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依据 (1)二、工程概况 (1)三、场地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情况 (2)四、降水设计及降水方案 (3)五、施工计划 (4)六、施工方法 (5)七、施工保证措施 (9)八、降水事故及处理措施 (13)九、注意事项 (13)十、附图、表管井降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标准规及规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 50201-201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199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建筑边坡与基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标准》DBJ/T14-081-2011《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JGJ311-201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JGJ46-20052、建设方提供的资料:设计要求及场地周边环境等相关图纸《·北屯F-14地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北屯F-14地块平面图》《·北屯F-14地块楼基础平面图》3、施工组织设计、设计方案《·北屯F-14地块7#~12#楼降水设计》《·北屯F-14地块7#~12#楼施工组织设计》二、工程概况:1、基坑周边环境情况(1)·北屯F-14地块工程项目位于开发区柳子河路,北靠海高速,西邻凤台山路。
场地现地形较平坦,高最大值6.49m,最小值4.26m,地表相对高差2.24m。
场地地貌单元为海岸平原。
(2)降水区域周边空旷,无影响建筑物及管线。
2、拟建区域建筑物工程情况本期拟建7#-12#住宅楼及地下车库,±0.000标高8.3m,主楼基底标高2.0m,框剪结构,桩基础;地下车库基底标高2.0m,桩基础。
建设单位:盈科置业;勘察单位:岩土勘测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北洋建筑设计施工单位:市红旗置业3、基坑概况拟建场区开挖深度2.6~3.8m,无需基坑支护,基坑顶边线围以实际开挖为准。
三、场地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情况1、工程地质情况经钻探揭露,拟建场地表层为杂填土、耕土河(2)层粉质粘土,第四系海相沉积层(3)层粉细砂、(4)层淤泥质粉质黏土,第四系海相泻湖相沉积层(5)层粉质黏土、(6)层粉质黏土,第四系冲洪积(7)层中粗砂、(8)层粗砾砂(8T)层粉质粘土、(9)层砾砂,基底岩性以云母片岩为主。
2、地下土情况场区地下水属第四系孔隙潜水、承压水,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第(3)层粉细砂之中,承压水主要赋存于(7)(8)(9)层中(本次降水方案无需考虑承压水)。
3、场地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按环境类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判定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按地层渗透性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判定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四、降水设计及降水方案基坑土方开挖施工中,应根据工地地质和地下水情况,采取有效的排水或降低水位措施,使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达到无水状态,以保证基础施工质量和顺利进行。
本次降水需将场区地下水降至基坑基底标高以下,不少于0.5m,保证基坑的正常施工。
1、设计降水方式根据勘察报告可知,影响基坑开挖地下水主要为潜水,结合主楼及基坑集水坑开挖深度、地质条件及周边环境等因素,设计采用管井降水。
2、降水方案布设:基坑周边(沿基坑顶边线)布置40口降水井,井间距15m,井深12m,具体深度以进入第5层粉质粘土为准,详见图一《管井降水平面布置图》、图二井点构造详图;规格:降水井管井孔径600mm,管井均下入径300mm的水泥管,在井管外围填入直径1~2cm的石屑。
3、排水方案基坑降水排水最终汇集至基坑边排水管道统一排至基坑西南侧道路市政污水管道。
集水管道采用直径300的塑料波纹管,每40~45米设沉沙桶一个,主要作用为沉沙,防止管道堵塞及增大水自流压力。
沉沙桶采用废旧汽油桶改造而成。
详见图三基坑沉沙桶、排水管断面图。
为排水管的稳定及找坡,每3m设置240mm砖垛用来支撑排水管,排水管总长约670m;五、施工计划1、施工进度计划基坑降水时间:基坑土方开挖前必须先降水(降水开始时间暂按土方开挖提前五天考虑),水井建成后,放入潜水泵连续抽水,将场地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面以下0.5m位置,并长期保持,直至整体工程施工进度达到停排要求为止。
详见附表《施工进度计划表》2、材料与设备计划设备计划用表3、工程材料的选用施工材料计划用表六、施工方法1、降水井施工(1)工艺流程井点定位放线→挖泥浆坑等→钻机就位安、钻孔→清孔换浆→吊放井管→围填滤料→洗井→排水。
(2)施工方法1)井点定位放线a.降水井井位施放时必须详细调查核实场区地下管线分布情况,确认地下无各种管线后方可施工。
b.为避开各种障碍物,降水井间距可作局部调整,降水井中心距基坑顶边线≥1m,井间距最大不得超过15m,且降水井总量不得减少。
c.按设计要求使用全站仪布设井位坐标点,井位采用150mm钢钉系红绳标记。
2)挖泥浆坑泥浆池位置的选定宜根据现场条件确定。
可多井一池,其大小根据井深、井数排浆量综合确定。
泥浆池的选定与开挖应注意地下管网,同时防止泥浆排入市政管网,并防止发生跑浆、漏浆。
3)钻机就位、钻孔根据地层情况采用正反循环钻等方法成孔,一般采用地层自造浆护壁。
降水井管井孔径600mm。
