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填塞详解
心包填塞治疗
1、处理病因。 2、补液,以保持正常血压。 3、升压药可以支持病人的生命,直到积液被 排出。 4、供氧能够通过减少组织对血流要求,从而 降低心脏负荷。 5、避免做机械通气和使用β 阻滞剂。 6、利尿剂和硝酸盐类是反对使用的。
心包填塞治疗
7、去除心包内的液体是解决心包填塞最终的 治疗手段。 8、外科干预: 对于出血不稳定的或再次出现心包填塞的病 人,需考虑外科心包开窗术: 即通过外科方法使得在心包腔和胸膜腔之间 形成空间交通。
心包积液↑
血压↓↓
心包腔压力↑
动脉压↓, 冠状A受压
冠脉血流↓ 心室舒张期充盈障碍 静脉回流受阻
心输出量↓
舒张末期容 量↓
每搏量↓
心肌供血不 足
心脏功能受 损
心包填塞临床表现
1、焦虑、烦躁 2、胸部不适,有时候右侧半卧或前倾位症状减 轻 3、呼吸困难、呼吸加快 4、晕厥,头昏,冷汗 5、有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功能亢进表 现。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术(心尖部)
在左侧第5肋间或第6肋间浊音界内 2cm左右的部位进针,沿肋骨上缘向背部 并稍向正中线进入心包腔。
心包穿刺术
心包穿刺并发症
பைடு நூலகம்
1.肺损伤、肝损伤:最好有超声心动图定位,选择合 适的进针部位及方向,避免损伤周围脏器。 2.心肌损伤及冠状动脉损伤:选择积液量多的部位, 并尽可能地使穿刺部位离心包最近,术前用超声心动图 定位,测量从穿刺部位至心包的距离,以决定进针的深 度,同时缓慢进针。 3.心律失常:穿刺针损伤心肌时,可以出现心律失常。 术中应缓慢进针,注意进针的深度。一旦出现心律失常, 立即后退穿刺针少许,观察心律变化。 4.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穿刺部位充分消毒,避 免感染。持续心包引流的患者可酌情使用抗生素。
心包填塞
急性心包填塞:多发生在术后36小时内 。 迟发性心包填塞:多发生在术后5天后。
心包填塞病因
一、冠脉介入诊疗(发生率0.1~3%) 1、病人因素:女性、老年。 2、血管因素:扭曲病变、成角病变、钙化病变、 慢性闭塞病变。 3、手术因素:高的球囊支架比率(>1.2)、高 压扩张、指引导丝远端穿出 4、器械因素:主动支撑Guiding、硬导丝、亲水 涂层导丝、切割球囊、斑块旋切旋磨装置、血 管内超声。
可致心包填塞的介入治疗
1、冠脉介入诊疗 2、心内电生理与射频消融 3、先心封堵 4、瓣膜成形 5、起搏器植入
心包填塞病因
二、心内电生理与射频消融 1、发生率1~3% 2、抗凝治疗中穿刺间隔、导管操作、放电 3、一般由冠状静脉窦穿孔破裂或心房、心室 肌穿孔、肺静脉破裂所致 4、房颤常见部位:左心耳、左房顶、梗死灶
心包填塞病因
三、先心封堵 1、导管输送粗暴 2、封堵器尺寸过大,张力过大,磨损。
心包填塞病因
四、瓣膜成形(发生率0.2~5.6%) 1、房间隔穿刺时,如选择穿刺点位置不当, 导致穿破心房壁、主动脉根部、上、下腔静 脉、冠状静脉窦、肺静脉。 2、导管输送粗暴。
心包填塞病因
四、起搏器植入 1、电极穿破心房壁、冠状静脉窦、心室壁。 2、主动电极使用。 3、合并心梗。 4、扩张型心肌病。 5、拔除电极。
静脉和肺静脉的根部,并与这些大血管的外膜相延续。
浆膜性心包为心包囊的内层,又分壁、脏两层,壁层衬贴于纤维性心包
的内面,和纤维性心包紧密相贴;脏层包于心肌的表面,也就是心外膜 。浆膜性心包的壁脏两层在大血管的根部互相移行,两层之间的腔隙为心包腔。
心包积液与心包填塞
正常心包腔内可含20~50ml液体,起 润滑作用。 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加称心包积液,一般 80~120ml不会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 当心包腔内液体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心 包腔内的压力随之升高,达到一定限度后, 引起心室舒张期充盈受阻,心排量降低,静 脉系统淤血,产生体循环静脉压、肺静脉压 增高等心脏受压症状,称心包填塞。
心包填塞临床表现
10、 X线透视下,可见心影扩大,心脏搏动在 心影内侧,并搏动减弱,心膈角变钝。积液 量>250ml时,心影呈烧瓶形。 11、经冠状动脉注入造影剂可见造影剂外渗、 心包显影。 12、超声心动图检查可见心包积液。
心包填塞预后
1、如果不治疗,心包填塞是可危及生命的。 2、然而,这种情况如果被及时处理的话,结 果往往是好的。但是,心包填塞是可以再次 反复出现的。
心包填塞临床表现
6、低血压、面色苍白、皮肤湿冷。 7、奇脉:奇脉指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呼气时又出现或恢复原状的现象。吸气时动 脉收缩压下降10mmHg或更多,伴有动脉 搏动减弱或消失。 8、颈静脉怒张。 9、心音遥远、心界扩大。
关于Beck氏征问题
急性心包填塞三个典型征象(Beck氏三联 征):静脉压升高、动脉压下降、心音遥远。 但有此典型征象者仅占病人的35%~40%。 根据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机体代偿机理), 急性心包填塞时,首先出现静脉压升高(或 尿少比动脉压降低更早出现),继而出现动 脉压下降。
急性介入血性心包填塞特点
一旦超过代偿限度(当心包内压力达到约 15cm水柱时),将出现血压下降等心包 填塞征象。此时,若不降低心包内压力 (将血液排出),当心包腔内压力超过上 下腔静脉压力时,则发生心脏停跳,病人 将会导致死亡。在急性心包积血时,心包 短时间内积血150~200ml便足以引起压 迫,形成致命的心包填塞。
心包穿刺术
1、坐位或半卧位。 2、常用的部位有胸骨左缘、胸骨右缘、心尖 部及剑突下。以剑突下和心尖部最常用。 3、据报道,作为紧急完成这一操作,它的相 关死亡率大约4%,而并发症率为17%
心包穿刺术(剑突下)
1、剑突下穿刺途径是不经胸膜的,因此对于心 包穿是安全的。 2、16号或18号标准针头,在剑突与左肋弓夹 角处进针,穿刺针与腹壁成30°~45°角, 朝左肩方向进入心包腔后下部。 3、据报道,作为紧急完成这一操作,它的相关 死亡率大约4%,而并发症率为17%
心包填塞
心内科二病区 沈雅琪
基本概念
心包是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的纤维浆膜性囊,有固定心脏的作
用,可使心脏保持一定的生理位置。 心包由纤维性心包和浆膜性心包两部分构成。
纤维性心包是心包囊的外层,由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较厚,其底
部与膈的中心腱融合,上部包裹着出入心脏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上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