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
摘要:功能主义一词最早是以哲学含义出现,工业革命对世界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的产生和发展,也赋予了功能主义新的意义。
本文对现代主义核心的功能主义的产生、发展以及对世界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并探讨了功能主义未来的发展趋势,肯定了功能主义的存在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功能主义发展包豪斯
21世纪世界设计史中各种各样的流派层出不穷,但是如今仍对现代主义设计起重大作用的还属功能主义。
功能主义已经对现代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功能主义仍会在新的时代中产生更大的发展。
一、功能主义的萌芽
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使得现代工业设计在大机器生产中产生,并与传统设计分离。
1851年为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约瑟夫·帕格斯通设计的英国水晶宫举行。
而帕格斯通本人是一名工程师。
水晶宫由预制金属肋拱和薄片玻璃建成,也是大机器生产下的产物。
在工业革命下的机器化生产剥夺了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是否接受机器化生产这个问题,当时产生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种是以约翰·拉斯金和威廉·莫里斯为代表的拒绝机器代替人的观点,他们认为只有使用传统的手工工艺,将人从机器中解放出来才能实现人的创造性。
另一种是以高弗雷·散帕尔为代表的机器
与人结合的观点,他们认为机器是技术发展的潮流,手工艺与工业相分后,可以培养新的技术者,让他们理解和更好的利用机器。
19世纪50年代以来,欧洲的设计还没有完全的把设计与工业生产相结合起来,直到1907年德意志制造业同盟成立,其成员穆特修斯提出一种“标准”,他主张标准化的制造与设计产品。
此时的功能主义作为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二、功能主义的发展
功能主义的发展主要是从德意志制造业同盟的成立到包豪斯的
形成,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得以体现。
三、功能主义新高度
1919年对现代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包豪斯成立,在理论方面,包豪斯提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作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的基本观点,在功能主义设计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尝试后得了成功。
在工业方面,包豪斯设计和制造了宜于机器生产的工业日用品;在建筑方面设计了讲求功能完整和形式简洁的建筑。
相信“方盒子就是上帝”、“功能至上”的包豪斯,将功能主义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完全意义的现代主义设计。
四、功能主义的危机与新趋势
(一)功能主义的危机
20世纪后半叶引发了一场世界范围内的反功能主义大讨论。
从
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进入“后工业社会”阶段,人们对审美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意识到无装饰无色彩的简洁设计给人以冷清、乏味和呆板感。
在这个被商品和消费所主宰的世界,要求以多元化来取代标准化,以个性来超越共性。
70年代末,后现代的概念的发展,使其成为真正的或名义上的反功能主义的口号。
80年代出现的商业和流行文化需要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喜好,而不是功能,消费者的愿望成为新的设计原则。
这些都表明,包豪斯功能主义需要进行改良,这是历史趋势所向。
(二)功能主义的新趋势
二战后的德国依然使用理性主义的设计,并发展了以强调技术、表现功能主义特征的工业设计风格。
对其影响最大的是乌尔姆造型学院,学院的设计师们坚信设计的最终目标就是将生活本身转变成艺术品。
他们将功能主义与强调科学的系统化设计方法结合起来,促进乌尔姆造型学院与企业的联合,使其设计在理性基础上有向人性化转变。
“人性化设计”是将产品设计的社会性和安全性相结合。
人性化设计应该是功能性的,它是在保障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改进产品的外观设计,以达到人性化设计与功能主义的的统一,这也将成为功能主义在新时代的新发展趋势。
五、结语
功能主义从产生的那天开始,有因为单纯追求功能的理性,使设计缺乏个性的设计产品,也有许多功能与形式统一的设计,适应工
业化的大批量生产的优秀产品。
面对功能主义所带来影响,设计师们开始了新的思考。
如今的功能,已不只是为满足标准化大工业生产的需要,还应符合人类追求体力解放与精神自由的要求,在高科技发展的新世界里迎接新挑战。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万军.当代设计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
[2]陈炯.形式追随功能——谈版面设计的简化、淡化和个性化[j]期刊论文.新闻战线.2009.
[3]刘林.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的德国化与包豪斯风格.[j]期刊
论文.百家艺术.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