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证病基本概念系列——
疟疾
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
尤其是在抗击非典和新冠疫情中,
发挥了决定性的治疗作用。
本文提供关于中医证病基本概念
“疟疾”
以供大家了解和掌握。
疟疾
病名。
出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治妊娠疟疾诸方》“治妊娠疟疾,头疼,憎寒壮热,面黄,不思饮食,人参散方。
”
《内经·疟论》称为疟,《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称疟病。
指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头病为特征的一类疾病。
多因夏秋季节蚊虫叮咬,疟邪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内搏五脏,横连募原所致。
临床分类如下:按临床证候分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寒疟、温疟、牝疟、瘅疟、疟母等;按发作时间分有间日疟、三日疟、三阴疟、久疟等;按诱发因素和流行特点分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瘴气等;另外还有五脏疟(肝疟、心疟、脾疟、肺疟、肾疟)。
参见上述各条。