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重点高中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的实质测试题生物 2018.1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6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1.下列生物学现象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出现某些血红蛋白异常引起的贫血病B.正常的双亲生出患白化病的后代C.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新类型D.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卵细胞随机结合2.用纯种高茎豌豆(DD)与纯种矮茎豌豆(dd)杂交,得到F1全为高茎,将F1自交得F2,F2中高茎∶矮茎为3∶1。
下列选项中不是实现F2中高茎∶矮茎为3∶1的条件的是( ) A.F1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形成两种配子B.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配子随机结合C.含有不同遗传因子组合的种子成活率相同D.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3.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下列关于该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过程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正交和反交实验D.若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则可验证基因分离定律4.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A.杂种后代出现不同性状B.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接近1:1C.F2性状分离比接近3:1D.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分离5.家兔的褐毛对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现有四只家兔,甲和乙是雌兔,丙和丁是雄兔,已知甲、乙、丙兔为黑毛,丁兔为褐毛。
甲与丁多年交配,子兔全部为黑毛;乙与丁交配,子兔中有褐毛兔。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黑毛对褐毛是显性B.设B为显性基因,b为隐性基因,则甲、乙、丁兔的基因型分别为BB、Bb、bbC.鉴别丙兔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可用丙兔和丁兔进行测交,后代都为黑毛,则丙兔为纯合子, 后代既有黑毛又有褐毛,则丙兔为杂合子D.乙与丁多年交配,子兔中褐毛兔出现的概率为1/26.某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
研究人员将30株开红花的个体分别与开白花的个体杂交,后代中红花:白花=5:1.据此分析,亲本中开红花的个体中,杂合子的比例为A.1/2B.1/3C.1/4D.1/57.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性状分离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C.纯合子交配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出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D.孟德尔通过测交实验结果推出F1产生配子的种类和个数8.已知某闭花授粉植物红花对白花为显性,用纯合的红花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基本规律。
理论上讲F3中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B.1/6C.1/8D.1/169.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B.自交是鉴别和保留纯合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易的方法C.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10.家鼠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基因型为AA的胚胎致死。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只有通过测交实验,才能推知不同毛色个体的基因型B.黄色鼠自由交配,其后代中的黄色鼠与灰色鼠之比为3:1C.黄色鼠与黄色鼠交配,子三代中,黄色鼠所占的比例为2/5D.黄色鼠与灰色鼠交配,能获得最大比例的黄色鼠个体11.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2.下列有关生物科学史叙述正确的是()A.萨克斯在光合作用探究实验时,先黑暗处理叶片是为了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B.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光合作用中碳的转移途径C.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解释了所有生物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D.孟德尔假说中首次提出相对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3.下列对遗传学概念的阐述正确的是:A.显性性状:两个亲本杂交,F1中出现的性状B.测交实验: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进行的杂交实验C.自由交配:各基因型不同的父本与母本两两自由杂交D.性状分离:杂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14.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中高茎∶矮茎=3∶1。
将一包混有基因型为DD、Dd和dd的豌豆种子种在同一块试验田内自然繁殖一代,若子代中高茎∶矮茎=3∶1,则该包种子中DD∶Dd∶dd的比值最不可能的是A.3∶2∶1B.3∶4∶1C.9∶4∶3D.5∶2∶315.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豌豆异花传粉的特性得到了准确的实验结果D.孟德尔根据测交结果中不同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16.分离定律的实质是A.子代中出现不同的性状B.控制相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C.雌、雄配子相互分离D.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分离17.下列四项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A B.B C.C D.D18.以下有关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姐妹染色单体的片段互换导致基因重组B.基因突变一定引起DNA分子的改变C.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导致Aa自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D.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19.兔子的毛色有青色(b1)、白色(b2)、黑色(b3)、褐色(b4),控制毛色的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已知b1、b2、b3、b4互为等位基因,且b1、b2、b3、b4之间有不循环但有一定次序的完全显隐性关系(即如果b1对b2为显性、b2对b3为显性、b3对b4为显性,则b1对b4为显性,可表示为b1>b2>b3>b4)。
