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树立家庭xx一、判断题1、提高廉政素质是我国当前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
2、《劳动法》的适用范围是除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业劳动者、现役军人等以外的所有劳动者3、在职公务员的权利义务关系不适用《劳动法》,而适用《公务员法》4、性爱是爱情的生理基础5、理想是爱情的社会依据6、性爱是爱情长久的重要保障7、恋爱是缔结婚姻、组成家庭的前提和基础,婚姻和家庭则是恋爱的结果8、婚姻就是指家庭9、家庭是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产生的夫妻关系10、婚姻是指在家庭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由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11、家庭是缔结婚姻的前提,婚姻是家庭产生的必然结果12、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取得结婚证,即确立夫妻关系13、我国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便民原则确定农村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具体机关14、无效婚姻是指欠缺婚姻的法定要件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婚姻15、家庭关系包括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和其它家庭成员关系16、离婚的方式包括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17、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可直接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18、双方自愿离婚,但对子女抚养或夫妻财产分割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双方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经由法院判决以解除婚姻关系19、离婚是指夫妻双方依法解除婚姻关系的行为1、判断题(A表示正确,B表示错误)AAAAABABBBBAAAAAAAA二、单项选择题1、()是我国第一部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A、《劳动法》B、《公务员法》C、《教师法》D、《法官法》2、我国第一部关于干部人事管理总章程性质的重要法律,是A、《教师法》B、《法官法》C、《公务员法》D、《律师法》3、()是民生之本A、就业B、社会保障C、民主权利D、经济发展4、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A、20周岁B、21周岁C、22周岁D、23周岁5、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女不得早于A、20周岁B、21周岁C、22周岁D、23周岁6、协议离婚是指男女双方自愿离婚,并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到()申请离婚的行为A、人民法院B、婚姻登记机关C、派出所D、公安局7、诉讼离婚是指婚姻当事人向()提出离婚诉讼的行为A、婚姻登记机关B、派出所C、公安局D、人民法院8、下列人员中,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是A、某市劳动局副局长B、南北证券北京营业部部门经理C、东城区城关监察大队执法人员D、某反贪局干部2、单选题ACACABDB三、多项选择题1、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A、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引导作用B、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有约束作用C、是保障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D、是保障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E、是保障社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2、职业生活中的道德和法律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表现为A、鲜明的职业性B、内在的自律性C、调节的有限性D、明确的规范性E、外在的他律性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涵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4、《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有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B、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休息休假的权利D、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5、《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有A、享受社会保险和xx的权利B、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C、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D、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拒绝执行的权利E、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批评、举报和控告的权利6、《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A、完成劳动任务B、提高职业技能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D、遵守劳动纪律E、遵守劳动职业道德、奉献社会E7、处理人事争议的法定途径是:A、申诉B、控告C、仲裁D、诉讼E、问讯8、爱情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性爱B、理想C、责任D、喜欢E、物质金钱9、家庭xx的基本规范包括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夫妻和睦D、勤俭持家E、邻里团结10、婚姻的必要条件是A、男女双方完全自愿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C、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D、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E、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11、结婚的禁止条件是A、禁止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B、禁止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结婚C、禁止直系血亲和两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D、禁止直系血亲和四代以内旁系血亲结婚E、禁止16岁以下未成年人结婚12、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A、重婚B、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C、婚前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既婚的疾病,婚后尚未治愈的D、未到法定婚龄的E、没有承担丈夫或妻子之责任的13、父母子女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包括A、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B、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C、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代理人和监护人D、子女对父母有经济上的必要帮助E、子女对父母有精神上的关心帮助14、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保障离婚自由B、反对轻率离婚C、离婚须由单位同意D、离婚须到公安局备案E、离婚须由双方父母同意15、在下列情况下,男方不得提出离婚A、女子在怀孕期间B、女方在分娩后1年内C、女方终止妊娠6个月内D、女方是现役军人E、女方身患重病16、《婚姻法》规定: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A、重婚的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C、实施家庭暴力的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E、不能生育的17、劳动法不适应于下列哪些人员A、公务员B、保姆C、军人D、事业单位工勤人员18、我国劳动法适用于A、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B、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C、军队和现役军人的劳动关系D、家庭保姆于雇佣者之间形成的雇佣劳动关系19、劳动者可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为A、在试用期内B、用人单位保安殴打劳动者、强迫劳动者劳动C、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劳动报酬为800元,用人单位只付500元D、用人单位随意加班加点20、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金的是A、劳动合同印双方约定的终止条件出现而终止B、劳动合同因合同双方协商一致而终止C、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D、用人单位濒临破产进行法定整顿期间确需裁减人员3.多选题ABCDEACDABCDEABCDEABCDEABCDEABCDABCABCDEABCABABCDABCDEABABC ABCDACABDABCAD四、简答题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答:《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一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二是按劳分配与公平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三是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四是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2、《公务员法》的基本原则。
答:一是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和法制原则。
二是监督约束与激励保障并重原则。
三是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3、简要阐述处理劳动争议的法定途径答: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1)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劳动争议,但协商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不愿协商,可以申请调解(2)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但调解也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任何一方不愿调解的,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调解原则也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3)调解不成的,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指县、市、市辖区设立的裁处企业与职工之间发生的劳动争议的组织机构。
(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答: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5、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答:第一、努力学习职业道德和职业生活中的法律知识第二、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第三、努力锻炼实际履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能力6、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答:(1)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2)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3)打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7、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1)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2)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3)要提高创业的能力8、恋爱中有哪些基本的xx要求?答: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文明相亲相爱9、大学生恋爱通常有哪些误区?答:误把友谊当爱情;错置爱情的地位;片面地或功利化地对待恋爱;只重过程不顾后果10、婚姻法中是如何规定结婚的?答:结婚是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它包括三层含义:结婚必须是男女两性的结合;结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并遵守法定程序;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五、论述题1、结合社会主义荣辱观谈谈你对职业道德的理解2、如何理解劳动者的法定权力和义务?3、你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设计4、你对爱情和人生有什么样的感悟5、道德和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调整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六、材料分析:题一:——青年马克思在谈到选择职业的理想和价值时曾经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宁要北京一张床,不要西部、基层一套房”成为当今大学生们普遍的就业心态。
毕业生选单位主要标准仍是“地域+工资”。
……“很多学生,特别是名牌院校的毕业生,感觉一年拿两三万元的薪水,在同学中没面子,因此,为了“表面光鲜”,宁可放弃自己的专业和特长,在沿海发达地区找一个短期工作岗位。
……很多本科生是用自己的将来做赌注,局限于“地域+工资”,反而是研究生的认识理性得多,他们更多倾向于考虑自己在专业上的纵深发展,为社会作出贡献——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27日——“面霸”、“考霸”传奇在大学生就业压力之下,不但有暗潮涌动的“新盲流”,还涌现出富有传奇色彩的“面霸”、“考霸”3月底,广东海洋大学国贸专业的应届本科生吴锦方终于找到了一份1000元/月的营销工作,脱下了"面霸"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