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视听语言复习题三套题及参考答案[1]

视听语言复习题三套题及参考答案[1]

名词解释:1.特写: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

有时候特写被应用于主观镜头,表现人物主观视点。

2.场面调度:本义指导演对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活动、空间位置的安排与调度。

引申到影视艺术中,场面调度获得了更丰富的可能性:它不仅关系到演员的调度,而且还涉及摄影机以及拍摄现场各部门、各元素的调度。

3.对比调度:在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具体处理上,可以运用各种对比形式,如动与静、快与慢的强烈对比,音响上强与弱的对比,或造型处理上明与暗、冷色与暖色、黑与白、前景与后景等等对比,则艺术效果会更加丰富多彩。

4.人声:指人在声音表达思想和喜怒哀乐等感情时所发出的各种声音。

按表现方式不同,电影中的人声主要分成对话、独白和旁白三部分。

5.声画同步:也称声画合一,指影视中的声音和画面严格匹配,使发音的人或物体在银幕上与发声音保持同步进行的自然关系,使得画面中视像的发声动作和它发出的声音同时呈现、并且同时消失,两者吻合一致。

6.理性蒙太奇:爱森斯坦对杂耍蒙太奇进一步发展,提出理性电影的观念,追求电影富于激情的叙述和理性思想的传达。

“理性蒙太奇理论的意义在于:理性电影是能够克服逻辑语言和形象语言之间的不协调的唯一手段。

在电影辩证法的基础上,理性电影将不在是故事的电影,也不是轶闻的电影。

更改电影将是概念的电影。

它将是整个思想体系的直接表现。

”7.三点布光法:经典的好莱坞电影制作,每个镜头内至少有三个光源——主光、补光及逆光,这样的布光系统就是“三点布光”。

主光,首先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前面,与主体形成一定的角度。

补光,在主光源造成的阴影一侧位置布置补光,部分地清除主光投射下的阴影。

逆光,把光源放在被摄主体的后面,使主体看起来轮廓清晰、富有立体感。

8.纵深调度:在多层次的空间中,充分运用演员调度的多种形式,使演员的运动在透视关系上具有或近、或远的动态感。

9.旁白:是指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人物语言。

旁白的发出者比较自由,可以是影片中的某一个人物,也可以是跟剧情完全没有关系或影片完全没有出现过的局外人。

10. 音响:音响是指电影中除了人声、音乐之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和人造环境中所有声音的统称。

11.后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

由于它具有真实地再现影像内容所发出声音的能力,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

所以纪实风格的影片多采用此方法。

12.声画分立:又称声画分离,是指画面中的声音和形象不匹配、不同步、不相吻合、互相剥离,即声音和发声体不在同一画面内,声音通常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

声画分立意味着声音和形象具备相对的独立性,它们通过分离形式,在新的基础上求得和谐统一。

13.重复调度: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重复出现。

在一部影片中,这种相同或相似的演员调度和镜头调度的重复出现,具有叙事母题的意义,会引发观众联想,使他们在比较之中,领会其中内涵,从而增强作品的叙事、表意、抒情的力量。

14.内心独白:是影视艺术中以“画外音”形式出现的剧中人物的内心自白。

内心独白是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所要传达的不是外部世界所看得见和听得见的东西,而是人物对外部世界的一种心理体验。

15.同期录音:摄影机拍摄影像的时候录音机同步运行,录下影像内容所发出的声音。

由于它具有真实地再现影像内容所发出声音的能力,能增强影片的真实感。

所以纪实风格的影片多采用此方法。

16.声画对位:指的是声音和画面形象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

(具体来说,声画对位首先在形式上可以概括于声画分立范畴之内,指声音和画面在形式上不同步、不吻合、相互对立;其次在内容上,画面所提供的信息和声音传达的信息在性质和情绪基调上存在很大反差,甚至完全矛盾、对立;最后,两者虽然相互对立,但又彼此对列、彼此配合、彼此策应,从不同的角度为同一个人物塑造或主题表达所服务,既分头并进又殊途同归。

