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范接出警程序概念接警即报警受理,它是指公安消防总(支、大)队的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公安消防中队的通讯室,接受外界灾害事故报警,并迅速准确处理的过程。
它是灭火救援战斗行动的开始。
出动即灭火、抢险救援出动,它是指消防人员从接警到出动指令至奔赴现场的过程,是灭火作战行动的首个环节,包括蹬车出动和奔赴现场两个环节。
第一部分报警的方式和“三台合一”接处警模式(一)报警的方式报警的方式,一般可分为有线报警、无线报警、瞭望报警及其他形式报警。
1、有线报警(1)有线市话报警是指公众使用公共市话系统拨打119等灾害事故报警特别服务号码,通过报警专用线路,把灾害事故信息传递到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的一种报警方式。
(2)有线专线报警有线专线报警是指通过设置在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之间的报警专用线路传递灾害事故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3)有线自动报警是指通过设置在城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之间的报警专线传递灾害事故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火灾时,报警系统自动启动报警装置和有关联动设备;消防通信指挥中心可以自动显示火警单位、地址等信息,并根据预案进行调度;此方式能极大的缩短接处警时间,有利于将火灾扑灭在初期阶段。
2、无线报警(1)无线市话报警是指公众使用移动电话拨打119,将灾害事故信息传递到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的一种报警方式。
(2)无线专网报警是指公安机关或重点单位通过建立的无线专用网来传递灾害事故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3)无线自动报警是指设置有无线火灾报警系统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发生火灾时,将火灾信息通过无线报警数据通道发送到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的一种报警方式。
(4)手机短信报警3、瞭望报警(1)图像监控报警是指在城市若干个制高点设置监视设备,并与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建立话音通信,图像传输信道和控制信道,利用有线或微波接力等方法传递火灾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2)人工瞭望报警是指设置在城市若干个制高点派出人员进行人工瞭望监视,并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话、无线电台向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报告火灾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4、其它形式报警(1)来人报警是指公众发现灾情,无法通过信息工具进行报警,直接到消防中队、消防通信指挥中心或应急联动中心报告灾情的一种报警方式。
(2)声光报警是指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少数地区和特殊情况下,采用敲锣、击鼓、撞钟、鸣笛、燃放烟火等方式发送灾情信息的一种报警方式。
它具有原始、简单、直接的特点。
在这里,我们经常遇到的报警方式是有线市话报警和无线市话报警两种。
其中无线市话报警最为广泛它具有及时、快速、灵活的特点,但易受地形地物及移动通信网覆盖范围的限制。
(二)“三台合一”接处警模式公安机关“三台合一”接处警系统技术规范中明确了三种“三台合一”建设模式。
依据2006年12月25日在南京召开的公安机关“三台合一”工作现场会有关精神,此三种模式分别为:(1)统一接警,同席分类处警模式。
110报警服务台集中接受110、119、122报警电话,每个接警台均可受理3种报警电话,110民警负责调度消防力量、相关警种及社会联动力量。
(2)统一接警,异席分类处警模式。
110报警服务台集中接受110、119、122报警电话,在不同席位上分别按不同警情处警。
这种模式中,110报警服务台和公安消防指挥中心采用相同的接处警系统和三方通话功能,与公安消防中队终端台都建立调度专线,由110报警服务台负责接受火灾及其他灾害事故的报警、调度第一出动消防力量、调度相关警种和社会相关联动单位;公安消防指挥中心负责调度增援消防力量、监听并可与110报警服务台共同调度消防第一出动力量。
(3)统一接警,异地分类处警模式。
110报警服务台集中汇接辖区范围内的110、119、122报警电话,经过中心系统的自动分析判断后,自动分流到公安消防指挥中心进行接处警。
一是系统中心设在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负责同步监听消防部门的接处警情况,调度相关警种及社会联动单位协同配合灭火救援;公安消防指挥中心设远程接处席,负责城区灭火救援接处警工作,监控各县(市)119接警情况。
二是110接处警中心与119消防指挥中心实行并网。
110报警服务台接警后,如属119火警电话,则通过系统排队机直接分配到公安消防指挥中心接处警系统,全面负责接处警工作;110报警服务台负责调派相关警种及社会联动单位协同配合,可对消防部队接处警情况实施监听。
第二部分报警受理人员的要求1、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受理火警时,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尤为重要的。
在报警时有些市民的精神高度紧张,出现情绪激动、语无伦次甚至大声哭喊的情况,导致不能够把火灾地址详细的向接警员描述。
这时候接警员就要极力稳定自已的情绪,千万不能因对方紧张而使自已也高度紧张,否则只能使接警速度更加缓慢。
此刻保持头脑的敏捷、思路的清晰极为重要,切忌出现恼火、不耐烦而粗暴受警的现象。