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不小于设计深度12m(具体深度以进入第5层粉质粘土为准),但也不可超深,以避免受到下部含水层的影响。
4)清孔换浆成井过程中应不断注入清水进行置换,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泥浆密度保持在1.05-1.10g/cm³。
5)吊放井管井管采用径300mm的水泥管,用吊车采用人工在钢丝绳上居中放置井管,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并用铁丝箍住。
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
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止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要高出地面200mm,井口防护。
6)围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为1~2cm的细石屑。
滤料用挖土机铲至井孔四周然后人工均匀填入。
填滤料时,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滤料必须符合级配要求,合格率要大于90%,杂质含量不大于3%。
7)洗井下管、填料完成后立即进行洗井,特殊情况时洗井间隔时间不能超过4小时。
洗井过程中应观测水位及出水量变化情况。
洗井时必须清除停留在孔和渗水含水层中的泥浆与孔壁泥浆,疏通含水层,并在井周围形成良好的反滤层;洗井前后两次抽水涌水量相应小于15%,洗井后井沉淀不上升或基本不上升。
8)排水成井后,布置沉沙池(桶)、排水管,安装抽水设备并经试抽,运行正常后,可以进入正常排水作业。
2、排水工程(1)工艺流程水泵安装、架设电缆→铺设排水管及沉砂池→抽降→水位观测→封井(2)施工方法1)水泵安装潜水泵检查完毕后再用尼龙绳吊放,置放到设计指定处,然后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安装并接通电源,做到单井单控电源。
2)铺设排水管网排水管网采用300mm波纹管做为排水主管路详见图三管井降水平面布置图。
排水管网北侧自西向东、东侧自北向南,南侧自东向西,西侧自北向南,项目整体向西南角向水流方向的倾斜以1:0.005布设。
沉沙池选用标准型废旧汽油桶改制,详见图二,桶排水管中心高度以下涂刷聚氨酯防水,管口部位使用发泡密封以防漏水;3)抽降开始抽水时,因出水量大,为防止排水管网排水能力不足,可有间隔的逐一起动水泵。
如出砂量过大,可将水泵上提,如出砂量仍较大,应重新洗井或停泵补井。
4)水位观测抽水前应进行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观测2次以上,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水位观测精度±5mm,并绘制地下水水位降深曲线。
5)封井降水井在降水施工结束后直接采用粘土做回填处理。
施工降水为结构工程施工的辅助工程,属临时工程畴,降水工程结束(竣工)后,予以拆除或采取适当处理措施,恢复地面原貌。
基坑北侧降水井点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护,待二期施工使用;其他部位根据实际需要留置,以利用地下水冲洗或其他绿色施工或者回收利用;3、降水维护管理降排水工程施工结束后,是较长时间的维持降水阶段,延续降水要到基础施工结束(以建设单位通知为准),抽降水管理要点是:(1)定时巡视降排水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降水运行的故障和隐患,如水泵抽水出水情况,是否需要检修换泵,供电线路是否正常;排放水的含砂情况及排水管道是否畅通。
(2)按要求观测水位,观测频次:降水前期1天2测,水位稳定后1天1测,及时分析、了解降水过程中的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位变化情况调整开泵地段和开泵数量,以减少地下水资源无谓排放。
七、施工保证措施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降水井质量要求1)井管必须直立于井中心,上端应保持水平。
2)井的顶角偏斜不得超过1度,以保证水泵上下井道通畅。
3)每打完一口井要用量测井深,以保证井深偏差≤20cm。
4)成孔孔径600mm,偏差≤10cm.5)吊放井管,检查管外是否有杂物、粘土,以防止影响透水性。
6)洗井后的泥沙量控制在10%以。
7)做好成井工序交接验收记录。
2、抽水期间质量控制(1)抽排水管线安装完毕,试抽水时有漏水。
气现象要及时检修。
(2)如有泵不上水的现象,要及时检修、更换。
(3)及时了解抽水情况,以防止无水干转烧坏,根据施工要求确定启动和暂不抽水井点数量。
3、降水后质量控制降水完毕后,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和土方回填进度,陆续关闭及拨出井点水泵。
土中所留的孔洞应立即砂土填实。
(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
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会导致井点管的滤网阻塞。
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3)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浑后清”。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6)如在冬季施工,应做好主干管保温,防止受冻。
(7)井点位置应距坑边至少1m,以防止井点设置影响坑边土坡的稳定性。
水泵抽出的水应按施工方案设置的明沟排出,离基坑越远越好,以防止渗下回流,影响降水效果。
4、其他要求(1)质检员要求对降水井施工的每道工序进行检查,严格监督施工技术员按技术交底要求、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要求进行施工。
(2)认真做好降水记录,经常检查每口井的降水出水量的情况,要连续降水,防止中途停顿,把数据及时反馈给建设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