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知识培训
也可用氧化电位水洗手消毒 接触传染病病人后手的消毒: 戴一次性手套或无菌乳胶手套,一个病人换一副 直接接触病人,双手使用消毒液揉搓2分钟,再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冲
洗 连续诊疗时,每接触一个病人后用抗菌皂液和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
毒液搓擦2分钟
常用手消毒剂: 醇类和胍类(醋酸氯已定)复配的手消毒液 有效碘含量为5000mg/l 的碘伏溶液 75%乙醇溶液或70%异丙醇溶液 酸性氧化电位水 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用于手消毒的其他消毒剂
2.输注器材的灭菌方法
灭菌前准备:清洗、消毒 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菌 注意事项:普通铝饭盒无论加盖与否,不能
用于装放注射器进行灭菌
3.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
接触未破损皮肤的器具--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 消毒方法:有效氯、有效溴500-1000mg/l,30分
钟
接触未破损黏膜的器具:扩阴器、开口器、压舌板、 口表、肛表
3.紫外线消毒
适用范围:空气、物体表面、水 方法:直接照射,30分钟,1.5w/m3 注意:灯管保持清洁,做好个人防护
4.常用化学消毒剂
——环氧乙烷
适用范围:一般医疗器械,一次性用品 方法:根据说明书来定参数 注意:相对湿度在60%-80%为最佳;灭菌物品中
残留环氧乙烷应低于15.2mg/m3
高度危险性物品: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与破损 组织皮肤接触的器材和用品。
手术器械、透析器、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活 检钳
中度危险性物品:和破损皮肤黏膜接触。 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压舌板、体温表 低度危险性物品:直接或间接和健康无损的皮肤接
触。
毛巾、便器、餐具、被褥、听诊器、血压计
3.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敏感性:
中水平消毒法:是可以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方法:碘类消毒剂、醇类、酚类、醇类和氯已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复 方。
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 的方法。
方法:通风换气、冲洗、单链季铵盐(本扎溴铵等)、双胍类(氯已定)、 金属离子。
2.医用物品对人体的危险性分类
敏感性从高到低的顺序为:
亲脂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细菌繁殖体 真菌 亲水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等) 细菌芽孢(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4.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原则:使用有证药械,有效范围内使用
高度危险性物品——灭菌 中度危险性物品——高水平消毒法(体温表、内
----物理化学消毒方法处理 灭 菌 方 法: 压力蒸汽灭菌
----预真空、脉动真空、下排气、快速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1.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不耐热手术用品的灭菌:心脏起搏器、人工瓣膜、 麻醉器材、内镜等用品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戊二醛10 小时浸泡
手术用敷料灭菌:压力蒸汽灭菌 凡士林纱布、纱条:干热灭菌(160℃,h)
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细菌芽孢)达到灭菌保证水平的方法。 方法:热力灭菌、电力辐射灭菌、甲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高水平消毒法:可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结核分枝杆菌),对细菌芽孢杀 灭达到消毒效果的方法。
方法:热力、电力辐射、紫外线、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 臭氧、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
影响消毒效果
4.常用化学消毒剂
——碘伏
性能与特点:对皮肤无刺激性,消毒效果 受有机物影响大
适用范围:皮肤、黏膜消毒 注意事项: 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稀释液不稳定,
宜使用前配制,一般不超过24小时 对碳钢金属有一定腐蚀性 部分人对碘过敏,宜慎重
4.常用化学消毒剂
——季胺盐类消毒剂(新洁而灭)
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水质、污水、分泌 物、排泄物、餐饮具、垃圾
4. 常用化学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注意事项: 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溶液现用现
配
对金属有腐蚀,织物有漂白
学消毒剂
——含溴消毒剂(二溴海因等)
性能与特点:高效快速,腐蚀性、刺激性比含氯消 毒剂小
气管镜、胃镜、肠镜、喉镜 应达到高水平消毒
