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厂项目建议书

工厂项目建议书

工厂项目建议书导读:工厂项目建议书篇1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桂林市平乐县矿山开采及石材加工项目二、项目性质新建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1、项目建设单位:xx建材工业有限公司2、法人代表:陈梦3、所有制形式:私营法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四、拟建地点1、拟建地点广西省桂林市平乐县,规划用地范围约200-300亩。

2、拟建地基本情况平乐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桂林市南部、桂江上游。

全县总面积1919.34平方公里,东临钟山县,南接昭平县,西靠荔浦县,西北毗领阳朔县,东北与恭城县交界,距广西首府南宁439公里,距山水名城桂林只有118公里。

五、建设期限1年六、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1、投资规模项目投资规模为1567.8万元2、资金构成项目的总投资为1567.8万元,其中石材加工设备购置费为680万元,大型石材厂房厂房建设费用为789.8万元,采石厂建设费用为98万元。

七、资金筹备以资金自筹为主。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石材开采中可达年产花岗岩15万立方米左右,实现销售收入可达2250万元,税费后利润年可实现450万元。

九、劳动岗位及带动能力项目预计可以提供约60个劳动岗位,同时带动周边的餐饮、运输行业的发展。

第二章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及依据一、项目提出的背景石材是一种广泛用于现代建筑装饰的岩石材料。

随着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富有自然特性与现代美感的石材需求量不断增大。

同时,在石材市场上对较高档次的优质石材的需求量也日益加大,有着极大的潜力,且桂林市平乐县境内岩石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材质与色彩俱佳,开采方便。

通过对矿区石材资源地质的实地考察,对平乐县石材储量进行调查,对石材质量进行评价后,确认平乐县同安镇一带的花岗岩矿产资源储量大,其存储量约为11亿立方米,花岗岩矿产资源主要是桂林红、琥珀红、芝麻黑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酸、碱、耐腐蚀性,质地细腻,色彩美观大方,可用做现代家庭高档家具的理想用材和高级装饰材料。

同时,为了使平乐县丰富的矿产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并且改良现有矿产资源粗放的开发方式及管理模式,有效合理利用境内石材资源,提高经济效率,促进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因此,本公司在平乐县境内拟建石材加工厂,投资规划用地约200~300亩。

二、项目提出的依据和必要性1、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根据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鼓励类第十项第16条规定,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鼓励类项目。

2、是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平乐县必须抓住这一大好历史机遇,不失时机地加快地方经济建设,把地区的发展潜力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把潜在市场转换为现实市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有效地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强烈要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核心要放在工业结构升级上,以升级带动调整,逐步淘汰那些浪费资源、技术落后、污染严重、质量低劣的企业,重点发展一批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能积极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支柱型企业。

建材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是承接产业转移、满足市场供应的需要经过多年的开采加工,东部地区石材资源日渐枯竭,大规模开采已不太现实,而平乐县石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裸露面大,易开采,相对于东部地区开采难度小、成本低,还不受环保的限制。

所以,在近期对平乐县石材资源进行有序的开发,是东部资源优势互补,技术、资金、人才合作的最佳时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筑建材市场发展迅猛,石材产量尤其是优质石材满足不了市场发展的需要,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4、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项目的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平乐县第二产业的比重,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财税收入,而且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安排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等。

三、综合评价和论证结论1、综合评价该项目选项准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方向,符合十一五规划,符合行业发展要求。

项目投资见效快,回报率高,投资回收期短,抗风险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发展前景广阔。

2、论证结论该项目工程建成后,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有效保护、合理开发花岗石资源产生积极作用。

尤其是将更好地拉动资源开发,对于做大做强石材产业,打造地方优势品牌,扩大开放,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该项目还有利于环保,能够带动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发展,扩大就业,促进城镇化建设。

项目实施后能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税。

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显著,符合我县的县情,可操作性强。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1、存在问题项目的能耗主要是电力、水资源。

电力、水受外部资源影响较大,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将对正常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目前花岗石材销售市场竞争激烈,低档石材对本公司产品有一定冲击力。

产品销售受房地产、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较大。

建筑行业施工受气候条件限制;另外,建筑行业不景气可能会使销售资金回笼困难。

花岗岩属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在以销定产的市场条件下,荒料品种及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因此产品具有严重依赖自然资源的风险。

近年来,石材行业发展较快,国内市场整体上供大于求,行业内部竞争十分激烈。

产品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噪音及粉尘,对周围环境及职工身体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2、解决措施供水方面,采用自循环净化系统合理使用循环用水,使耗水量保持较低水平。

在供电方面,与本地供电部门签订用电协议,优先保证正常生产所需电量。

对矿山资源进行合理开采,有效利用。

严格控制产品制造成本,减少损耗,提高荒料出材率。

同时,依托先进的设备及加工工艺,充分发挥设备、人员及资源优势,提高产品档次及质量,同时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针对建筑行业的施工特点,合理安排生产及库存,尽量减少资金占压,同时,努力开拓市场潜力巨大的石材产品市场。