)17..杂耍蒙太奇:又叫吸引力蒙太奇,就是挑选一些有感染力的镜头,使它们对观众的情绪施加影响,以接受影片中的意识形态观念。

爱森斯坦的杂耍蒙太奇手段的核心是创造观众的心理联想,达到感知和情绪对观众的控制。

18..反应镜头:一个动作开始了,然后我们切出去观看那个动作造成的反应,当我们回到动作上来的时候,它已经前进到另一新位置,却没有使我们注意到那取消了的一段时间。

一、简答题1、简要回答构图的重要原则。

P22①平衡原则。

根据人眼观察真实世界的的正常视觉经验,我们在构图时,需要尽量遵循平衡原则。

画框内的构图,基本需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各元素的重心基本能够位于画框中央或接近中央,各元素对比要让人感觉协调,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标准,需要依照情况而定。

②变化原则。

相对而言,人眼对不平衡的、富于变化与动态的构图更为敏感,如在一片相对静态的物体中,个别动态的物体就会首先吸引人的注意,平衡的构图中,如果重心突然发生改变,也会吸引人的注意,所以,有时候,我们利用变化原则,可以表达特定的内涵。

③动态构图的原则。

因为影像是活动的,相对于静态构图而言,动态构图在通常的点线面色光等要素之外,又加入运动这个因素。

动态构图中,各元素在时刻发生变化,这与剪辑有很大的关联。

2.谈谈剪辑的基本原则。

P127①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

保持时间的连续性关键在于保证动作的流畅性,保持动作的流畅性要做到1、机械的保持动作的连续性。

2、运用观众心理补偿实现时间的省略。

②保证空间上的完整性。

在表现一段相对连续的时空的时候,空间往往被要求看起来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这是在我们构筑一个连续时空的时候在空间问题上需要创造的幻觉。

保持空间的完整性要遵循:1、轴线原则2、用全景表明空间关系3、创造上下镜头在空间商明晰的因果关系。

3.镜头运动的作用。

P49镜头运动也就是运动镜头。

①叙事的作用。

②塑造三维空间的作用③抒情的作用④运动镜头在叙事上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可以引领着观众去看,让观众的眼睛与镜头的视点合一,积极介入叙事的情境。

⑤可以形成自己的拍摄风格。

4.拍摄的角度有哪些,拍摄角度的作用。

P30①正面拍摄角度②侧面拍摄角度③背面拍摄角度④平视的拍摄角度⑤仰视的拍摄角度⑥俯视的拍摄角度作用:①最基本的作用是叙事②特定的拍摄角度,用以抒发某种感情,表达特定的视角与内涵③有着自己风格的导演,往往倾向于选择某一类型的角度,所以不同的角度可以表达不同的叙事态度和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5.简要概括景别的作用。

P25-27最基本的景别包括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①远景用来变现环境、空间、景观、气势、场景等的宏大,属于超常规视点的景别,展现观众本人难以看到的新视点,从而拓展影像的表现力。

有抒发情感、渲染气氛的效果,常常应用于影片或者某个独立的叙事段落的开篇和结尾。

②全景通常是指展现环境全貌、人物全体的景别。

全景具有叙事、描写的功能,侧重交代说明。

③中景是一种展现场景局部或人物膝盖以上部位的景别。

中景在表现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行动、交流,生动的展现人物的动作、姿态方面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④近景指表现人物胸部以上或物体局部的景别,主要用于通过面部表情刻画人物性格,在近景中,人物周围的环境变得次要,演员的面部表情则相当重要。

⑤特写指用以细腻表现人物或被摄物体细部特征的一个景别。

特写也是一种超常规的视点,用以表达特定的情感、特殊的视点。

6.声音和画面的关系。

P108声音和画面是影视艺术语言的两大元素,这两大元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能交融相处,又存在一定矛盾。

