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时期著名音乐家汇编
6
乐器演奏家
琵琶 (2)裴神符:琵琶最早被称之为“批把”,源于西域。它从西域传 人中原两千多年来,一直是我国民族乐队中的主奏乐器。它丰富的 表现力,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演奏技巧上的卓绝完美却有 西域疏勒(今新疆喀什)音乐家裴神符(又名裴洛儿)的功劳。唐贞观年 间,有—次太宗令众琵琶乐师在宫中献技。乐师们都是横抱琵琶, 用木制或铁制的拨子弹奏,与演奏古瑟的方法相似。而且奏的大多 是恬淡婉转、柔弱无力的宫廷雅乐。轮到年轻乐师裴神符演奏时, 他用与众不同的技法表演了自己创作的乐曲《火风》 一曲奏罢,众乐师大惊,并为之倾倒,唐太宗也连声叫绝,封裴神 符为“太常乐工”。《火风》也被誉为一绝,在唐代曾长期流行。 直到两百年后,诗人元稹还高度赞扬裴神符:“《火风》声沉多咽 绝”。裴神符在音乐上的贡献,特别是在琵琶演奏上的革新和突破, 载入了中国音乐史册,成为传统的演奏方式。
师,始知实为庄严寺僧段善本之化妆。又继述段本收康昆仑为徒的
条件。 (5张隐耸:阮咸,大中(公元847-860年)初,有待诏张隐耸者, 其妙绝伦,蜀郡亦多能者。---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
地字号阮,亡宋之故物,天地玄黄,此四阮为绝宝也。泰和间秘于
禁中,待诏孙安仁之姊以琴阮得入侍,上以此阮赐之。安仁屡求之, 其姊以阮见寄。旧制,宫掖中侍人不许与亲戚通耗。安仁冒法得之, 其好事有如此者。---元 耶律楚材 《湛然居士文集卷十*谢西方器之
11
音乐理论家
万宝常是隋朝的著名乐工,其父万大通原在南朝梁国谋职,梁亡时
随名将王琳北上投奔齐国,后被诛杀。万宝常由是“被配为乐户”。 万宝常自幼“妙达音律,遍工八音”,他作曲时“应手成曲,无所 碍滞,见者莫不惊叹。”在乐器改革方面,“损益乐器,不可胜 记。” 是一位音乐全才。他在音乐上最突出的成就是提出了“八十 四调”的乐律理论,这一理论主张适应了汉族音乐与西域音乐交流 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古代音阶调式理论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总结。 万宝常一生道路极为坎坷,社会地位十分卑贱,在“开皇乐议”中 始终受到排挤与打击,家境又很贫困。“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 疾,遂窃其资物而逃。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 万宝常 大约死于开皇十一或十二年(约591年),时年40岁左右。
7
乐器演奏家
琵琶 (3)康昆仑:唐代琵琶家,宫廷乐师,西域康国(今新疆一带)人。 生卒年不详,仅知其人活动在唐德宗至宪宗(780~820)时期,善 弹琵琶。成名后,又曾向段善本学艺。 (4)段善本:中国唐代琵琶家。本为僧人。生卒年不详,只知活动 在德宗贞元年间(785~805)。唐段安节《乐府录》有段善本与康 昆仑比赛演奏琵琶及康昆仑向段善学琵琶之轶事:长安大旱,两市 祈雨赛乐,街东有康昆奏琵琶曲新翻羽调《绿腰》。街西出一女郎, 以此曲在枫香调中弹,“及下拨,声如雷)白明达:白明达,中国隋唐间宫廷音乐家,龟兹人。隋炀帝 (605~618)时为乐正,颇得宠幸。隋亡入唐,高宗(650~683)时犹 在宫廷供奉。