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我国自建国以来,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走过了艰辛的历程,在此过程中即取得了一些成绩,也存在诸如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企业特色、企业文化建设有表层化倾向、部分企业成员向文化素质有待提高、企业文化建设载体方式创新不够、工人阶级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一系列问题。
认清这些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寻求它的解决对策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企业文化均已纳入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自己特色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经营思想和价值观,就等于没有“灵魂”。
如今的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均己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由于所涉及企业较多,在此只举几个较为典型的例子,这些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方面都有所成就。
其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由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组成,现有员工约10万人。
在企业形象方面。
中国核工业集团秉承着“和平利用原子能,发展中国核工业”的口号,“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推进我国核电事业发展,不断提高核科技工业的综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核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企业文化载体方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文化载体还是很丰富的,企业创办了中国核工业报、以及以中国核工业为标题的电子期刊。
企业编写了自己的厂歌,名为“核工业之歌”,歌词中体现了中国核工业人的拼搏奉献、勇于创新的精神,激昂的旋律振奋着每个中国核工业人,为祖国辉煌的未来不断攀登。
在企业文化活动方面。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举办了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不论是各种宣讲活动还是文艺表演活动、体育竞赛、技能比赛等,都为企业培养一批又一批的有技术的高水平人才,特别是其中的高科技人才提供了基础,也为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服务社会、实现科技兴核的企业梦、中国梦做出了贡献。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企业首要的责任就是保证生态环境的清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为了确保压水反应堆核电站安全,从设计上采取了所能想到的最严密的纵深预防措施,为防止放射性物质外逸设置了四道屏障。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还实时监控中核集团运行核电厂周围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
目前来看,未发现任何异常,核电站周围环境辐射水平均正常。
其二,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013年,鞍钢集团公司铁产量3501.65万吨铁、钢产量3368.68万吨,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
在核心文化方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把自身的理想和追求融入到钢铁强国的伟大事业之中。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勇于创新,务实求真,拼搏进取,与时俱进,甘于奉献,鞍山钢铁集团将国家利益,客户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融为一体,实现了共同的利益最大化,不但使企业员工发挥了个人价值,也使企业跻身于世界一流企业之林,更是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为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树立英雄模范方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先后树立了孟泰、雷锋、张明山、王崇伦、李晏家、邢贵彬郭明义等英雄楷模。
这些英模的事迹不断激励着鞍钢人热爱祖国热爱岗位、艰苦奋斗努力创新、互帮互助甘于奉献等精神。
在文化生活方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坚持用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占领职工的文化阵地。
充分发挥各文体协会、兴趣小组以及体育馆、文化宫、《流火》杂志等作用。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不断创新活动方式,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进一步满足了职工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
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主要倡导两大社会责任,一是安全生产责任。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杜绝较大以上伤亡事故,力争工亡事故为零。
鞍山钢铁的生产安全责任的履行为万千的家庭幸福奠定了基础。
二是绿色制造责任。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致力于环境保护,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的落后工艺设备,实现生态文明,创建绿色鞍钢,己成为鞍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被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2013年,宝钢连续第十年进入美国《财富》杂志评选的世界500强榜单,位列第222位,并连续当选为“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
在企业核心价值观方面。
宝钢集团公司拥有认真守纪的职业态度,勇于创新的职业发展方法,努力打造一流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且秉承着忠诚守信的职业道德。
宝钢集团公司优秀的企业文化,正确引导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员工凝聚力,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热情,推动了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企业文化活动方面。
宝钢集团公司为更好地培养人才,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序进行,举办了多种企业文化活动。
例如,举办国际不锈钢大会技术交流活动,举办电气运行与控制技术专题创新活动,以及各种专题讲座。
宝钢集团公司几乎每月都有创新论坛以及创新沙龙的活动。
在企业文化载体方面。
宝钢集团出版了多本刊物。
《世界钢铁》于1979年创刊,主要刊登全球钢铁冶金行业先进工艺、装备、新产品等方面的论文。
《宝钢文艺》于1988年创刊,内容包括了文学作品、书画欣赏、影视杂谈、新书介绍等,杂志不但愉悦了人们的心情,而且展示了宝钢职工的文学底蕴。