尽量减少赊销,加大货款回笼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保政策,加大环保投入,加强职工劳动保护,生产符合国家环保标准的花岗岩石材产品。

矿山开采、石材加工的安全卫生等,根据国家规定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有关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石材加工产将严格按照有关安全生产检查评定标准要求监督、检查,同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工厂项目建议书篇21、项目摘要项目名称:XX蔬菜工厂XX项目项目主管单位:项目实施单位:项目法人:项目性质:改扩建项目建设年限:1年项目建设地点及范围:XX村。

1.1项目建设目标改扩建工厂化育苗中心1处,新建育苗日光温室30栋,占地50亩。

30栋育苗日光温室年育苗3茬,可提供各种蔬菜种苗2700万株,可满足9000亩大田蔬菜生产所需种苗。

按照15%的增产增收效益估算,亩增收150元,年净增收135万元。

2、项目背景近年来,固原市委、市政府把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依靠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和市场带动,通过建基地、抓示范、促流通,基本实现了鲜菜由季节性生产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历史性跨越,促使了蔬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XX特别是近几年,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把冷凉蔬菜确定为本县区域优势产业以来,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按照“科学规划,因势利导,重点培育,集中连片”的原则,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将冷凉蔬菜作为区域优势特色扶贫产业积极培育。

通过几年的努力,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优势,种植面积在逐年扩大。

规模种植优势显现,但由于受季风气候制约,春暖迟,晚霜影响大。

冷凉蔬菜主要以地膜覆盖栽培种植,一般于5月上旬开始移栽,上市晚,不能有效利用早春和晚秋蔬菜市场出现季节性差价。

因此,建设蔬菜育苗中心以及开展塑料拱棚生产基地,实行露地覆膜种植和塑料拱棚提早育苗相结合,不仅能保证蔬菜周年供应,抢占外地市场季节差价,而且使全县蔬菜生产逐步走上外向型大规模的产业化之路,不断提高在外地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按照自治区蔬菜产业发展意见,在以固原市为核心,大力开发冷凉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冷凉露地蔬菜生产。

固原市以其海拔高、夏季冷凉,小区域灌溉条件优越,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是我区发展夏季无公害、绿色特需绿叶菜、果类菜、食用菌的优势区域。

围绕固原市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特色,种植6-9月份我国南方市场需求的特种叶菜(菜花、西兰花、白菜、甘蓝、菜心、芥兰、生菜等)和根茎类(萝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实施“夏菜南下”战略,把我市建成为“西菜东调”生产基地。

一是面积迅速扩大,在全区蔬菜生产中处于优势地位。

受蔬菜种植比较效益高的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县蔬菜生产保持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蔬菜产值上升较快,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占有较大比重。

二是优势区域逐步形成,季节优势更加明显。

我县气候多样,生产、交通运输等条件差异较大,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按照市场效益原则和农民增收要求,确定当地优势产业,形成了不同作物的优势区域。

蔬菜产业农业集约化程度高,成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产业之一。

三是蔬菜在全县特色产业建设中开始呈现出先导产业的作用。

蔬菜主产区大都分布在交通便利的郊区和生产条件较好的川道地区,是全县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农民收入相对较高,全县大部分试点村都选择以蔬菜产业为支撑。

四是产销关联度进一步增强,产地直销市场初步形成。

在发展蔬菜生产中,坚持一手抓生产,一手抓市场,全县销售经营网点基本形成。

蔬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生产基地规模小而分散,蔬菜育苗工作几乎空白,集中连片少,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难以实现,效益差;二是蔬菜营销组织化程度十分薄弱。

基本没有建立和形成市场与基地挂钩,产销联盟、产销直挂、城市配送、企业连锁营销等现代产业化经营方式;三是蔬菜产后销售基本上是未经预冷储藏、整理、包装、保鲜的原始产品,产品损耗大,增殖低。

四是龙头企业的拉动力不强,没有建立起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加工、贮藏、保鲜企业。

五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差,生产管理技术水平低。

品种更新慢,单产低,质量不稳定。

就蔬菜产业而言,虽然发展速度快、规模大、效益高,深受农民欢迎。

但生产中种苗质量差;采用拱棚育苗或大田直播出苗时间延后、是最佳上市交易时间错过,这一问题已经成为限制蔬菜产业快速高效发展的瓶颈,也成为XX委、政府首选的`解决蔬菜产业的突出问题。

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3.1必要性1)可相对延长蔬菜生产时间,提早上市。

XX无霜期短,春季晚霜结束迟,秋季早霜来临早,极大地制约着露地蔬菜的生产。

建设育苗温室,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待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相对延长蔬菜生产时间,提前采收上市,抢占市场空档,提高市场占有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