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安全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信息安全 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第六章6、1网络安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信息安全的含义。

2.了解网络应用中的安全隐患。

3.知道一些互联网络应用的好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互联网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离不开网络信息,从而进一步认识到网络安全的价值,培养学生安全使用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好习惯。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的网络安全方面的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感悟网络安全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养成良好的信息活动习惯。

二、教学重点
1、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2、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3、计算机犯罪及其危害。

三、教学难点
1、对概念的理解
2、任务的完成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与任务驱动法。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利用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调查引入课题。

【教师】
1、调查学生的电脑就是否中病毒。

2、调查学生的QQ号码就是否被盗。

3、调查学生就是否有网上购物的经历。

4、调查学生就是否有参加网络游戏的经历。

〖学生〗阅读课本P128五个案例,分析信息安全的威胁来自哪些方面,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积极参与老师的调查。

【教师】总结学生调查结果。

总结课本知识:通过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知道,信息安全存在多方面的威胁,包括人为的与非人为的、有意的与无意的等。

信息安全不仅影响到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安全,成为日益严峻的问题。

维护信息安全:确保信息内容在获取、存储、处理、检索与传送中,保持其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与真实性。

即:保障信息安全的安全有效。

(二)自主学习任务一
【教师】
设计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一,访问下列网站,了解与体验网络时代中的商务生活。

当当网
淘宝网
〖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一,了解与体验网络时代中的商务生活。

(三)自主学习任务二
【教师】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目标,理解相关理论知识。

〖学生〗自学书本P130病毒的相关知识。

了解病毒的概念,病毒的特点,以及病毒的防治方法。

【教师讲解】
1、什么就是计算机病毒:也被称为“有害代码(Ma1ware)”,就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课本P132中表6-4列出了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3、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在日常信息活动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做到下面几点:
(1)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不要随便复制与使用未经测试的软件,以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渠道。

(2)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

可由有关的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病毒检测程序进行检测。

(3)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

在计算机系统运行中,随时复制一份资料副本,以便当计算机系统受病毒侵犯时,保留备份。

(4)当发现计算机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修复;如系统中保存有重要的资料,应请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处理,尽可能保护有关资料。

(5)应及时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病毒最新报告与下周发作病毒预告,及时做好预防中毒的准备工作。

(四)自主学习任务三
【教师】布置任务:
1、思考:就是谁在制造病毒?电脑中毒可能出现的症状有哪些?
2、下载任意一款杀毒软件(如360,金山毒霸,瑞星等)
〖学生〗猜想:人为制造病毒的目的就是什么?除了安装杀毒软件,我们的网络行为还有哪些需要注意与规范。

【教师讲解】
对于病毒的制造者,一般有两类,一类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计算
机水平,表现自己的能力,编写出来带有恶搞性质的,但对计算机与用户没有实质伤害的程序文件这样的“病毒”制造者,她们就是无害的。

还有一类病毒制造者,她们往往就是恶意报复,攻击网络,攻击个人,
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甚至远程操控被种者的电脑。

被控后,就可以盗取用户的各种账号的密码从而进行盗窃活动
等,这些人通常就是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恶意扰乱网络秩序,这属于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

【师生合作学习】
【教师】教师提出需要调查的问题。

1、您在网上购物或消费时,有哪些因素让您担心呢?
□付费手续复杂□怕货不对板□付费不稳妥
2、如果您有银行卡,您愿意通过网络来支付不?
□愿意□不愿意
3、您会随意在网上公布您的个人信息么?
□会□不会
4、如果您电脑弹出窗口“您参加湖南卫视爸爸去哪节目短信互动,被抽到幸运大奖,获得奖金90000元与一台联想笔记本,请登录×××网站进行领奖”,您会怎么办?
□登录指定网站领奖□诈骗,置之不
理□立刻报警
5、您认为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最先需要安装的软件就是哪个。

□QQ □瑞星□暴风影音
(五)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四,合作交流。

【教师】设计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有那些的表格
〖学生〗学生参考教材P162、P163内容,利用或搜索引擎,每四个同学分成一小组,在组内讨论交流答案,请一位学生代表回答。

【教师讲解】教师提出计算机网络安全概念。

计算机网络安全就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恶意的原因遭受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

一般而言,它包括:运行的网络安全操作系统的安全;网络上系统的信息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

师生讨论交流,对同学回答的答案评判。

【教师&学生】供同学们参考的互联网应用好习惯:
(1)不随意在不了解的网站填写个人真实资料,如非必要,尽量少让别人知道您的“底细”。

(2)不随意在公用电脑输入个人信息,她人可能在电脑中安装了能记录您一切操作的软件。

(3)不随意打开不明来源的邮件的附件,更不要轻易执行附件中的EXE文件,如有必要,请先采取预防措施,确认无误后再打开。

(4)不轻易打开陌生人发送的文件与链接,以防恶意代码隐藏其中。

(5)安装防毒软件并及时升级病毒库。

(6)确保自己发送的邮件安全无毒,重要邮件最好加密后发送。

(7)给自己计算机设置足够安全的密码。

(8)经常登录一些权威安全站点,了解所使用软件的漏洞并及时打上补丁。

课后作业:
学生参考教材P163内容,利用搜索引擎,搜集相关资料。

学生写一篇文章《我的正能量网络生活》,下节课师生讨论交流。

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的反思
本节课内容就是在学生对计算机及网络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展开的。

本节课从实际举例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再回到理论的学习与指导,然后在理论的基础上再次回到实践操作上来,真正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一个转变。

课堂大量使
用真实案例,与实际操作,让学生对计算机信息防护有一个实质的理解与防控,而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上,通过操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与操作技能,对书本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从而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这节课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不但要让学生在思想上对网络安全由基本的认知与认同,更要让学生在日常的计算机使用上,与行为习惯上加强对网络安全的认同与培养,通过大量真实实际的案例引导学生,让学生知道网络安全就在我们身边,边讲解边练习,用贴近生活的内容引发学生的注意与关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学生动手为主,教师演示为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本节课课堂气氛热烈。

教学任务均能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问题的反思
但也有部分同学,计算机操作基础不熟练,个别同学逗留网页时间过长,未能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完成上机,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超时现象。

自己也表现出很多不足,比如时间安排上,与各环节引导上存在不足,故以后本人还要在这方面多加训练,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四、改进措施的反思
1、合理安排各环节时间,让课堂即紧张又宽松,紧张就是学生没有多余时间做无关紧要的事,宽松就是有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2、对于知识点的衔接需要更简单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师的专业引导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这节课的主要讲了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理论知识比较繁杂,但在课本上都有阐述,学生自己可以课下巩固,学生不难理解。

对于实践部分,学生技能参差不齐,需要个别指导,也可采用边指导边授课的方式,及时提点与更正部分学生的操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