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6.1《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语文:6.1《语不惊人死不休—选词和炼句》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拜曾说过: 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说过

“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 要描写一个事物,唯有一个名词; 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 要表现一个动作,唯有一个动词;要得 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 到一种性质,唯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 须不断地苦心思索, 须不断地苦心思索,非发现这个唯一的 词语不可, 词语不可,不能用类似的词语敷衍了 事。”
选词:准确、 选词:准确、生动 P101
• 准确 精当 • 生动 新颖
唯一
形象
练习 举一两个古代或现代人们选词炼句的故 说明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事,说明选词炼句在语言表达中的重要性。 如:“一字之师”的典故: 一字之师”的典故: 诗人玉屑》记载: 郑谷在袁州, 1、《诗人玉屑》记载:“郑谷在袁州, 齐已携诗诣之。 早梅》诗云: 齐已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 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 谷曰: 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谷曰:‘数 未早也。不若一枝。 枝,未早也。不若一枝。’齐已不觉下 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 一、长句,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 长句,信息量大、逻辑严谨、细致准确。 下定义或者表达复杂判断推理的时候适用 或者表达复杂判断推理的时候适用。 在下定义或者表达复杂判断推理的时候适用。 • 短句,简练明快、色彩多样、易于上口; 短句,简练明快、色彩多样、易于上口; 宣传口号或广告语就适用短句 就适用短句。 像宣传口号或广告语就适用短句。 • 二、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 肯定句比较直率、明确; 比较直率 • 否定句则相对委婉、平和。 则相对委婉 否定句则相对委婉、平和。 • 双重否定会比一般肯定句的语气更强烈。 双重否定会比一般肯定句的语气更强烈。
2、
《漓江》(余光中) 漓江》 余光中)
黛髻青,南国有您多丽人/争妍要照影/ 黛髻青,南国有您多丽人/争妍要照影/却苦了地灵 /何处去寻找够长的妆镜 于是从上海的湘烟楚霭/聪明的漓江/ 于是从上海的湘烟楚霭/聪明的漓江/浅浅地笑着在 两岸的娉婷之间流来 而我们,自幸受宠的美学家/左顾也惊艳/ 而我们,自幸受宠的美学家/左顾也惊艳/右盼也欢 绝/趁涟漪的靥涡顺流而下 错过的远比窥到的更多/瞻前便遗后/顾近又失远/ 错过的远比窥到的更多/瞻前便遗后/顾近又失远/ 贪看岸上, 贪看岸上,又觉水中更诱惑 目迷,心乱,五十里的奇观/峰外还有峰/峦上更多 目迷,心乱,五十里的奇观/峰外还有峰/ 峦/出不尽七千个峰头的大厦 而更多的奇迹在地下深藏/钟乳垂长旌/ 而更多的奇迹在地下深藏/钟乳垂长旌/石笋矗高柱 地府已如此/ /地府已如此/又何必慕天堂
• 如:“严禁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生硬、训诫) 严禁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生硬、训诫) •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 “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 留下” 委婉的提醒、劝告) 留下”(委婉的提醒、劝告)
其它句式
• 主动句和被动句 • 整句和散句 • 把字句
•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排列整齐的 整句指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大体相等、 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 一组句子。整句多使用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反复 顶针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种关系的复句。 句、顶针句、回环句,也使用具有同一种关系的复句。 整句的修辞作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 整句的修辞作用是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可以起到强调 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某种意义的加强语势的作用。 •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 散句指结构不同,长短不齐的一组句子。短句的 作用是活泼自然,富有变化。无单调、呆板之感。 作用是活泼自然,富有变化。无单调、呆板之感。整句 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又富于 和散句交错运用,则兼二者之长,既整齐和谐, 变人,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 变人,更能使表意深刻、语意连贯。如: • 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 在斗争中、劳动中、生活中,时常会有东西触动 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 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沉思, 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杨朔《东风第一枝》小跋) ?(杨朔 这不是诗又是什么呢?(杨朔《东风第一枝》小跋) • 用整句或散句,或整句、散句并用, 用整句或散句,或整句、散句并用,都要根据表达 的需要来决定。 的需要来决定。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 课文中的几个句子都是动词妙用的经典段落, 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 这些动词别致生动,让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如 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 一个“ “微微的云在我们的顶上流着”,一个“流”字, 就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 就能让人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水” ,让浮云流动起 充满灵气。 来,充满灵气。

