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帽》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主动参与小组编创,合作表演情景剧《小红帽》。
3.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敬长辈。
【教学重点】
体会歌曲的故事情景,引导学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主动参与小组编创、合作表演音乐童话剧《小红帽》。
【教学准备】
钢琴、PPT、道具、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一)师生问好
(二)随音乐律动
(三)讲述童话故事《小红帽》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童话故事——《小红帽》。
(老师与学生一边讲故事,一边体会故事中的人物形象。
)
师:故事讲完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不能贪玩,要听妈妈的话,不轻易相信陌生人…
师:除了要学会保护自己,还得学习小红帽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精神。
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根据童话故事改编后的巴西儿歌《小红帽》。
PPT播放歌曲。
二.学习歌曲
(一)听赏音乐,感知节奏
1.师:这首歌曲的速度是快速、慢速还是中速稍快?
生:中速稍快。
2.师:这首儿歌的拍号是?
生:2/4拍。
(复习:2/4拍的意思是以四分音符为一拍,每小节唱两拍;请同学说出强弱规律,并拍打出来。
)
3.师:老师这有一些音符小朋友,谁能帮我找到四分音符?(依次找到八分音符,贴到黑板上,复习它们的节奏。
)
4.PPT出示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节奏和歌词,引导学生按照节奏拍唱出歌词。
(二)创设情境,学唱歌曲
1.根据歌曲中的故事情景分乐句教唱,体会歌曲的情感。
(第一二乐句)
师:从歌词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红帽因为有了之前的教训,这次她有没有上当?生:没有。
师:让我们一起跟着小红帽去给外婆从糕点吧!
师:瞧,小红帽挎着小篮子出发了,她走进了繁花似锦的树林,她边跳跃着边欣赏着美丽的风景。
提问:
(1)谁能说说小红帽此刻的心情?(课件出示:轻快、高兴地)(2)你能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小红帽的心情吗?
(3)我们听听歌曲是怎样唱的。
(师弹琴教唱第一二乐句)
(第三、四乐句)
师:走着,走着,小红帽碰到了一群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提问:
(1)猜猜都是谁呢?你能模仿它的动作吗?
(2)森林里有这么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小红帽的心情又怎样呢?
(3)可是走着走着,她又碰上了一个危险的家伙,是谁呢?生:狼
师:谁能说一说大灰狼是怎样一种动物?(凶狠、残暴……)谁能给大家表演一下大灰狼是怎样凶狠残暴的?(张牙舞爪、身体略前倾下蹲等)
(4)小红帽有了上次的教训,这次给外婆送糕点有没有上大灰狼的当?
师:小红帽机智的躲过了大灰狼,顺利的把糕点送到了外婆家。
来听听歌曲中是怎样唱的。
(师弹琴教唱)
(第五、六乐句)
小红帽抬头看看天色,心中打定主意当太阳下山前,我一定要赶回家,同妈妈一同进入梦乡。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是怎样唱的。
(师弹琴教唱)
2.有表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3.简单分析歌曲,并找出旋律相似的乐句。
三、分组编创,合作表演
1.PPT出示要求。
2.老师向学生介绍道具(提篮、头饰、打击乐器、报纸),根据打击乐器的声音特点引导学生编创到表演中。
3.分三组进行编创,老师指导。
四、分组展示,点评表演
五、总结
师:希望同学们从歌曲中学习小红帽机智勇敢、孝敬老人的品质,课后,请大家再把情景剧进行认真编排,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小红帽》歌曲,一边唱一边律动结束本节课。
)
《小红帽》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音乐学习上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
本节课利用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同时利用儿童灵巧形体,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采用歌舞、节奏、打击乐、表演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更好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展现自我,从而丰富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小红帽》效果分析
整堂音乐课,老师通过欣赏、聆听、教唱、歌舞、表演、打击乐伴奏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表现能力,给学生创设了轻松的音乐课堂氛围。
教学时注重学生的自主探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交流合作,体验共同学习的乐趣。
在歌曲教唱部分,先让学生充分完整的熟悉歌曲的旋律,单独练习节奏掌握新的节奏型。
然后再进行歌曲的学唱,让学生通过听音乐来击打节奏,可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课堂活动的表演环节,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充分尊重孩子,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有效的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小红帽》教材分析
《小红帽》选自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是一首巴西儿童歌曲。
2/4拍,六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c大调式。
六个乐句中,只有第五乐句稍有变化外,其他几个乐句基本上相同,都是以“do、re、mi、fa”的级进式旋律开始,这样使整个曲调既统一,同时这首歌曲曲调流畅、节奏欢快,与第一人称的歌词相配合,讲述了孩子们所熟悉的童话故事“小红帽”,让孩子从故事中得到启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尊敬长辈、孝敬老人。
作为全新的教材,本册音乐在编写中体现了以下的基本理念:
1.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2.以审美为中心;
3.以文化为主线;
4.加强实践与创造。
《小红帽》评测练习
1.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① x x x ︱x x x︱
当太阳下山岗,
② x x x ︱x x ︱
我要赶回家,
③ xx x x ︱x x x x︱
同妈妈一同进入
x x ︱ x x ︱
甜蜜梦乡。
《小红帽》课后反思
在本次音乐课的教学中,我始终遵循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为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
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这节活动课,运用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生的兴趣很高,气氛很活跃,都能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
通过让小组合作进行表演探究,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小组展示环节,锻炼了孩子们的自我表现能力,大大激发了学生喜欢表演、乐于展示自我的兴趣。
,
综观整堂课,始终贯穿“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情感体验”这一理念。
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强调听赏领先,在审美过程中师生共同感受、体验、表现,从而感悟音乐的美。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把音乐的知识与技能和学生的音乐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音乐,体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本节课出现了些不足的地方:在解决难点节奏时应该给学生一个准节奏,并接着提醒一下强弱规律,把每句字头的力度突出来,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歌曲唱得更加欢快活泼;当学生表演后应该明确地给学生一个评价,这样让学生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美的、怎样表现更好。
《小红帽》课标分析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提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它还指出: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是在生动、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生成和实现的。
根据小学音乐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深挖教材,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本课设计的教学形式较为活泼生动,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以获得对音乐的亲身体验,感知音乐中的情感,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
基于《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本课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认识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2.主动参与小组编创,合作表演情景剧《小红帽》。
3.在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尊敬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