为探究b1、b2、b3、b4之间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做了如下杂交实验:甲组:纯种青毛兔×纯种白毛兔→F1为青毛兔乙组:纯种黑毛兔×纯种褐毛兔→F1为黑毛兔丙组:F1青毛兔×F1黑毛兔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青毛∶白毛=1∶1,则显隐性关系为b1>b2>b3>b4B.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黑毛∶褐毛=1∶1,则显隐性关系为b3>b4>b1>b2C.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青毛∶黑毛∶白毛=2∶1∶1,则显隐性关系为b1>b3>b2>b4 D.若丙组杂交子代为黑毛∶青毛∶白毛=2∶1∶1,则显隐性关系为b3>b1>b4>b2 20.图为某种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系谱图(深色代表的个体是该遗传病患者,其余为表现型正常个体)。
已知Ⅱ-1、Ⅲ-1和Ⅲ-4都是纯合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Ⅰ-2和Ⅰ-4一定都是纯合子B.Ⅱ-3和Ⅱ-4为杂合子的概率不同C.Ⅳ-1和Ⅳ-2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7/12D.Ⅳ-1和Ⅳ-2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是1/6421.下列实验操作会导致所得数据偏小的是A.调查高度近视在人群中的发病率时,在患者的家系中进行统计B.进行验证分离定律的杂交实验时,所选相对性状不易区分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所用的诱虫器的金属网孔眼太小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过于明显导致野兔易被捕食22.蜜蜂中的雄蜂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单独发育而成,蜂王和工蜂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已知蜜蜂的体色中褐色对黑色为显性。
现有褐色雄蜂与杂合褐色蜂王杂交获得F1,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雄蜂体细胞中只含有1条 Y 染色体B.F1的黑色雄蜂与褐色雄蜂数目相等C.雄蜂精子和雄蜂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相同D.F1中蜂王可产生褐色或黑色雄蜂23.下列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认为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等位基因分离B.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等于嘌呤数D.艾弗里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的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24.南瓜的果实中有盘状和球状两种,由一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控制。
利用盘状南瓜和球状南瓜进行如下实验,观察并记录各实验所得子代的表现型。
不考虑突变的情况下,一定能判断出南瓜果实形状这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实验是实验一:盘状南瓜甲自交,球状南瓜乙自交实验二:盘状南瓜丙(♀) ⨯球状南瓜丁(♂)实验三:盘状南瓜戊进行自交,盘状南瓜戊⨯球状南瓜己实验四:盘状南瓜庚(♂) ⨯球状南瓜辛(♀)A.实验一B.实验二C.实验三D.实验四25.孟德尔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几组比例,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的配子比为1∶1C.F2的基因型比为1∶2∶1D.测交的后代比为1∶126.孟德尔在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F2表现型的比例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例为1∶1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D.测交后代表现型的比例为1∶127.果蝇中有一种突变型,人们利用这种突变型果蝇和纯合野生型果蝇做了下列杂交实验,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野生型为显性性状B.野生型为隐性性状C.突变型的基因型为显现纯合子D.没有隐性纯合子果蝇28.基因型为Aa的水稻自交一代得到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其余个体自交,得到的种子中,基因型为Aa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A.1/8B.1/6C.1/3D.1/229.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孟德尔通过杂交、自交实验发现问题,并提出了假说B.假说的核心是F1产生配子类型的比例为1∶1C.孟德尔巧妙的设计测交实验,只用于检测F1的遗传因子的组成D.验证假说阶段做的测交实验,其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1∶130.基因型为AA的牛与杂合公牛表现为有角,杂合母牛与基因型aa的牛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的牛不可能是( )A.无角母牛B.有角公牛C.无角公牛D.有角母牛31.在遗传学上即能判断基因型同时又能保持生物遗传特性的交配方法是 ( ) A.自交B.测交C.杂交D.无法确定32.图能正确表示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A B.B C.C D.D33.下列方法不能证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个体进行杂交B.杂种F1自交C.纯合糯性水稻和非糯性水稻杂交,F1的花粉加碘液染色后观察D.纯种自交34.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应该易于区分B.孟德尔发现问题采用的方法依次是先杂交再测交C.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D.孟德尔根据亲本不同个体的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为纯合子35.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兔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与卷毛都是相对性状B.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C.纯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的自交后代中不会出现纯合子D.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6.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但无需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表现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性37.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