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淮河片包括淮河流域和山东半岛沿海诸河,总面积约33万km2。
其中淮河流域面积约27万km2,地跨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40市;山东半岛面积约6万km2,全部在山东省境内,范围涉及10个市。
在本公报水资源分析计算中,采用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分区和面积,淮河流域分为淮河上游(王家坝以上)、淮河中游(王家坝至洪泽湖出口)、淮河下游(洪泽湖出口以下)、沂沭泗河四个水资源二级区;山东半岛单为一个水资源二级区(见淮河片水资源分区图)。
2004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780mm,折合降水总量2574亿m3,较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7%。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798mm,折合降水总量2146亿m3,比多年平均降水量偏少近1成;山东半岛2004年平均降水深702mm,折合降水总量428亿m3,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偏多3%,属平水年份。
2004年全片地表水资源量512亿m3,水资源总量756亿m3。
其中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440亿m3,水资源总量653亿m3。
全片入海总水量261亿m3,入江水量64亿m3。
经对300座大中型水库(含洪泽湖等大型湖泊)统计,2004年末蓄水总量178亿m3,比上年末减少22亿m3。
其中大型水库(含湖泊)54座,蓄水总量153亿m3,比上年末减少15亿m3。
2004年淮河片各类供水工程总供水量556亿m3,其中当地地表水供水占60.1%,地下水占28.9%,跨流域调水(引江、引黄)占10.8%,污水回用等其他水源供水占0.2%。
全片总用水量556亿m3,其中农田灌溉占62.5%,林牧渔畜占8.4%,工业用水17.6%,生活用水占9.3%,城镇公共用水占1.5%,生态环境用水占0.7%。
全片用水消耗量359亿m3,占总用水量的64%。
人均年用水量273m3,农田灌溉(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为258m3,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取用水量100m3。
据对188个城镇997个入河排污口实测,2004年淮河流域主要城镇入河废污水量44亿t,入河COD量108万t。
对淮河流域11676km河长进行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水质较好的Ⅰ、Ⅱ类水河长占13.9%,水质尚可的Ⅲ类水河长占19.5%,水质劣于Ⅲ类的受污染河长占66.6%。
对山东半岛1408km河长进行全年期(平均值)水质评价,无Ⅰ类水和Ⅲ类水,Ⅱ类水河长占12.6%,水质劣于Ⅲ类的受污染河长占87.4%,污染较为严重。
第1页第 2 页一、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04年淮河片年降水量变幅为500~1400mm 。
淮河流域,江苏省绝大部分和安徽省沿淮淮北地区年降水量基本在700mm 以内,其中洪泽湖湖周及其东部地区小于600mm ,为淮河流域年降水量低值区,其他地区一般在700mm 以上。
1000mm 降水带主要位于大别山区、沙颍河上游的澧河流域和涡河上游河南省境局部地区;1400mm 高值区集中在大别山区的佛子岭水库和响洪甸水库上游。
山东半岛年降水量一般为600~800mm ,五龙河入海口附近为500mm 。
2004年淮河片平均降水深780.0mm ,折合降水总量2574.01亿m 3,比常年(多年平均,下同)偏少7.0%,比上年偏少35.6%。
其中淮河流域平均降水深797.8mm ,折合降水总量2145.62亿m 3,比常年偏少8.8%,200400600800100012001400降水量mm淮河上游淮河中游淮河下游沂沭泗河淮河流域山东半岛淮河片2004年2003年多年平均图2 降水量年际变化比上年偏少38.0%,基本属正常年份。
淮河流域中,河南省平均降水深 872.3mm ,比常年偏多3.6%;安徽省平均降水深775.9mm ,比常年偏少17.7%;江苏省平均降水深659.9mm ,比常年偏少30.2%;山东省平均降水深868.5mm ,比常年偏多16.3%;湖北省平均降水深904.4mm ,比常年偏少17.1%。
山东半岛年平均降水深701.7mm ,折合降水总量428.39亿第 3 页m 3,比常年偏多3.4%,较上一年减少了19.5%。
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降水深与2003年及常年比较见图2;2004年降水量等值线图见图3。
(二)地表水资源量地表水资源量是指河流、湖泊等地表水体中由当地降水形成的、可以逐年更新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淮河片2004年天然年径流深155.0mm ,年径流量511.57亿m 3,较常年减少24.4%,比上一年减少66.4%。
其中淮河流域天然年径流深163.8mm ,径流量440.43亿m 3,较常年减少26.0%,较上年减少68.6%。
山东半岛天然年径流深116.5mm ,年径流量71.14亿m 3,较常年减少13.4%,较上一年减少40.7%。
从各分区年径流深分布看,淮河下游区径流深39.3mm 为最小,淮河上游区244.3mm 最大;淮河流域年径流深约为山东半岛的1.3倍。
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地表水资源量与2003年及常年比较见图4。
100200300400500600700地表水资源量mm淮河上游淮河中游淮河下游沂沭泗河山东半岛淮河流域淮河片2004年2003年多年平均图4 地表水资源量(年径流深)年际变化(三)地下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指由降水和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地下含水层的动态水量。
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一般采用排泄量法计算,包括河川基流量、山前侧向流出量、山前泉水溢涌水量、河谷地带潜水蒸发量和地下水开采净消耗量;第 4 页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采用补给量法计算,包括降水入渗补给、地表水体入渗补给和山前侧向流入量。
