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压力传感系统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仪器主机箱、光纤温度/压力实验模板、气压表(监视气源压力)、三通引压胶管(连接气源﹑气压表与引压口)、光纤(单根装)。
三、实验原理按照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1、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的特征把光纤直接作为敏感元件,既感知信息又传输信息,也称为功能型传感器。
2、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其他敏感元件(如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等)感知待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光的传输介质,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地的光信号。
也称混合型传感器。
用压阻式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对象为气压。
四、实验步骤1、按图1示意接线①、将实验模板中的引压口用三通胶管连接主机的气压源﹑气压表。
②、将光纤插入实验模板的光纤口③、将实验模板中的+15V、地﹑–15V接机箱中电压源的相应插孔中。
④、将实验模板中的mA处短接(或将主机箱中的电流表显示选择拨到20mA档后接入模板的mA处相应插孔中)⑤、将主机箱的电压表拨到20V档,并与实验模板中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端相应连接。
2、按下实验模板中的温度/压力转换开关,处于压力测量状态。
3、合上主机箱总电源和气源开关,调节主机箱气源开关边上的转子流量计旋扭,观察气压表气压显示跟随调节变化,不调节时能达到动态平衡显示某一个压力显示值。
4、转动主机箱中的转子流量计旋扭,使气压表显示4kpa时调节实验模板中的电位器w(压力下限),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0.40V。
p15、转动主机箱中的转子流量计旋扭,使气压表显示在20Kpa上,再调节模板中的电位器W(压力上限)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2.00V.p26、重复4和5步骤(至少循环3次),反复调节,使压力下限4kp对应0.40V,压力上限20kpa对应2.00V。
完成了压力量程上、下限的标定。
注意Wp1(压力下限)、Wp2(压力上限),不能再碰。
图1 光纤压力传感实验接线示意图7、将主机箱电压表由压力传感器输出端转接到光纤传感器输出端U的相应插孔上,标定光纤传感器输出转换电路,此时调节W零点(光纤下限)和W量程(光纤上限)调节方法与过程同4、5、6步骤(千万不能误调Wp1和Wp2,要小心,否则前功尽弃,要重新标定前级电路)。
8、调节转子流量计旋扭观察气压表和光纤传感器输出U的电压显示,读取记录以下数据。
(注:若气压源漏气,压力不能升至18 Kpa,则每个1 Kpa测量一个数据。
)五、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画出图P—V实验曲线,并分析计算最大误差,灵敏度,线性误差等指标。
线性误差:校准曲线与规定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即从零点到满量程之间连一条直线,特性曲线与此直线之间的最大偏差。
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二、实验仪器主机箱、光纤温度/压力实验模板、温度源、光纤(单根装)。
三、实验原理按照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1、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的特征把光纤直接作为敏感元件,既感知信息又传输信息,也称为功能型传感器。
2、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其他敏感元件(如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等)感知待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光的传输介质,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地的光信号。
也称混合型传感器。
本实验模板为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传感器为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传感器将温度转变为电信号,进入模板中的集成电路放大处理后,再经过电压/电流转换将电压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电流信号对发光二极管进行调制,被调制的光进入光纤传输后由光敏二极管接收转变为光电流,经集成运放电路处理转换为电压后输出。
原理框图如下:图1. 光纤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图AD590所处的温度源的温度由主机上的智能调节器和温度传感器Pt100控制。
四、实验步骤1、按图12—1光纤温度、压力实验模板接线:①实验模板中温度传感器处接入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温度实验传感器),上正下负。
②在实验模板中温度传感器输出处接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选择打到2V档)。
③实验模板的mA处接主机箱中的电流表示,并且显示选择打到20mA档。
④实验模板的+15V、地、-15V接主机箱中的电压源的+15V、地、-15V的插孔中。
图2 光纤温度传感实验接线示意图2、将实验模板上的按钮开关(温度/压力转换开关)处于温度测量状态。
在实验模板的光纤口上插上光纤。
3、集成温度传感器AD590探头置于室内(暂时不要插入温度源中),仔细调节实验模板中(温度下限)使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表显示室温(估计值),如估计室温25o C,则电的WT1)。
压表显示0.25V(调WT14、打开主机箱总电源开关和温控仪电源开关(温度源的电源开关也合上),设置温控仪的控制温度为100o C,让温度源达到动态平衡被控制在100o C左右。