1、声画同步2、声画分立3、声画对位7.焦距的作用。

变焦摄影的出现,丰富了影像的表现力,具体作用如下:①有助于叙事②有助于抒情③本质上说,摄影机的对焦与变焦的过程,是仿造人眼的生理本能,加深了人眼与镜头的合一④形成特殊的美学效果与风格8.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构成不同的叙事内涵,不同的导演有着自己的色彩偏好,可以表达作者的主观情绪,渲染气氛,表达不同的文化内涵,奠定影片整体的基调。

色彩在很大程度上起象征的作用。

9.声音在影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影视中的声音是一个完整的表意系统,不可或缺,在影视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①影视作品经常会通过人物的对白、内心独白等声音塑造人物形象,同时也实现创作者的主观表达。

②影视创作者利用声音作为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很多影视作品从选材到人物刻画都与声音有关④声音还可以扩展画面的表现范围10.制造空间深度感的方法有哪些。

P61①多层面交叠②借助直线条近大远小的透视性构图③让部分层面对焦、其他层面处理为失焦,包括“空气透视法”④摄影机在全景长镜头中的运用与调度⑤借助色彩与灯光来构图⑥借助于烟雾、演员的运动等场面调度方法⑦利用声音的方向感与空间感,借助于现场音效的控制11.什么是拉镜头?它的表现作用是什么?答:拉镜头也称拉,是画面构图由近视距景别过度到远视距景别,即由近及远的拍摄方法。

拉镜头的表现作用:1、由某一主体拉开到整个环境空间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2、拉出意外人物,让画面不断的进入新的造型元素。

3、用于蒙太奇段落的结尾画面,造成一种段落结束感,这种结束感往往有孤独、惆怅、苦闷等较强的抒发色彩。

4、拉镜头常常从特写拉到全景,作为下一个场景的开头画面。

用于转场,有连贯流畅的效果。

12.画面语言及其构成元素有哪些:答:画面语言主要是指电视艺术家用以构成视觉形象的各种因素和方式,体现创作构思和各种手段和技法的总和。

其中包括构图、光效、色彩、影调等诸多语言表达方式。

(1)构图语言:主要是由被摄对象在画面中的位置和空间,以及由此构成的视觉形象锁传递的思想和感情。

构图语言是画面的基础,画面是构图语言的表现形式。

一幅画面的主体、陪体、环境和空白必须做到和谐和平衡。

(2)光效语言:是指由光的性质、成分、角度、层次、强弱、明暗所体现出的千差万别的变化,构成极为丰富的光效语言。

光效语言的作用大概有记叙时序、描写环境、塑造人物和表现感情等几种。

(3)色彩语言:是指色彩的艺术表现和合理配置是影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同线条、光效、影调想融合,构成十分和谐的色彩语言。

它的作用主要有描述自然环境、抒发深层感情、确定情绪基调等。

(4)影调语言:是指屏幕上的事物所呈现的明暗层次、明暗反差和明暗对比,构成了影视艺术的影调语言。

它也是构成屏幕可视画面的基本因素,是处理造型,构图以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的重要语言手段。

它主要以影调层次、影调反差和影调对比为表现方式。

二、论述题一、试论述声画同步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声音的出现对非连贯性剪辑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1、声音加强了画面的现实感。

无声的画面无论如何重现现实,看上去总有一种非现实的意味,而一旦画面配上了声音,在现实感上,几乎就是无所缺憾了。

但充满现实感的画面和画面组合显然并不适合非连贯剪辑的尝试,非连贯性剪辑不是创造一个现实的幻境,而是致力于对这个幻境的打破,而画面一旦加之以声音,观众就会倾向于关注它的现实意义而不是象征意义,象征意义的被忽略,非连贯剪辑特别是理性蒙太奇主张的镜头与镜头之间的冲突就变得很难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