“轻风”徐来,“细柳”动态不显,怎能配 轻风”徐来, 细柳”动态不显, 得上“ 这类较露的动词呢? 得上“摇”、“舞”这类较露的动词呢?惟有 字才恰到好处, 相宜, “扶”字才恰到好处,与“轻” 、“细”相宜, 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 显得和谐,并且又把风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绘出 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 了轻风徐来,柳枝拂然的柔态,给人以一种柔美 之感。下句中添“ 也欠贴切。试想, 之感。下句中添“映”、“隐”也欠贴切。试想,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 恬静的月亮已经辉满大地,梅花自然没有白天那 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 么显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这样, 好一个“ 好一个“失”字,就勾画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 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 的情景,增强了这一首诗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 辉。
一、解读文本 ——修饰语与中心语 P98-99 修饰语与中心语 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 修饰语是对中心语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成分, 勤奋的学生”“ 灵活施教” 如“勤奋的学生”“ 、“灵活施教”中,“勤奋 灵活”就是修饰语, 学生” 施教” 和“灵活”就是修饰语,而“学生”及“施教” 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如果整个结构是 这类被修饰的成分就是中心语。 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 名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定中偏正 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 词组,其中的修饰语叫作定语,例如“胜利的歌 整体是名词性的,胜利就是定语。 声”整体是名词性的,胜利就是定语。如果整个 结构都是动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 结构都是动词性的,那么“修饰语+中心语”就是 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 状中偏正词组,其中修饰语叫做状语,例如“静 静地听”整体是动词性的,静静就是状语。 静地听”整体是动词性的,静静就是状语。书面 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 字连接, 上定语与中心语之间常用“的”字连接,状语和 中心语之间常用“ 字连接。 中心语之间常用“地”字连接。
炼句:简洁、 炼句:简洁、连贯 P101
• 简洁 最经济的句子形式表达最丰富的思想 • 连贯 前后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恰当地衔接, 前后句子在内容和形式上要恰当地衔接, 做到行云流水
选择不同句式
注意以下几种句式之间的关系: 注意以下几种句式之间的关系:
• 一、短句和长句 • 二、肯定句和否定句 • 三、陈述句和疑问句 • 四、常式句和变式句
相传,苏东坡, 相传,苏东坡,一次与他的妹妹苏小妹及诗 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 友黄山谷一起论诗,互相题试。小妹说出“轻风 细柳” 淡月梅花” 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细柳”和“淡月梅花”后,要哥哥从中各加一字, 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 说出诗眼。苏东坡当即道:前者加“摇”,后句 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加“映”,即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 不料苏小妹却评之为“下品”。苏东坡认真地思 索后,得意地说: 有了, 轻风舞细柳, 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 隐梅花。’”小妹微笑道 小妹微笑道: 好是好了, 隐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 属上品。 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 属上品。”一旁的黄山谷忍不住了,问道:“依 小妹的高见呢? 苏小妹便念了起来: 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念了起来:“轻风扶 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 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山谷吟诵着, 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玩味着,不禁托掌称妙。 同学们,你们以为如何? 同学们,你们以为如何?
练习
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之时,罕有胜绩, 2、相传曾国藩早年打仗之时,罕有胜绩,以至 于给皇上上交“年终总结” 于给皇上上交“年终总结”时,不得不比较客 观地写下了“屡战屡败”一词, 观地写下了“屡战屡败”一词,并准备好了接 受皇上的圣颜大怒。 受皇上的圣颜大怒。然而他的幕僚在二审施政 汇报时,很巧妙地把“ 汇报时,很巧妙地把“战”与“败”二字作了 个顺序上的调换。这样一来, 个顺序上的调换。这样一来,屡战屡败的曾国 藩就因为“屡败屡战” 藩就因为“屡败屡战”的大无畏精神受到皇上 的褒扬。而这位调换二字顺序的绍兴师爷, 的褒扬。而这位调换二字顺序的绍兴师爷,也 因此被曾国藩尊奉为“一字之师” 因此被曾国藩尊奉为“一字之师”。
举例谈谈你认为用的最好的一 个定语和一个状语。 个定语和一个状语。

一、解读文本 ——句子与动词 P100 句子与动词
• 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 动词往往是句子谓语部分的核心成分, 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 也往往是表达句子意义的核心成分,动词选择 的优势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势。 的优势直接影响语言表达的优势。

你最欣赏哪一个动词? 你最欣赏哪一个动词?
创作短文, 二 、创作短文,实际体验 学生自己随意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 学生自己随意写几段话或一篇短文, 斟酌其中的修饰语和动词, 斟酌其中的修饰语和动词,看看用不用 修饰语或使用不同的修饰语, 修饰语或使用不同的修饰语,对于文章 内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 内容和表达效果有什么作用;看看能不 能找到最合适的动词来充分表达自己的 意思, 意思,使用不同的动词会使意义和情感 表达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表达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