在确定某区域地下水资源量时,需扣除山丘区和平原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2004年淮河片地下水资源量为391.94亿m 3,较上一年减少34.7%。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77.34亿m 3。
淮河流域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为330.31亿m 3,较上一年减少36.4%。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53.25亿m 3。
山东半岛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为61.62亿m 3,较上一年减少23.8%。
其中平原区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4.09亿m 3。
淮河片各分区2004年地下水资源量与2003年比较见图5。
100200300400500600700地下水资源量(亿m 3)淮河上游淮河中游淮河下游沂沭泗河山东半岛淮河流域淮河片2004年2003年图5 地下水资源量年际变化(四)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是指当地由降水形成的地表、地下产水总量(不包括区外来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2004年淮河片水资源总量为756.05亿m 3,较上年减少了59.2%。
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产水系数)29.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产水模数)22.91万m 3。
淮河流域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653.20亿m 3,较上年减少了61.5%。
产水系数0.30;产水模数24.29万m 3/km 2。
山东半岛2004年水资源总量为102.85亿m3,较上一年减少了34.3%。
产水系数0.24;产水模数16.85万m3/km2。
淮河流域各省、山东半岛和淮河片2004年水资源量情况见表1。
表1 2004年淮河片水资源量单位:亿m3分区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水资源总量淮河流域2145.62440.43330.31 653.20其中河南省753.94169.85113.73 243.82安徽省516.93118.1175.01 159.33江苏省418.7442.9856.67 89.00山东省443.35105.2483.85 156.80湖北省12.66 4.25 1.05 4.25 山东半岛428.3971.1461.62 102.85淮河片2574.01511.57391.94 756.05(五)入海、入江及引江、引黄水量2004年淮河片入海、入江总水量324.86亿m3,比上年减少了74.6%,其中入海水量260.70亿m3,比上年减少53.8%。
入江64.16亿m3,比上年减少90.3%。
淮河流域入海入江水量280.55亿m3,比上年减少了77.1%。
其中入海水量216.39亿m3,比上年减少61.6%。
山东半岛入海水量44.31亿m3,较2003年减少了10.04亿m3。
2004年淮河片跨流域调入(引江、引黄)水量60.11亿m3,较上年增加10.8%,其中引江35.32亿m3,引黄24.79亿m3。
淮河流域从长江引水35.32亿m3,较上年增加8.42亿m3;从黄河引水15.08亿m3,与2003年基本相当,仅减少1.3亿m3。
淮河流域引黄水量中,河南省引黄7.51亿m3,比上年减少0.41亿m3,山东省引黄7.58亿m3,较上年减少0.89亿m3。
山东半岛从黄河引水量9.71亿m3,较上年减少1.26亿m3。
第5页第 6 页二、蓄水动态(一)大中型水库(湖泊)蓄水动态经对淮河流域36座大型水库(不包括洪泽湖等4座大型湖泊)和169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年末蓄水总量为83.07亿m 3,比上年末减少了12.36亿m 3。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65.71亿m 3,比上年末减少8.6%;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17.36亿m 3,比上年末减少26.2%。
洪泽湖年末蓄水量42.36亿m 3,比上年末减少了16.5%;骆马湖年末蓄水量9.09亿m 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南四湖上级湖年末蓄水量11.04亿m 3,比上年末增加了13.2%,下级湖年末蓄水量8.49亿m 3,比上年末减少16.9%。
对山东半岛14座大型水库和87座中型水库统计分析,2004年末蓄水总量为24.31亿m 3,与上年末基本持平。
其中大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16.12亿m 3,比上年末仅增加0.01亿m 3;中型水库当年末蓄水总量8.19亿m 3,比上年末减少0.73亿m 3。
淮河片大中型水库(湖泊)2004年末与2003年末蓄水量对比见图6。
102030405060708090蓄水量(亿m 3)淮河流域大型淮河流域中型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山东半岛大型山东半岛中型淮河片大型淮河片中型淮河片主要湖泊当年末上年末图6 淮河片大中型水库及主要湖泊蓄水变化图(二)平原区地下水动态及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淮河片2004年属平水年份,浅层地下水位略呈下降趋势。
下降区面积70317km2,平均降幅1.08m;其中淮河流域下降区68521 km2,平均降幅 1.06m;山东半岛下降区1796 km2,平均降幅1.73m。
上升区总面积18546km2,平均升幅1.93m;淮河流域上升区14890km2,平均升幅1.77m,山东半岛上升区3655 km2,平均升幅2.58m。
相对稳定区80099 km2,其中淮河流域相对稳定区72483 k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