温度源温度的设置如下:(1)、按▲键并保持约3秒钟,PV窗显示“SP”,它对应温度控制仪的控制温度,用▼、▲键可改变参数值,使SV窗显示实验温度,如100o C数点的位置,快速设置参数)(2)、按SET键并保持约3秒钟,仪表进入参数设置状态;PV窗显示“AL-1”(上限),它对应传感器工作的上限温度,修改参数值,使SV窗显示步骤(1) 所设置的温度值,此时智能控制仪控制传感器的上限温度。
(3)、再按SET 键,PV 窗显示“AL-2”(下限) ,它对应传感器工作的下限温度,修改参数值,使SV 窗显示值=AL-1 (上限)=AL-2(下限)=所需的温度。
(AL-1、 AL-2表示的是传感器的测量范围,AL-1表示传感器可以工作的上限温度,AL-2表示传感器可以工作的下限温度。
通常AL-1设置与控制温度即sb 的温度相同,而仪表通常没有参数“AL-2”的显示,可不予设置。
)此时,温控仪进入正常显示、自动调节控制状态,最终温度源会在设定的所需温度值上达到动态平衡。
4、标定温度传感器(AD590)输出。
(前级电路的标定)为给传感器工作在线性范围内,通常要对它的工作范围进行标定,具体的做法如下: ①、将AD590探头插入温度源(小箱子顶部小孔插入),待传感器输出的电压表显示不再上升时仔细调节W T2(温度上限),由于此时温度源的温度为100℃,因此可使电压表显示为1.00V 。
②、改变“Sb ”及“AL-1”,使两者相等为某一温度值,如50oC 。
当温度源控制在所设置的温度值并且电压表显示不再下降时,仔细调节W T1(温度下限),使电压表显示0.50V 。
③、重复①、②步骤,至少调节3次使温度下限、上限与电压表显示值对应后,保持W T1、W T2不变(不能碰动W T1和W T2否则要重新标定)。
) 5、标定光纤传感器输出 (后级电路的标定)①、将光纤传感器输出U 0端与主机箱电压显示表相接(温度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压表移到光纤传感器输出)。
②、同上述步骤中相同的方法,调节W 零点(光纤温度下限)W 量程(光纤温度上限),重复调节3次,使光纤传感器输出端的电压显示与测量范围的温度上、下限值对应,但千万注意,是调节W 零点与W 量程,而不能碰动W T1与W T2,否则前功尽弃,前级电路也要重新标定。
6、当温度源温度为50℃时,设置控制仪的参数,使SP 的数值等于AL-1的数值为100℃,在温度源升温的过程中,在50℃~100℃之间,每隔5℃读取一个数据,填入下表。
(若温度源温度显示为100℃,则设置温度源温度为50℃,进行降温测量。
) 表1五、数据处理根据测量数据,画出T—V实验曲线,并分析计算最大误差,灵敏度,线性误差等指标。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二、基本原理:本实验采用的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圆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
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由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经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实验仪器:主机箱、Y型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反射面四、实验步骤:1、根据图1示意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和测微头,二束光纤分别插入实验模板上的光电座(其内部有发光管D和光电三极管T )中。
2、检查接线无误后,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
调节测微头,使光反射面与Y型光纤头轻、使主机箱中的电压表(显示选择开关打到20V档)显示为0V。
触;再调实验模板上的RW3、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取电压表显示值,将数据填入表格1中。
往反方向旋转测微头,重复测量一次,将数据填入表格1、2中。
表 1表 2五、数据处理根据表1数据画出实验曲线,计算测量范围1mm时的灵敏度。
六、思考题1.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物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2.本实验所使用的光纤是属于什么类型(单模光纤还是多模光纤,塑料光纤还是石英光纤)?3.分析影响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量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光栅位移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光栅传感器基本原理及其应用二、基本原理:光栅传感器的基本元件是主光栅和指示光栅,他们是在一块长条形的光学玻璃板上,均匀地刻上许多明暗相同、宽度相等的刻线。
光栅传感器中一般在10-100线/毫米。
当指示光栅置于主光栅上面,并且使指示光栅和主光栅的刻线之间有一很小的偏角θ。
在光线照过光栅时,由于遮光效应,在指示光栅上就会产生若干条明暗的条纹。
这些条纹称之为莫尔条纹。
当主光栅和指示光栅在左右方向做相对移动时,莫尔条纹也相应地等量作上下移动,通过光敏元件测量莫尔条纹的移动数量,就能测量指示光栅的微小移动量。
为了提高光栅传感器的分辨率,通常对光栅传感器输出方波进行四倍频细分,使光栅计数分辨率提高四倍。
本实验用传感器的显示分辨率为0.005mm(5um)。
本实验附上光栅和指示光栅各一块可以进行莫尔条纹演示。
图1 直线光栅的莫尔条纹三、器件与单元光栅传感器位移演示装置、光栅传感器实验模板、主光栅和指示光栅各一块(玻璃片)四、实验步骤图1光栅实验接线图1、将光栅传感器位移演示装置和光栅传感器实验模板按图1接线。
2、合上主机箱电源开关;摇动手轮,模板上的数显也应跟着做相应的变化,说明光栅传感器系统是好的。
3、摇动手轮,使读数头处于光栅尺的中间位置,同时,使手轮的刻度盘上的零刻度与基准线对准,按下模板上的“清零”按钮,使模板上的数显归零。
4、手轮每转一圈丝杆位移1mm,顺时针转动手轮,旋转10圈,停止时手轮的刻度盘上的零刻度与基准线应对准,读出丝杆每移动10mm时的光栅数显表的读数,填入表1。
表15、摇动手轮,使读数头处于光栅尺的中间位置,同时,使手轮的刻度盘上的零刻度与基准线对准,按下模板上的“清零”按钮,使模板上的数显归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