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总体实施方案
做好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建设高素质应急管理干部队伍,是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

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XX〕24号)、《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应急机制建设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XX县人民政府《XX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应急管理培训的工作目标、指导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将各级各类干部的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对各级应急管理干部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培训;形成以应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为核心、以提高应急处置和安全防范能力为重点的培训体系;健全培训管理制度,优化配置培训资源,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完善培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建立以实际需要为导向,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注重实效、充满活力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格局。

(二)指导原则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围绕我县改革发展稳定
的全局,着眼于增强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着眼于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着眼于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坚持培训与应用的统一。

通过培训切实提高受训对象的素质和能力,通过实践不断增强应急管理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分级分类,保证质量。

依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和受训对象的不同特点、要求,分级分类实施培训。

制定统一的培训规划,明确培训标准,精心编选培训课程和教材。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师资质量,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和培训评估、考核制度。

——整合资源,创新方式。

主要依托、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开展应急管理培训,根据需要加强功能性建设。

立足提高操作能力和实战水平,大胆探索科学培训方法,积极采取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预案演练、对策研究等方式开展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规范管理,有序进行。

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培训体制,发挥各级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调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积极性。

正确处理专项、专业培训与综合性、管理类培训的关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形成良好的培训工作秩序。

(三)主要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为指导,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提高思想认识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

组织应急管理领导干部和专业干部学习、掌握开展应急管理必备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研讨加强应急管理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培养一大批复合型应急管理人才和不同领域的专门人才。

二、应急管理培训的具体要求和安排
(一)领导干部。

领导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应急管理意识,提高统筹常态管理和应急管理、指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水平。

坚持脱产培训与在职学习相结合,将应急管理专题研讨纳入日常学习计划。

根据领导干部脱产培训工作总体安排,依托各级培训机构,将应急管理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培训课程体系。

各有关部门举办的领导干部业务培训班,要重视有关应急管理业务的培训。

(二)应急管理干部。

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应急预案和相关工作制度,提高为领导决策服务和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能力。

根据需要,县应急办有计划、分类别地组织或安排有关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进行国内外考察和培训。

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工作人员综合业务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应急值守、信息报告、组织协调、技术通信、预案管理等方面的业务能力。

第3页共8页
(三)政府新闻发言人。

政府新闻发言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熟悉、掌握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发布工作要求,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

县应急办、县新闻办联合举办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专题培训班。

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负责人的培训也相应安排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内容。

(四)处级以下公务员。

处级以下公务员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安全责任意识,提高应急处置和施救组织技能及防护意识。

把应急法律法规和应急管理知识纳入机关公务员培训的教学内容,县人事局在组织新进机关公务员初任培训、处级以下干部综合素质专题培训的班次中,适量安排应急管理课程。

各地、各有关单位举办的有关公务员更新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也应开设相应的应急管理课程,以提高机关公务员应对业务领域内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五)基层干部。

基层干部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提高排查安全隐患和第一时间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制订培训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远程教育网络,有计划地对街道、社区、乡村和学校、医院等单位的基层干部开展应急知识和技能培训。

(六)企业负责人。

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的重点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
能力。

市应急办会同县安监局等单位,适时举办县属国有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专题培训班;县应急办会同县安监局、县工商联等单位,适时举办大型民营企业负责人应急管理培训示范班。

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要会同安全监管、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将应急管理培训作为企业管理培训的重要内容,制定专项规划,采取统一集中培训与企业自主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做好对所属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强化培训考核。

(七)应急救援队伍。

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重点是熟悉掌握相关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救援和安全防护技能,提高在不同情况下实施救援和协同处置的能力。

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按照隶属关系和管理责任,由相关部门应急管理机构分别组织实施。

(八)应急救援志愿者。

应急救援志愿者的培训重点是掌握应急救援技能,提高自救、互救和协助专业救援队伍参与应急处置的能力。

培训由各级政府应急管理机构会同民政、共青团、红十字会等单位组织实施。

三、落实应急管理培训各项保障措施
(一)编写培训教材。

结合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工作要求,本着“少而精”、“能管用”的原则,确定综合类、专项类应急管理培训课程设置,明确培训内容和标准。

组织编写适应不同层次干部需要和不同岗位工作要
第5页共8页
求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培训教材体系。

干部综合类应急管理培训教材,以国家统一编写的教材为主要读本。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在统一规划和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组织编写有关专项类培训教材和辅助资料。

建立应急管理培训案例库。

(二)推进培训手段现代化建设。

开展应急管理培训要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教育资源和广播、电视、远程教学等手段,尽量依托和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合作,确保培训质量。

适应情景模拟、应急演练等培训要求,在现有教育培训机构中确定若干个市级应急管理人员培训基地,加强功能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实现应急管理培训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

注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积极开辟国内国外培训渠道。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以高等院校和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为依托,培养、建立一支应急管理教研骨干队伍,为加强应急管理培训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同时,从具有较深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党政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中选定一批兼职教师。

建立应急管理培训师资库,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促进优质师资资源共享。

推动高等院校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促进学术研究和交流,为提高应急管理培训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

根据不同的
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分别研究制定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制度。

将应急管理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纳入现行的干部教育培训质量评估和考核体系,统一实施质量评估和考核。

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力量开展专项检查。

四、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加强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领导。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应急管理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总体布局中,加强组织协调,抓好工作落实,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确保顺利实现培训工作目标。

各级各类应急管理机构要把加强人才培训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认真制订和落实培训计划。

在组织实施应急管理培训中,既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又要统筹安排、加强管理,保证培训健康、有序开展。

(二)强化对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管理。

要充分发挥政府应急管理机构的综合协调作用。

县应急办负责研究制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规划,指导、协调各乡镇及有关部门的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组织举办具有示范意义和综合类的培训重点班。

各乡(镇)、社区办和有关部门开展应急管理培训的年度安排和工作情况,要及时报县应急办。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职责、业务范围,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应急管理培训,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培训工作的管理,注重针对性和实用性,保证培训质
第7页共8页
量和效果。

要积极动员、利用社会力量参与应急管理培训。

各乡(镇)、社区办和有关部门可参照本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地区、本部门加强干部应急管理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