白明达善作曲,《隋书·音乐志》载:“炀帝不解音律,略不 关怀。后大制艳篇,辞极淫绮。令乐正白明达造新声,创《万岁乐》、 《藏钩乐》、《七夕相逢乐》、《投壶乐》、《舞席同心髻》、 《玉女行觞》、《神仙留客》、《掷砖续命》、《斗鸡子》斗百草、 《泛龙舟》、《还旧宫》、《长乐花》及《十二时》等曲,掩抑摧 藏,哀音断绝。”炀帝赏识他的这些乐曲,曾表示要按曹妙达在北 齐封王开府之例,予以厚禄。明达所创乐曲,至唐代尚有流传,如 《泛龙舟》、《七夕相逢乐》;五代时的敦煌曲子词还有词调《斗 百草》。白明达作品中影响最大者是《春莺啭》,唐崔令钦《教坊 记》云:“唐高宗晓音律,因风叶鸟声,晨坐闻之,命乐工白明达 写之,遂有此曲。凡箜篌,大弦未尝鼓,唯作此曲,入鸟声即弹之。 筝则移两柱向上,鸟声毕,入急,复移如旧也。”此曲曾传入日本, 今日本雅乐有《春莺啭》。
9
拍板: 演奏家:黄幡绰 古琴: 演奏家:贞元中的雷生,孙 息 太和中的贺若夷,甘党等
三、歌舞艺人
代表人物:安吒奴,公孙大娘,王 屋山,沈河翘,庞三娘,严大娘, 魏二等。 代表作:公孙大娘的《剑器》,沈 河翘的《河满子》,王屋山的《绿 腰》,
隋唐五代时期的歌舞多以集体歌舞为主, 在《乐府杂论》中没有记载,在绘画中或 《教坊记· 补录》偶有提及。
》
张红红
唐朝段安节的《乐府杂录》,发 现了一则有趣的古人记谱的方法: 摆豆记谱法。唐大历初年有一个 颖悟绝伦歌伎,叫张红红。她经 常巡回各地演唱,展示他的歌喉。 张红红随她的父亲到长安韦青所 居住的附近演唱。其实,张红红 也是唐代身怀绝技的音乐家,也 是一个个作曲家,她创造的“摆 豆记谱法”是对中国古代音乐发 展的一大贡献。
隋唐时期的音乐家不但数量众多,而且技艺高超,富有文化修养,构成了我国历史上出 类拔萃的音乐家群体,名垂青史的著名音乐家不下百人之数。
2
• 歌唱家
• 乐器演奏家
歌舞艺人 • 音乐理论家
• •
音乐思想家
许和子
许和子,又名许合子,原是吉州永新县(今江西吉安永 新县)的民间歌手,其家世代都是乐工。开元末年被选 入宫廷,入教坊宜春院为内人,后改名“永新”。 她不 仅年轻貌美,而且声音甜润,善于表达歌曲的思想和意 境,还能变古调为新声,可以和历史上的著名歌手韩娥、 李延年齐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女歌唱家。 天宝十四年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许和子逃出长安,颠沛流离。后 流落风尘,郁郁老死。史书上说她“美而慧,善辞歌, 变新声”,当时人认为“韩娥、李延年殁后千余载旷无 其人,至永新始继”,她的声音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喉啭一声,响传九陌”。唐玄宗曾叫李谟吹笛,为永 新伴奏,结果是歌唱完笛亦裂;这还不算,就连乐队也 压不过她的声音。 许和子的音色极富感染力,一次玄宗在勤政楼宴待百官, 观者数千,喧哗聚音,无法听百戏之音,玄宗恼怒欲罢 宴,还是高力士献策让永新高歌一曲,全场立即寂然。
赠阮杖并序》
8
乐器演奏家
筝方面的主要演奏家有:
· 元和至太和中的李青青,龙佐 · 大中以来的常述本,史从,李从周
筚篥方面的主要演奏家有: 李龟年,张野狐,尉迟青,王麻奴,黄日 迁,刘楚才,尚陆之,史敬约等。 羯鼓方面的主要演奏家有:汝南王李琎, 宋王府瑾,李花奴,李龟年,王文举。 方响方面的主要演奏家有:郭道源,吴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