2、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首先接警员要尽量讲普通话。
其次,遇有方言较重或年岁较大报警人时更要耐心询问,细心倾听,可采取让能听懂本地方言的人接听,或者建议让报警人身边的人接听电话进行询问。
当报警人由于心情紧张而语无伦次不知道如何表达周围情况时,接警人可采取提问式来询问火场情况。
若对方过度紧张出现哭叫等现象,可先对报警人进行语言安慰劝说,使其情绪稳定后再进行询问,并可根据对方言语来判断其情绪状况,问话中间接插几句安抚的话,以达到详细了解火灾现场情况为最终目的。
3、注意礼貌用语为了在市民中树立119报警台规范化的良好服务形象,受理火警时注意礼貌用语也很重要。
总队、支队多次对接处警文明用语进行了规范。
一般接火警的文明用语有“你好”、“请不要慌张,请说清失火(事故)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请问什么物质燃烧(泄漏、爆炸),火(现)场情况如何,有无人员被困。
”“请问你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请你组织人员在火(现)场路口接应消防车”等。
受理火警时应停止手中其它一切工作,坚决杜绝出现“请稍等一下”及类似言语,特别是第一受警人受理火警时,也尽可能地不重复询问相同的问题,因为这只会导致让报警人感觉接警员不够迅速、不够紧急的心理。
4、掌握一般的消防常识接警员除应具备以上几点外,还应熟悉辖区的基本情况,特别是交通道路、重点单位、消防水源等情况。
同时要懂得一些简单的灭火常识。
如油锅起火用锅盖盖严窒息法、灭火器的开启方法、什么类型的灭火器适用于什么火灾等等。
有时报警人在火灾初起时能够找到灭火器材但不会使用,拿在手里不知所措,就打119边报警边求助灭火器材使用方法,这在生活当中确实存在。
因此在处警工作当中就遇到过类似问题。
这就要求接警员懂得一些这方面的常识,以便能够把火灾消灭在初起阶段。
同时,这也要求接警员具备一定判断力:若是电话中无法讲清或是对方没有扑灭的可能,就不要冒险,否则会酿成报警人不必要的人身伤害或造成严重后果。
总之,作为一名119接警员就是消防部队的眼睛和耳朵,在具备熟练的日常业务技能的同时,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准确的判断力,敏锐的洞察力。
平稳中求快捷,快捷中求准确。
第三部分报警受理的方法及处理警情接报、处理“四步工作法”(一)询——询问1、询问的基本要素:(1)灾害事故地点。
包括灾害事单位名称、详细地址(什么路、什么巷或周边标志性建筑等)等。
(2)灾害事故情况。
包括燃烧物类型或事故的性质、灾害程度,建筑物情况,发生灾害的部位,灾害现场有无被困人员和爆炸、倒塌、泄漏及毒害物品等情况。
(3)报警人相关信息。
包括报警人姓名、单位,联系电话或现场其他联系方式,以及报警人所处的位置、与事故现场处于什么关系等。
接警员在接警的过程中如果对灾害事故单位的地址询问不清楚或记录错误,就会造成消防车无法及时赶到事故现场,贻误战机小火变大灾;如果是灾害情况和类型没有询问清楚就会造成调度力量不及时,调度力量不正确等严重后果。
根据灾害事故类型确定不同类型的警情:(1)火灾:建筑情况,火势。
(2)事故:事故类型,是否有爆炸泄漏危险。
(3)灾害:是否有爆炸泄漏风险,道路交通情况。
(4)救助:是否有生命危险,被困人员状态。
2、接处警过程中的两个要求:(1)要求110指挥中心调派事故辖区派出所或巡警力量到场协助处置。
(2)要求报警人到灾害现场附近的主要路口接应消防车辆。
(二)判——判断1、判定警情类型,2、判断警情所在的辖区,3、判断调集力量的数量和车辆装备的种类,4、判断是否调集增援力量,5、判断是否通知上级指挥员出动。
6、判断是否调集医疗急救、工程抢险等相关力量。
7、判断是否需要上传现场图像。
(三)处——处理1、根据警情合理的进行力量调度;2、一般性火灾和抢险救援、社会救助,中队值班室要在出警后5分钟内将出警类型、地点、有无人员被困、出警人数和车辆、带队干部、报警人电话等报告给支队指挥中心。
3、五类场所(高层、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场所、大跨度大空间场所)发生火灾或抢险救援时,要在出警后3分钟内支队指挥中心报告。
4、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值班干部要及时向值班首长和总队指挥中心报告,必要时向带班首长报告,特殊紧急情况可以越级报告。
5、各队警情处理完毕后,要及时向支队指挥中心报告归队情况。
6、按照要求,及时填报《重要灭火救援情况报告表》,并及时编报《值班信息快报》。
(四)跟——跟踪1、对扑救、处置时间长的重大警情、灾情,要及时跟踪。
2、对扑救、处置参战力量多的重大警情、灾情,要及时跟踪。
3、对人员伤亡多,过火面积大的火灾,要及时跟踪。
4、对领导批示指示的警情、灾情,要及时跟踪。
5、对重大勤务活动的消防安保情况,要及时跟踪。
第四部分出动一、出动要求遇有下列情况时,公安消防部队必须立即出动:(1)接到火灾及其职责任务范围内的报警或者上级命令时;(2)上级检查执勤战备情况,发布出动命令时;(3)其他需要立即出动的情况。
二、统一出动铃声,明确出动警情今年以来,在总、支队视频监控抽查和日常督查中,发现各队存在接警出动信号不统一,未按警情出动着装,出动速度缓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我支队的执勤战备工作。
为此,支队首长高度重视,要求全体官兵切实增强抓好接警出动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规范接警出动程序,增强执勤备战能力。
支队规定警铃“一声连续长音”为火警出动,持续时间为15秒钟;警铃“连续三声短音”为抢险救援和社会救助出动,重复五次;警铃“连续两声短音”为战备检查出动,重复五次。
上级部门在辖区内进行执勤备战检查的模拟报警,值班员根据报警情况发出火警或抢险救援信号。
三、规范出动秩序,明确出动力量1、严格落实首批力量出动不得少于2台消防车的规定,夜间出警照明车必须出动;2、大队值班干部必须随首车出动或第一时间赶赴现场;3、中队出动后,接警人员、带队干部要与事故现场继续保持,跟踪了解灾害现场变化情况;距离营区较远(30公里以上)的事故救援,应考虑城区的留守力量,根据事故类型应就近调度乡镇专兼职消防队力量到场,留守干部对留守力量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