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百师联盟2020届高考(全国卷 I)全真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附答案与解析)

百师联盟2020届高考(全国卷 I)全真模拟试卷 语文试题(附答案与解析)

百师联盟2020届高三练习题一全国卷I
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说人情,最好的诗乃是说人人欲说的情,不限于一个人的经验。

贺知章诗,里面的情景,千万人都可以领略,没有这种经验的人,可以想象得到,有这种经验的人,更其能够体验。

凡于文学家诗人,就是深刻地体验人生的滋味的人。

诗人的作品是从人生的经验中间提出来的精华,好比化学家提炼化学原质,营养学家提炼维他命似的。

科学研究物理,文学研究人生。

诗的入情入理,在感觉及感情方面,不是理智的、科学的。

例如写距离之远,必说万里。

古诗“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写楼之高,“上与浮云齐”,“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李白有首词,词里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暝色就是暮色,根本是不可捉摸的东西,无所谓入,也无所谓出,只是楼中人感觉四围暝色,渐渐侵入到楼中来,从白天到了黄昏。

这是完全感官作用。

用科学的头脑,就不容易了解诗词了。

近代科学发达,人的思想都渐渐科学化,把宇宙看成唯物的,因此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

想象力减少了。

象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那样的词也就作不出了。

天文家可以算出月球的年龄,也可以证明天上没有宫阙。

植物学家把花草分类研究,辨别雌蕊雄蕊,诗人不管这些,说了“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着重在因为鸟啼花落,使人感觉到春光老去,有“伤春”的情绪。

似乎花的生命同人的生命打成一片,花并不单是一种不相干的外物。

在中国诗词中,尤其把草木鸟兽赋予一种人格化。

我们谈到比兴。

触物起兴,以物拟人。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不管是那一种鸟,或者是黄鸟或者是鸳鸯鸂鶒之类。

雌雄和鸣,比拟男女配偶。

诗词里面最多比兴。

比兴是一句老话,现在新文学里称为比喻、联想、象征。

例如从雎鸠联想到男女,以雎鸠比喻男女,雎鸠是男女配偶的象征等等。

唐以前的诗比兴最多。

因为唐以前的诗多乐府,接近歌曲,杜甫以后诗,用赋的笔墨,直叙其事及描写笔墨多了。

例如杜诗《佳人》,开始即直叙“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好像完全是叙事;接叙此佳人乃是良家之女,因为关中丧乱,兄弟遭杀戮,又被轻薄的夫婿所弃,如何伤心。

到了后面“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用比兴语。

此诗是赋比兴三种笔墨互用的例。

最后“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从表面看,但说花柏修竹等,实则以竹柏比拟此妇人之贞洁的节操。

所以不是泛泛的叙事写
景。

在这里,我们知道中国文人喜欢以人格赋予给生物。

画家画梅兰竹菊,乃是欣赏其贞洁的品格,以幽兰修竹等等比拟君子美人的品格。

这一个传统很远,老早从《诗经》楚辞里来。

单是看杜甫《佳人》一首,作为描写叙述一个女子的看法,还是很浮浅的。

曾国藩看这首诗,认为“前后皆以美人喻贤者”,是贤人不得志,被弃在野,而幽贞自赏的意思,所谓怨而不怒是也。

这也等于西洋诗里所谓象征的一种艺术。

中国人称为“寄托”。

唐人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籍》,“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表面是写新媳妇闺房中的私谈,实际是新进士问问老辈,自己的诗文好不好,合格不合格。

诗的真意在文章的背面,要读者去探索岀来。

(节选自《浦江清文史杂文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般来说文学描写的内容多是感官的东西,用科学的头脑是无法理解的。

B.现代的诗不得不转移方向是因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科学化。

C.诗人作品中鸟啼花落所传达出的伤春情绪,其实正是诗人生命情绪的外化。

D中国文人总喜欢以人格赋予自然万物,这一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采用化学家和营养学家的例子来类比证明诗人作品是对人生经验的提取。

B.第二段用对比论证方法意在突出科学的理智和客观不同于文学的感官和主观。

C.第三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中国文人喜欢将外物人格化的具体表现。

D.文章以大量的文学创作实例从多个角度证明了文学就是作家人生体验的反映{1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是能够创作出或能够深人体验经典作品的人不一定有对生活的深刻感受和体验。

B.随着利一技的深人发展,人们的想象力也会逐渐减少,像苏轼那样的诗作也会消失。

C.随着科学的发展,外在万物对于逐渐科学化的思想来说,已经成为不相干的外物。

D.中国文学中被称为“寄托”的艺术其实和西洋诗中所谓的象征在一定程度上相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记者从发改委等部门和多地政府了解到,未来新一轮推进物流行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将陆续出台,进一步聚焦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推动物流行业更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