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案护理模板

个案护理模板

个案护理报告
题目一例关于胃癌患者的个案护理姓名袁天悦
专业湖北中医药大学本科护理
指导教师姓名陈晓芳老师
一例关于胃癌患者的个案护理
袁天悦
(武汉市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湖北武汉 430030)
【摘要】对一例胃癌患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根据患者的护理问题我们采取了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后,患者逐渐恢复健康。

【关键词】胃癌;手术;护理
胃癌系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即胃腺癌。

它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死亡原因的首位。

胃癌是全球性疾病,在不同人种中,不同地区间和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发病率都有较大差异。

男性居多,男女比约为2:1。

发病以中老年居多,55~70岁为高发年龄段[1]。

我科于2014年10月28日收治一例胃癌患者,经全体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逐渐恢复健康。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1岁,于2014年10月28日入院,患者主诉2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疼痛呈阵发性,最长可持续约一小时,进食后加重,无伴腹胀等症状,自服胃药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我院就诊,门诊电子胃镜显示:胃体cancer? ;活检病理示:胃体(印戒细胞癌);超声胃镜示:胃体浸润病变(T2N0)[2]。

入院查体:T:36.8℃,P:84次∕分,R:19次∕分,神志清楚。

腹部外形
正常,上腹部压痛(+),反跳痛可疑阳性,余腹未及明显异常肿块[4]。

患者10月28日超声心电图检查提示:心脏形态结构及瓣膜活动大致正常。

患者X线检查报告所见:胸廓对称,气管居中,双肺野清晰,双肺门阴影不大,心影大小,形态未见异常,双膈面光滑,双肋膈角锐利,心肺膈未见明显异常。

患者10月29日大便常规检查:隐血显示为阳性。

患者实验室检查显示: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MCHC都呈下降趋势。

患者10月30日CT检查报告显示:1、胃腔充盈不佳,胃体近端可疑胃壁稍增厚,胃周脂肪间隙清晰。

2、肝内胆管结石。

11月4日患者在全麻下行全胃切除术,术后患者回病房,持续心电监护,给予吸氧,告知家属患者术后暂禁饮食,保持各管道通畅。

术后给予患者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抗感染,护胃,止痛等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 .1护理诊断:焦虑与患者对癌症的恐惧、担心手术治疗效果有关。

护理目标:使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护理措施:1、主动与患者交谈,解释胃癌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鼓励患者表达自身感受并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2、列举一些治疗效果明显的患者的例子,帮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此外还应取得患者家属的理解与支持,以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护理评价:患者的焦虑情绪得到改善。

2.1.2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与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及肿瘤导致的消耗增加有关。

护理目标:使病人维持良好的营养状况。

护理措施:1、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合理制定食谱,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和少渣的食物,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其对手术的耐受性,预防或者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2、遵医嘱进行肠外营养,如静滴复方氨基酸,脂肪乳剂等。

3、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湿润,以增强食欲。

4、告诉病人预防恶心、呕吐的方法,如深呼吸、分散注意力等。

5、定期称体重,查血象,掌握数据的变化状况。

护理评价:病人的营养状况良好。

2.1.3 护理诊断:舒适的改变与患者胃肠道功能失调,胃部疼痛有关。

护理目标:减轻疼痛,使患者感觉到舒适。

护理措施: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

2、保持有效的胃肠减压,减少胃内积气,遵医嘱给予镇痛药。

3、同情安慰病人,认真听取患者的不适,及时给予处理。

4、教会患者一些放松的方法来减轻疼痛。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缓解,感觉到舒适。

2.1.4 护理诊断:感染与患者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侵入性操作有关。

护理目标:减少患者感染的危险。

护理措施:1、保持床单位干净、整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两次,每次20~30分钟,定期房间消毒。

2、做各项护理及操作时注意无菌原则。

3、加强皮肤、肛周和口腔护理。

4、术前三日给予少渣饮食,术前一日进流质饮食,术前6~8个小时禁食,术前4~6个小时禁饮;手术前晚给予清洁灌肠;术日晨放置胃管、尿管,避免手术时感染[3]。

护理评价:患者没有发生感染。

2.2 术后护理
2.2.1 护理诊断:疼痛与手术后切口有关。

护理目标:缓解患者疼痛。

护理措施:1、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后视患者自身情况而定。

2、观察患者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及患者所能够忍受的范围。

3、告知患者减轻疼痛的方法,如深呼吸、听音乐、看小说来转移注
意力。

4、术后遵医嘱应用镇痛药物。

护理评价:患者疼痛缓解。

2.2.2 护理诊断:恐惧与担心预后和手术并发症有关。

护理目标:使患者恐惧情绪得到改善。

护理措施:1、术后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悲观心理反应,我们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2、对患者和家属讲解术后的生活指导,并安慰鼓励患者。

护理评价:患者恐惧情绪缓解。

2.2.3 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吻合口瘘和倾倒综合征等。

护理目标:有效预防患者手术并发症。

护理措施: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切口愈合及各种引流管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2、保持胃管通畅,如果胃管堵塞,可增加压力,影响血运,不利于愈合。

正常情况下24小时胃管引流液为咖啡色或暗红色,如有大量鲜红色血性物质,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术后第二天引流液为黄绿色或者草绿色,说明胃液中含有胆液,则胆总管处于正常状态。

患者通气后,观察患者大便的性质和量。

妥善固定尿管,保持引流通畅,记录尿色、量。

术后留置2~3天,每日一无痛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2次,定时更换无菌引流袋。

把尿管前夹管,2`3小时放尿一次,来训练膀胱功能。

护理评价:患者术后没有发生并发症。

2.2.4 护理诊断:营养失调:与术后摄入不足,低于机体需要量有关。

护理目标:使患者达到营养良好的状态。

护理措施:1、术后患者因为禁饮食,留置胃肠减压管等,易造成体液失衡及营养缺乏。

因此,遵医嘱静脉输液补充水、电解质和各种营养素,必要时输注全血或血清蛋白,以改善营养状况,有利于康复。

2、同时应详细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为制定补液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3、术后禁食、胃肠减压,目的是减轻胃肠道张力,促进愈合。

患者拔除胃管后,当日可少量饮水或米汤,第二日进半量流质饮食,第三日尽全量流质,进食后若无明显恶心、腹痛、腹胀等不适,第四日可进食半流质饮食,以稀粥为好,第10~14日可进软食。

少食产气食物,如牛奶豆类等;忌食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

注意少量多餐,开始时每日5~6餐,以后逐渐减少用餐次数并增加每次进餐量,逐步恢复正常饮食[5]。

护理评价:患者营养状况良好。

2.2.5护理诊断:皮肤受损与长期卧床,活动过少有关。

护理目标:保持皮肤完整性。

护理措施:1、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净、卫生。

2、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干燥。

3、术后6~12小时协助病人翻身,24小时候鼓励患者下床活动,增强肠蠕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

指导患者做深呼吸,有效咳嗽,并轻轻叩及背部,预防肺部感染。

护理评价:病人皮肤完整无损。

3 小结
胃癌现在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趋于年轻化。

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心情往往十分低落,加上患者长期食欲不振,营养状况也十分不好。

因此对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观察等护理措施十分必要,是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保障。

现代社会,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应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养好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同时作为医护人员,面对患者,我们应该一视同仁,用我们精湛的技术护理好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恢复健康,早日出院。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郝希山,魏于全.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3]吴在德。

外科学[M].第七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4]金慧铭.病理生理学[M].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刘素卿、杨敏.临床实用护理与技术.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