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3第九讲 后现代主义设计——平面、发展趋势
13第九讲 后现代主义设计——平面、发展趋势
章节回顾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了解“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工业产品方面的设计表 现形式和方法,并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进行赏析学习,从而对后现代主义的 设计理论能更深入的理解。
—谢 谢—
种设计表现媒介的趋势。 • 第二,使商业性的平面设计和文化性的平面设计之间的鸿沟进一步扩大,文化性平面设计却越来越
“纯艺术化”。 • 第三,“机械性”、“硬性”的形式表现语言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作为一种对抗,以手绘方式进
行的设计,成为设计用户及观众难得的奢侈品,备受推崇和喜爱。 • 第四,对创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设计的运用越来越快捷。这两者对于设计师的素质要求越来
• 瑞士平面设计家。他的设计风格是把平面因素先组织起来,然后把这个组成的结构加以处 理,如象旋风卷入,或者破碎成为无数碎片,或者过纵横切割分解等等,使设计具有特殊 的艺术意味。
• 提西、奥斯玛特、盖斯布勒三人堪称20世纪60年代开创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的重要人物, 他们的设计给以后的平面设计家在探索这个方向上以重要启示。
象图形。因此,显然不再是单调、刻板、高度理性的国际主义风格,而是充满了趣味、个 人特色的新设计风格。
沃尔夫冈·魏纳特
• 在美国与在瑞士青年设计师丹·佛里德曼、威利·孔茨和艾普尔·格莱曼等人,组成了非常有力 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集团,“新浪潮”平面设计。
• 魏纳特把制版照相机作为工具,通过照相机对已经设计好的版面进行变形、改良、歪曲处 理,最大限度地运用这个新的设计因素,来改变原来版面的刻板性,他采用了这种新的方 法以后,使自己的设计更加五光十色、扑朔迷离。(制版照相机原来的功能仅仅是客观地 把设计好的内容变成制版的底片)
“新浪潮”
强调的是“人的直觉对设计的制约性”, 主张“为了表现可以牺牲可读性”。
他们的主张和“功能决定形式”的观念是相左的, 他们重视的是形式的表现力, 及直觉在设计中的决定作用。
2.“孟菲斯”风格和旧金山派平面设计
• “孟菲斯”风格上与这个集团的家具设计、建筑设计基本一致,具有强烈的艳俗、色彩绚 丽的特点,也经常是违反功能目的的。一种个人艺术观点和文化观点的宣泄,这也正是后 现代主义设计一个非常典型的立场和方法。
• 教学目标:熟悉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的特点,熟悉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平面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
• 在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家们也进行着相似的探索。他们不但将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 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 语形象都搬上了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第八讲 走向多元的后现代主义设计
主要内容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后现代主义与工业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平面设计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后现代主义设计
• 重点 • 难点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 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特征及理论探索、后现代主现了这个前卫设计集团的设计 方式和特点。
3.“里特罗”设计和乡土风格
4.计算机给平面设计带来的革命
• 20世纪80代以来,平面设计的最大变化因素之一是计算机广泛地被运用到设计的整个过程中。 • 第一,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在技术上的愈益完善,CAD已经渗透到各个设计领域,并有取代以往各
越高,使得建立在计算机平台上的交叉设计,具有无限的发展生机。
现代设计的发展趋势
• 计算机的普及,预示着人类正在或已经进入I信息时代. • 通过英特网这个庞大的信息库,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而对于英特网所能提供的信息,给
予设计创意的灵感的击发点的撷取,不仅要求设计师有与时俱进的计算机水平,而且要有 与之相关的各种学科知识。这既是计算机时代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行装饰性加工,使设计充满了生动性和游戏性,完全不同于简单的、刻板的国际主义风格。
西格佛雷德·奥斯玛特
• 为联合保险公司设计的企业标志和平面广告(海报),把利用无装饰线体组成的“联合” 二字继续游戏式地分解和叠合,是充满了创意特征的、反国际主义刻板风格的最早后现代 主义平面设计作品之一。
斯蒂夫·盖斯布勒
• 1964年,由卢兹印刷厂出版的,由罗斯玛利·提西设计的广告中已经具有强烈的装饰因素了, 可以视为早期的装饰主义浪潮的开端,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先兆(图9-34)。
• 代表人物:罗斯玛利·提西、西格佛雷德·奥斯玛特、斯蒂夫·盖斯布勒
罗斯玛利·提西
• 后现代主义的重要平面设计代表人物之一。 • 一方面采用了自瑞士发展起来的国际主义的基本布局,具有基本的视觉传达功能, • 另一方面对基本的平面因素,包括字体、版面编排等都采用了折衷的、开玩笑式的方法进
• 在20世纪70年代的平面设计因而出现更加剧烈的、激进的改革,产生了“新浪潮”平面设 计运动。
• 到80年代,形成了“曼菲斯”风格和旧金山派平面设计,以及“里特罗”设计和乡土风格。
• 与此同时,计算机在平面设计中的普遍运动,使平面设计几乎可以说发生了一场革命。
1.“新浪潮”平面设计运动
• 也可以称为“新浪潮”版面设计。 • 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的刻板性必须改革,才能适合新时代的审美要求。 • 平面的基本因素都已经过装饰性加工,设计语言基本上脱胎于现代主义——即硬边几何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