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五PCM编译码实验

实验五PCM编译码实验


4、四个抽样点量化后的编码
探头接8K时钟信号(T7),另一个接编码器输出端(T12或T13),调整示波器的(Time/Div)
按钮。
码子:00100101
码子:00100111
码子:10100101
码子:10100111
②通过对比可发现是后面四位(段内码)的码子首先开始变化,然后是继续调节
VR3可发现第二到第四位(段落码)的码子也发生变化,但第一位的码子(极性
码)不发生变化。
段内码发生变化
7、语音通话测试
首先用导线将T12(编码器A码出)和T11(译码B码入)连接,再用 导线将T13(编码器B码出)和T10(译码器A码入)连接。将一个耳麦的 话筒、听筒分别插入到J1(编码A话筒)和J4(译码A耳机);再将另一 个耳麦的话筒、听筒分别插入到J2(编码B话筒)和J3(译码B耳机)。
⑤在整个PCM系统中,重建信号的失真主要来源于量化以及信道传
输误码。通常,用信噪比S/N来表示。
5、均匀量化和非均匀量化
①均匀量化的主要缺点是,无论抽样值大小如何,量化噪声的均方 根值都固定不变。因此,当信号较小时,则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也 就很小,这样,对于弱信号时的量化信噪比就难以达到给定的要求。 通常,把满足信噪比要求的输入信号取值范围定义为动态范围,可 见,均匀量化时的信号动态范围将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克服这个 缺点,实际中,往往采用非均匀量化。 ②非均匀量化是根据信号的不同区间来确定量化间隔的。对于信号 取值小的区间,其量化间隔也小;反之,量化间隔就大。它与均匀 量化相比,有两个突出的优点。首先,当输入量化器的信号具有非 均匀分布的概率密度(实际中常常是这样)时,非均匀量化器的输 出端可以得到较高的平均信号量化噪声功率比;其次,非均匀量化 时,量化噪声功率的均方根值基本上与信号抽样值成比例。因此量 化噪声对大、小信号的影响大致相同,即改善了小信号时的量化信 噪比。
一块
一块 一台 一块
三、实验原理
1、模拟信号进行抽样后,其抽样值还是随信号幅度连续
变化的,当这些连续变化的抽样值通过有噪声的信道传输
时,接收端就不能对所发送的抽样准确地估值。如果发送
端用预先规定的有限个电平来表示抽样值,且电平间隔比
干扰噪声大,则接收端将有可能对所发送的抽样准确地估
值,从而有可能消除随机噪声的影响。
6、编码
①所谓编码就是把量化后的信号变换成代码,其相反的过
程称为译码。当然,这里的编码和译码与差错控制编码和
译码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属于信源编码的范畴。
②在现有的编码方法中,若按编码的速度来分,大致可分
为两大类:低速编码和高速编码。通信中一般都采用第二 类。编码器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归结为三类:逐次比较型、 折叠级联型、混合型。本实验模块中的编码芯片TP3067 采用的是逐次比较型。
LOGO
通信原理实验之五
脉冲编码编译码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脉冲编码调制与解调系统实验,加深理解脉
冲编码调制与解调技术的特点。
2、了解PCM 系统的工作过程。
3、了解PCM系统全双工通话工作过程。
二、实验仪器
1、信号源模块
2、终端模块 3、双踪示波器 4、PCM编译码及全双工数字基带通信系统实验模块
码器A码出)和P16(译码器A码入)连接,观察记录编码器之前的模拟信号P19(2K 正弦信号)与译码器输出的模拟信号T8(译码音频监视)变化情况。
上为:2KHz正弦波信号
下为:译码输出后的信号
放大后为锯齿波形
3、观察四个抽样点 一个探头接8K时钟信号(T7),另一个接2K的正弦 信号(T26)。一个正弦波的周期有四个抽样脉冲。
5、时隙脉冲宽度测量
先调示波器的OFF按钮和再调TCK/C2和FUNCTION按钮。
码元脉冲
6、观察单路编码信号
①将2K正弦同步信号接入P17或P18 ,然后将信号调整到输出幅度为固
定电平,观察T12或T13测试点的码子,然后改变电位器VR3,改变输入
信号幅度,观察T12或T13点码子变化情况。
2、脉冲编码调制(PCM)简称为脉码调制,它是一种将
模拟语音信号变换成数字信号的编码方式。脉码调制的过
程下图所示。
3、PCM调制过程图
4、PCM主要包括抽样、量化与编码三个过程
①抽样是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 信号; ②量化是把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抽样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 离散的数字信号; ③编码是将量化后的信号编码形成一个二进制码组输出。国际标准 化的PCM码组(电话语音)是用八位码组代表一个抽样值。 ④ 编码后的PCM码组,经数字信道传输,在接收端,用二进制码 组重建模拟信号,在解调过程中,一般采用抽样保持电路。预滤 波是为了把原始语音信号的频带限制在300Hz~3400Hz左右, 所以预滤波会引入一定的频带失真。
六、实验记录数据要求
1、测量编码输出点T12或T13的波形,与时钟T7对比 CH1-T7(时钟) CH2-T12 2、时隙脉冲宽度测量 3、将2K正弦同步信号接人P17或P18,然后将信号调整到输出幅度为固 定电平,观察T12或T13测试点的码子,然后改变电位器VR3,改变输 入信号幅度,观察T12或T13点码子变化情况。 CH1-T7 CH2-T12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不接正弦信号输入时,测量编码输出点T12或T13的波形,最好 与时钟T7对比。码子为11010101或者是01010101。因为TP3067 采用的是A律并带有偶位取反的编码方法。
码子;11010101
2、将2K正弦同步信号接入P17或P18,观察译码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先将P1(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