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尹利阳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 尹利阳

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尹利阳
发表时间:2018-11-14T20:02:15.4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尹利阳
[导读]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维修,及时发现故障,保证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有效应用。

天津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天津 300161
摘要:在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和维修,及时发现故障,保证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有效应用。

本文首先分析了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概念及特点浅析,接下来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中影响及作用,最后详细阐述了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措施,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技术;继电保护;作用影响
引言
智能变电站是以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为基础的,并具有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和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智能化变电站。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智能变电站技术得到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对电网系统的继电保护也起到了巨大的影响与作用。

1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概念及特点浅析
1.1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概念分析
从整体结构上讲,智能变电站主要包含了信息平台及高压设备两类核心设备。

其中信息平台主要又包含了三个核心部分,即一体化监控系统(主要功能收集信息并有效整合信息)、虚拟装置及数字化工具(实现信号类型转换及数字化服务)、数据通讯网关机(提供数据服务并实现数据优化与远程浏览)。

从信息平台的功能来看,主要也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其一,纵向来说即是实现信息的标准化,即将收集及分析的信息源格式进行统一,并实现对上层应用支撑的透明化;其二,从横向来讲,则是实现信息的统一化,即通过通讯技术将信息进行有效传输,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功能。

智能变电站的高压设备,主要由电子互感器、智能变压器、智能开关等构成。

其中电子互感器的主要作用即是将电网系统的各个元器件进行有效连接,并实现数据共享,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在调节过程中的系统协调性。

而智能变压器,则主要通过连接通信光纤,从而实现对变压器实时状态的监管(主要监测电压、功率等信息),一旦变压器运行状态发生异常时,便由信息平台发出预警信息,控制系统则能够及时的接受信息并进行判别处理,以此有效降低了变压器的管理成本。

而智能高压开关设备,则是具有电子设备、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设备的高性能自动化开展,其能够通过监测诊断电网设备的实时状态,并及时的切断出现故障的设备,以此有效保护电网系统的安全。

1.2 智能变电站的特点分析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智能变电站系统主要分为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三层。

其中过程层主要又是由智能组件、智能终端等设备构成。

过程层的主要作用即在于实现电能分配、变换以及计量与控制。

间隔层主要则是由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录波等设备构成,其主要功能则在于使用间隔数据控制该间隔的电网设备功能。

最后站控层则主要由通讯系统、控制系统等子系统构成,其主要功能在于完成数据采集和监视控制(SCA—DA)以及保护信息管理等。

从优势层面上讲,智能变电站则主要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智能变电站具有高效环保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光纤线代替了传统电力系统使用的电缆线这样就极大的降低了安装成本,此外采取高集成度的电子元件又能够降低能耗。

其二,交互性与协同性,即智能变电站能够通过信息交有效发挥了电网系统的反馈调节功能,并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提升了调节效率。

2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中影响及作用
2.1对电网数据保护系统建设的影响
从继电保护的数据信息与保护原理的角度来看,智能变电站技术相对于传统变电站技术有了很大的突破,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总结起来大抵有以下重要的影响:智能变电站技术采用的电子互感技术首先是解决了电磁互感技术对电网系统性能的影响问题,这为电网系统数据保护及继电保护的准确性奠定了基础。

然而电子互感技术由于其信息的交互与传递等性能,偶尔会导致数据延迟,这也为继电保护造成了异性的影响。

但总体上讲,电子互感技术在电网建设中的信息深入评估、响应速度层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也对继电保护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与作用。

2.2电网保护技术层面建设的影响
继电保护设备是间隔层的重要组织结构,其主要在间隔层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

传统电网建设中采取电缆作为继电保护信息传统媒介极大的影响了其对以此设备进行控制的效率。

然而智能变电站技术使用的光纤信息传输技术,有效将间隔层的各个设备联系在了一起,并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与交互作用。

如此一来,电网系统的继电保护工作的反映决策也将变得更加高速,并还能进行综合性的分析管理,从而进行相对全面的保护。

此外智能变电站使用的计算联网管理技术,也改变了传统变电站人工发出指令的管理模式,这样就能够提升电网系统继电保护命令发送的效率。

最后,智能变电站技术打破了电网系统继电保护中采样、数据传输、保护一体化模式,有效实现了数据动态传输与调整,从而提升电网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协调性能。

2.3继电保护调试与维修影响与作用
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电网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实现机制,同时对电网系统的调试与维护方面也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

首选智能变电站检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分析,改善了电网系统继电保护周期维护和测试方法存在的滞后性。

其次智能变电站提供的全面的检测数据为电网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与检测提供了直观的参考,这样就极大的方便了电网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维修操作。

最后智能变电站的设计维护和调试工作需要多方参与者共同商量研究,对拟定的方案进行反复的协调和修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确保电网系统继电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并且更好的防范电网运行中的安全隐患。

3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措施
电压限定延时。

在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中,可
能会因为电流等因素出现外部断路的故障,使得负荷电流现象出现,引起跳闸,这就严重制约了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运行。

因此,在变电站运行中可以运用电压限定延时的方式,这样可以及时测量变电站中线路的电流。

一旦发现有负荷电流,系统就会及时发出警报,为继电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保障。

完善线路保护方案。

目前变电站线路中对电力系统的保护都是通过纵联差动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对于电力系统的变电站、发电厂、高低压配电等,要不断完善其配电线路保护方案,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提高继电保护的可
靠性运行。

随着继电保护的智能化发展,要从管理模式上顺应其发展趋势进行改变。

因此,要不断转变对继电保护的管理模式,通过创新和发现全面推行智能变电站技术。

提升业务水平。

在继电保护中运用智能变电站技术,要不断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相应的网络知识,提升其业务水平。

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推动继电保护中的智能化发展,加强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应用及普及,使得继电保护的信息传输效率显著提升,且降低了调试及维护的难度。

为进一步提高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电力领域可考虑采用智能变电站,全面替代传统变电站。

将以太网、智能化元件,应用到变电站之中。

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优化设计。

以增强系统性能、延长变电站各设备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姜吉坤.智能变电站技术对继电保护的作用及影响[J].工业,2016(08):00159.
[2]邓羽.智能变电站技术及其对继电保护的影响浅析[J].通讯世界,2017(01):143-14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