宝钢集团还印有《宝钢30年画册》,使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宝钢集团的发展以及宝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社会责任方面。
一是宝钢集团公司做出了突出的社会贡献。
仅2012年一年,就实际对外捐赠6439.8万元,并连续四年荣获中国公益领域最高政府奖。
二是宝钢集团对环境管理把关严格。
宝钢集团积极探索新能源技术,在设计、制造、使用、回收再利用的周期内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宝钢集团把绿色环保理念纳入到培训内容中、生产生活内,将环境保护理念落到实处,使员工加深了对环境经营理念的理解和对公司实施环境经营战略的重要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如今,企业文化建设己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为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起到重要作用。
三是在社会中的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公益事业、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都承担了巨大的社会责任。
四是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有技术的高水平人才,特别是其中的高科技人才,这有利的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企业已认识到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经营,百年企业靠文化。
三流企业卖体力,二流企业卖技术,一流企业卖文化。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建设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在企业发展策略中均己引入企业文化战略,将建设企业文化当成企业所有工作的核心内容。
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领导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率先参与其中,有针对性的建设企业文化。
除此之外,打造企业文化的关键力量就是员工积极参与和帮助建设企业文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也充分体现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企业己经认识到打造企业文化对企业生产运营以及快速平稳发展都有关键作用。
如果企业缺少文化,也能够发展,不过这样的企业无法长期立足,缺少文化就好像丢掉了灵魂,并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就没有了指路明灯,失去了带领企业不断前进的动力。
文化虽然无法解决企业是否获利的问题,但是文化能够是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可否持续发展变成全球性企业,长时间立足于市场,和企业文化打造的成败紧密联系。
现代企业发展机制的核心以及生产发展的根基就是打造面向新世纪的企业文化。
在企业发展策略中明确企业文化建立的地位,反映出我国国企开始努力脱离计划经济制度的约束,尽可能融入基于市场经济的全球经济系统中,展现出我国迈向世界经济大国的前进的动力以及决心大部分企业已逐步丰富了企业文化传播途径和载体在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期间,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采取了不同方式的文化传播载体。
一是举办企业文化活动,经过举办文化推广和宣传活动,能够让员工按照具体工作情况和个人感受,对公司理念的看法以及体会进行讨论,打造出良好的和积极向上的氛围。
经过开展不同文化活动,能保证尽快让员工认可和接受公司理念体系,遵守公司章程。
例如鞍山钢铁集团组织开展文化下厂、文学采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艺术创作展览等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二是以文化主题开展一些技能比赛及活动。
如主体销售和生产劳动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摄影绘画展览等。
近年来,哈电集团公司通过承办各级各类青工岗位技能大赛,为青年技术工人技艺比拼、展示风采搭建了舞台,同时也为青年技术工人职称晋级、技术交流拓宽了渠道。
宝钢集团还印有《宝钢30年画册》,使人们直观的感受到宝钢集团的发展以及宝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是开展学习教育活动。
能让员工全面了解企业文化理念。
例如哈电集团开展了一系列廉洁文化宣教活动,推动打造形成具有哈电特色的廉洁从业核心价值观,打牢廉洁从业思想道德基础,在全公司营造崇尚廉洁的良好氛围。
四是企业文化手册的编制。
大部分企业把企业文化印刷成册,有的企业甚至将一些企业漫画制作成小册子,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以及推广的蓝本。
五是借助一些媒体做企业文化宣传。
如电视和企业报纸,能体现出文化传播的作用,另外通过简报、宣传册以及会议等方式,进一步宣传企业理念,弘扬企业中优秀的文化故事,从而打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客观真实地了解和谐社会中我国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特点,准确把握在和谐社会中我国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所存在的障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研究,有效提高文化建设效果,本文通过对部分企业的调查,了解当前我国大型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分析我国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提供现实依据。
在调查问卷实施方式上,首先针对我国制造业大型国有企业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采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调查表800份,回收问卷800 份,回收率为100%,所有回收问卷均为有效问卷。
在调查内容方面,问题大致涉及到职工的一些基本情况、职工对本企业的文化的认识程度、职工对企业高层领导对文化建设态度的评价以及职工对企业文化建设中某些具体问题的一些看法等等。
在调查对象方面,由于个人能力和经历有限,共调查了4个中国大型制造业国有企业: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包括领导及管理人员、生产操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市场营销人员、物流采购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等等。
年龄抽样分布为:18-30岁群体占22%} 31-40岁群体占36%} 40-50岁群体占27%50岁以上群体占15%性别抽样分布为:男62%,女38%。
政治面貌抽样分布为:党员32,群众67% 调查问卷所反馈的数据信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认知方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满意度方面,有24%的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表示很满意,有57%的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表示满意,有19%的员工表示对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