然,可以边看边读,只要准确地表达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可以了;而朗诵则要求必须脱稿成诵,面对观众,不但要用声音表情达意,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还要加上态势语引起观众的共鸣,感染性比较强,它追求的是听众听之入耳、听之入心、听之动情的艺术感染力。
二者相比,朗读的选材广泛,几乎可以这样说,只要是文字都可以朗读,诗歌、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各种文体均可;而朗诵的适应范围相对较窄,只有文辞兼美的文学精品才适合朗诵,主要是以诗歌、散文为主。
从上述辨析不难理解,朗读对声音再现的要求是接近自然化、本色化、生活化,它注重于声音的洪亮且音量均匀,吐字、节奏、停顿及声音高低对比可以根据表述需要有所变化,但不宜有太大的变化;而朗诵对声音的再现要求应是风格化、个性化,甚至是戏剧化。
2.试述重音、停连在朗读中的作用。
答:重音可以分为节奏重音、语法重音、强调重音和对比重音四类。
它们的作用分别是把握句子节奏,合乎语法要求,强调句子内容,突出语意重点。
停连有时是朗诵者在朗诵时生理上的需要。
朗读者不可能一口气把一篇作品读完,总要有换气的时候,还有对气息进行调节的时候,这都需要暂不出声,这时就要停顿;吸气之后,对气息进行调节,又可以继续朗读,而不会一个字一换气,或一个字一调气,这时就要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