内镜消毒灭菌原则:首选物理方法,次选化学方法 内镜消毒灭菌主要方法有: 压力蒸汽灭菌:内镜的金属部分 环氧乙烷灭菌:各类内镜 2%戊二醛浸泡消毒:灭菌10h,消毒30分钟 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适合胃肠内消毒,氧化还原电位(ORP)
大于等于1100mv,PH小于2.7,有效氯含量一般为50mg/l,流动 浸泡消毒作用15分钟 煮沸消毒:20分钟 其他消毒灭菌方法: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内镜消毒剂和消毒器
压力蒸汽灭菌后处理:检查灭菌效果,标明灭菌 日期,登记完整,物品储存在密闭橱柜中,离地 20-25cm,离顶 50cm,离墙5cm,保存日期 10-14天,潮湿多雨要缩短。
2.干热灭菌
适用范围:耐高温物品 分类:烧灼、干烤 时间:160℃,2h;170℃,1h;180℃,0.5h 注意:物品要清洗干净,玻璃制品保持干燥,40℃ 以 下 再 开 箱 , 物 品 小 于 10*10*20 , 粉 剂 厚 度 小 于 0.635 cm,凡士林纱布小于1.3 cm。
过氧乙酸使用注意事项:
配制的稀释液应盛于塑料容器中 对金属和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消毒后应立即
用清水冲净 储存过程中易分解,高温、高浓度可引起爆炸 接触高浓度过氧乙酸或配制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原液对皮肤黏膜有灼伤,一旦溅上即用清水冲洗
4.常用化学消毒剂
——过氧化氢(双氧水)
性能与特点:高效无残留,对金属织物有腐蚀,受 有机物影响大
压力蒸汽灭菌
物品种类
灭菌时间(分钟) 121℃下排气 132℃预真空 132℃脉动真空
硬物(裸露)
15
4
4
硬物(包裹)
20
4
4
织物包
30
4
4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
物品种类 不带孔物品 带孔物品 不带孔+带孔物品
灭菌时间(分钟)
下排气
预真空 正压排气法
3
3
3
10
4
3
10
4
3
*注意:物品尽快使用,不能储存,无有效期
6.皮肤与黏膜的消毒
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 洗必太碘棉签消毒 无菌棉签浸润2%碘酊涂擦1分钟,再用75%乙醇擦
拭2遍 无菌棉签浸润5000mg/l碘伏涂擦2遍 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手和皮肤的消毒: 5000mg/l碘伏擦拭3-5分钟 乙醇、异丙醇与醋酸氯已定配制成的消毒液擦拭3-5
分钟 氧化电位水
2000mg/l,60分钟
一般诊疗用品消毒的注意事项: 使用的消毒剂严格检测其浓度在有效期内使用 消毒灭菌后的医疗用品必须保持干燥,封闭保存
4.内镜的消毒灭菌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经外科切口进入无菌腔 室的内镜及其附件:腹腔镜、关节镜、脑室镜、膀 胱镜、宫腔镜等
应达到灭菌水平 进入破损黏膜的内镜附件:活检钳、高频电刀 应达到灭菌水平 进入人体自然通道与管腔黏膜接触内镜及其附件:
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水质
注意事项: 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 有机物对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一些金属离子可影
响消毒效果
4. 常用化学消毒剂
——乙醇
性能与特点:高效快速,腐蚀性、刺激性比含氯 消毒剂小
适用范围:环境、物体表面、水质 注意事项: 应于阴凉处避光、防潮、密封保存 对金属有一定腐蚀性 有机物对杀菌作用有一定影响,一些金属离子可
适用范围:空气环境、物体表面、水质、餐饮具 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用酸活化 对金属有腐蚀,织物有漂白 配制与操作时做好个人防护
4. 常用化学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性能与特点:高效快速,应用范围广,使用方便, 价廉,有腐蚀性、刺激性与漂白作用,过量使用 对环境造成污染
稳定性:片剂稳定,粉剂易潮解,液体不稳定, 一般为3个月
窥镜)或中水平消毒法 低度危险性物品——低水平消毒法
二、消毒灭菌方法
1. 压力蒸汽灭菌
适用范围:耐高温、高湿的医疗器械、物品,不 能用于油类与粉剂。
分类:下排气式和预真空(预真空、脉动真空)
压力蒸汽灭菌前物品准备
清洗:彻底清洗,干燥 包装:包装材料符合要求,下排气式物品体积小于
30*30*25,预真空物品体积小于30*30*50。金属 包小于7kg,敷料包小于5kg。 装载:下排气式小于柜室容量的80%;预真空小于柜 室容量的90%大于10%,同类物品放置;上下左右 间隔;大包放在上层、小包放在下层;金属放在下层、 织物放在上层;金属包平放;盘碗要竖立;玻璃瓶开 口向下或侧放;织物折叠与水平垂直。
消 毒 方 法 : 压 力 蒸 汽 灭 菌 有 效 氯 、 有 效 溴 5001000mg/l,30分钟
通过管道间接与浅表体腔黏膜接触器具:氧气湿 化瓶、氧气面罩、吸引器、引流瓶
消毒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有效氯、有效溴5001000mg/l,30分钟
分枝杆菌、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的器具: 消毒方法:压力蒸汽灭菌有效氯、有效溴1000-
性能与特点:属灭菌剂,作用快速,低温下仍有 效,无残留,不稳定,腐蚀性与刺激性强,储存 不当有爆炸危险
稳定性: 单元包装:不稳定,一般有效期1个月 双 元 包 装 : 稳 定 , A 、 B 液 混 合 24-48 小 时
才能使用,混合后有效期为1-2周 适用范围:环境空气与物体表面、餐饮具、衣物
适用范围:手、皮肤、黏膜、餐饮具、果蔬,内镜 消毒
注意事项: 有机物对杀菌效果影响大,消毒物品必须清洗干净 对不锈钢无腐蚀,对铜、铝、碳钢有轻度腐蚀 现生产现使用
三、各种医疗用品、物品灭 菌消毒方法
1.手术器械和用品的灭菌
灭菌前准备: 非感染症病人使用后的器械
----清洗去污 感染症病人使用后的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